医养结合服务的有效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基于陕西省汉阴县鸿济医养中心的案例分析;刘慧君,李志彬;西北人口2024年第2期 第45卷;本文有摘选。全文8700字,建议收藏阅读
2013年以来,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医养结合政策,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然而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我国医养结合服务的真正落地和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困境,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医、养双重服务需求。不仅大多数地区的医养结合往往有“名”无“实”,“雷声大,雨点小”,即存在医养结合服务流于形式问题,而且,多数地区的医养结合往往是不同机构间的简单相加或嵌套,各主体间的互动存在系统性不足、协作相对松散,导致服务提供中不协调、不连续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难以真正发挥医养结合“1+1>2”的功效。
本文对陕西省H医养中心的服务模式进行了总结,剖析H医养中心作为一家民营医院如何推动县域医养结合服务优质高效和可持续运行的实现机制。
-01-
H医养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H医养中心是由汉阴县T医院转型成立的集养老、医疗、养护、保健、康复和理疗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H医养中心于2017年正式开放运营,共设立床位100张(康养床位20张),配备专职康养服务职工25人。为急性患病老人以及需要长期护理和治疗的老人提供中医保健理疗、功能康复训练、预防保健、休闲娱乐和临终关怀等一体化的康养服务,实现了机构层面的医疗与养老服务优质供给。
依托医养中心的优质医养服务资源,H医养中心加强与政府合作,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将医疗、养老服务延伸至乡镇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实现了在机构、社区和居家层面的医养融合发展。
一方面,H医养中心积极响应汉阴县养老服务“公建民营”新模式,与县域内8所乡镇敬老院签约,在养老机构设立医养护理中心或医务室,通过“整体打包”的方式向乡镇公办敬老院延伸供给医养结合服务,为敬老院入住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养服务。
龙双区域敬老院是H医养中心签约服务的敬老院之一,也是汉阴县重度残疾人照护中心。H医养中心向敬老院派驻1名全科医生和1名执业护士,每天巡检一次,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还提供中医理疗等康复护理服务。H医养中心按全失能1∶3,半失能1∶6的比例配备护理人员,且护理人员与老人同住一个套间,以便护理人员能更加便捷地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当入住老人突发急重病时,可以“及时无缝”对接H医养中心,入院治疗,在老人病情好转或稳定后,再转回养老机构接受日常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
H医养中心通过为入住老年人提供集医疗保健、生活护理、康复娱乐和日常照料于一体的机构嵌入式服务,提高了集中供养特困群体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满足了最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为满足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H医养中心托管运营“新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双乳镇候鸟家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社区嵌入型医养结合服务,实现社区居家养老与医疗护理的紧密衔接,提高了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
新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设置康复理疗室、休息室、娱乐室和多功能室等。子女在白天将老人送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让他们得到照顾并参与各类活动,晚上再将老人接回家中。这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减轻了子女的日间照料负担。
双乳镇候鸟家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汉阴县民政局和双乳镇政府共同出资建造,重点面向失能、高龄、残疾、空巢等老年人,采用小医疗模式,其特色服务是为术后或病后(脑出血、中风)的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社区嵌入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将医养结合服务端口进一步前移,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触手可及的集健康教育、医疗保健、康复训练、康复护理、上门助洁、居家巡诊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充分满足了社区居家老年人就地康养的需求。
综上所述,H医养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呈现出以民营医院转型为驱动、服务延伸为抓手、从机构逐步走向居家社区的发展特征。H医养中心依托民营医院原有的医疗资源,通过拓展养老服务,实现了机构层面的医养结合转型;充分利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红利,通过签约乡镇公办养老机构将医养服务延伸到乡镇公办养老机构;还通过托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将医养服务延伸到社区,实现机构和居家社区层面的医养无缝衔接。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谋求转型发展,H医养中心精准定位与拓展服务对象(医疗机构的老年人-公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也从最初市场化趋向的自主探索(民办民营),逐步转向获取稳定客源与政策支持的政企合作(公办民营),促进了医疗、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资源的高效协同,提高了医养中心的服务效能,改变了T医院的命运走向,将其从最初的边缘化“日落黄昏”的运营状态转变为如今的“旭日东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H医养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该模式不仅彰显了中心独具特色的发展经验,而且体现了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的实践探索。
具体而言,该模式由同一主体负责运营,通过整合医疗、养老和康复护理服务,破解了医养分离的问题,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紧密结合和高效协调供给,有效满足了县域内不同健康状况、经济水平老年人群体的健康与养老双需求,同时也为如何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县域层次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的高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该服务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为突出。依托原有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与政府和社区的紧密联动,H医养中心持续拓展其医养结合服务范围,提高了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并通过不断优化服务质量,获得了稳定的客源和可观的收入,增强了服务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该服务模式可复制性和推广潜力不容忽视。H医养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基于实际操作经验和逐步优化形成的。从转型发展到延伸服务,从民办民营到公办民营,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积累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他医疗机构实施和调整发展模式提供宝贵的参考。这一有效的服务模式不仅促进了H医养中心自身的良性发展,也极大地优化了汉阴县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实现了医养结合服务的有效供需匹配和高质量发展,展现出显著的推广优势。
-02-
H医养中心医养结合服务的实现机制分析
本文从“刺激”“适应能力”“适应策略”和“适应结果”四个方面,基于适应性视角对H医养中心医养结合服务的实现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一)刺激:生存压力的威胁与医养结合试点的机会
外部环境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组织需要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实现适应性成长。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蕴含着挑战与机遇,关键在于主动寻求机会,顺势而为。对于T医院而言,其面临的外部环境刺激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生存压力的威胁,其二是医养结合试点的机会。
1.生存压力的威胁。
自2009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以来,民营医院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不断失利、被边缘化,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特别是在医疗联合体建设过程中,公立医院之间通过医疗资源共享和技术帮扶的联合,不断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大量病源与优质人才资源流向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发展举步艰难。
同样,在公立医院主导医疗服务市场的环境中,作为民营医院的T医院,在与汉阴县中心医院、汉阴县中医院等公立医院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对此,在对当地卫健部门和民营医院管理者的访谈中都普遍得到证实。
我们(汉阴县)现在公立医院相对来说发展速度比较快,规模扩展也比较快。T医院这种民营医院本身呢,就按照他们传统的那种医疗的模式,他们在这个运营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公立医院比较强大的背景下,我们县民营医院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挤压(访谈记录ZF 20220428)。
2.医养结合政策试点的机会。
面对与公立医院的竞争劣势、举步维艰的生存处境,T医院迫切需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市场细分和转变中寻求生机。而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医、养双重服务的需求带来了破局之机,特别是当地政府对医养结合服务试点的政策支持,为其转型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T医院所处的汉阴县是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汉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将医养结合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推进,先后印发了《汉阴县医养结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汉阴县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优化汉阴县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汉阴县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顶层规划基础。而T医院的管理者也从中看到了医院的生机和出路。
(二)适应能力:静态资源与动态能力优势下的无障碍服务拓展
适应能力是衡量系统适应性的核心属性。组织的适应能力是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促使组织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快速识别机会与威胁并做出积极反应,从而不断适应动态环境变化,实现适应性成长。对于T医院而言,其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静态资源与动态能力两个方面。
在静态资源方面,H医养中心作为民营医院,在转型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方面具有技术、设施、人力资源等静态资源优势。
第一,H医养中心转型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所需的医疗相关的技术、设施、设备和人才资源等都基本完备,其转型过程完全可以整合现有医疗服务资源,实现较少的资金投入。
第二,T医院成立于2011年,医疗经验丰富,医疗设备资源充足,人才资源充足,服务水平较高,在县域内也曾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群众根基较好。在对自身资源优势的清晰认知与把握下,H医养中心的负责人萌发了从医院转型成立医养中心的念头。
T医院不仅具备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方面的静态资源优势,还有动态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和资源再配置能力。
在市场导向的感知能力方面,正如访谈资料中所说,H医养中心通过自身的观察与调研,精准把握医养结合服务的市场需求,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响应行动,灵活调整其运营策略,从最初的提供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向提供普惠型医养结合服务转型。
在资源再配置能力方面,H医养中心将医养结合服务的重心放在前端的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和预防保健等工作上。正如访谈记录中所展示的,H医养中心在接管龙双区域敬老院后,顺应健康理念转变与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将服务重心前移,从医疗转向预防,着力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为他们提供健康评估服务。
同样在运营新城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后,H医养中心每天都会为日托的老年人进行量血压之类的常规健康检查,同时也高度注重健康宣讲,主动寻求与社区老年协会合作,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识。通过在医的前端介入,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工作,降低了H医养中心的运营成本与运营风险。
(三)适应策略:机构转型与服务延伸
适应策略是适应主体为了应对扰动,所采取的适应行为或适应措施的集合。有效的适应策略是降低扰动对适应主体的影响,保持系统良好的运行状态,增强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适应策略的选择既受到适应主体适应能力的影响,也会受到扰动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面对生存压力的威胁与医养结合试点机遇的扰动,T医院结合系统内部的适应能力和外部环境的支持,最终选择的适应策略有两个方面:其一为机构转型,其二为服务延伸。在机构转型方面,T医院从最初的民营医院转型成立H医养中心,由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一模式,变为提供医疗与养老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模式。
而实现机构转型的原动力在于民营医院的生存压力的威胁。正如对H医养中心负责人的访谈所显示的,T医院转型为H医养中心,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找到了一个适合的生存空间。正是在清晰把握自身竞争劣势的基础上,T医院通过进一步细分市场,切实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主动向医养结合服务转型。
在服务延伸方面,依托医养中心的服务资源,H医养中心将医养结合服务从机构层面延伸至居家社区层面。正如访谈资料所显示的,在转型成立医养中心后,H医养中心首先抓住公办养老院运营改革的政策机遇,与县民政局签约,将医养结合服务延伸至乡村敬老院,在协助政府提升敬老院集中供养服务质量的同时,以获得稳定的客户源和政府支持。
进而顺应市场需求,H医养中心通过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医养中心,提高社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抢占市场。2020年,H医养中心通过汉阴县政府的公开招标遴选考核,成为汉阴县居家和社区养老“购买社会化服务运营”的合作主体,整体托管了城区的“新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2021年,又与阴县双乳镇签订合作协议,负责“双乳镇候鸟家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管理,以有效解决农村“夹缝层低收入家庭困难老年人敬老院进不去、养老院住不起的难题”。
此外,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外部因素,政府机构在T医院适应策略的选择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7年,为满足城乡居民失能、半失能等重点人群的医养需求,政府部门引导T医院转型成立汉阴县首家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即H医养中心。汉阴县政府还为H医养中心提供床位补贴、运营补贴、保险补贴、等级评定奖励、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措施,协助H医养中心申请项目,拓宽其资金来源;还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乡镇公办养老机构委托给H医养中心运营,帮助H医养中心拓展了稳定的客源。此外,汉阴县民政局还通过驻派行政院长和不定期开展检查的方式,保障H医养中心的服务质量,并在每个季度进行考核,确保医养结合服务的顺畅运行。
(四)适应结果:发展态势良好的H医养中心
适应结果是指适应主体采取适应策略应对扰动后产生的效果。T医院在采取机构转型和服务延伸的适应策略后,所取得的适应结果主要体现在经营状态、服务成效和发展前景等方面。
在经营状态方面,T医院在转型成立H医养中心之后,由于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机构入住率稳步提升,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随后进入盈利状态,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仍处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服务成效与发展前景方面,H医养中心不仅在医养结合服务成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而且有着锦绣前程。以其托管的龙双区域敬老院为例,最初的龙双区域敬老院管理混乱,出现过入住的五保老人为吃喝打架斗殴、敬老院院长打人等恶性事件。
H医养中心于2018年接管龙双区域敬老院后,对龙双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进行重新规划调整,改变了龙双区域敬老院的整体面貌。而H医养中心也因其特色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获得多项荣誉,在2018年被授予安康市医养结合示范点,2020年获评陕西省“四星级”医养结合机构,并于2022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发展前景广阔。
-03-
H医养中心医养结合实现机制总结
综上所述,H医养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遵循着“刺激—反应”的适应逻辑,其实现机制的关键点在于内在发展动力的激活,也与民营医院强大的适应能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引导密切相关。
该模式的实现机制呈现“刺激-适应能力-适应策略-适应结果”的演化轨迹,具体阐释如下:
首先,作为适应性主体的T医院,从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中,准确识别出民营医院生存压力的威胁与医养结合试点机会等刺激因素的扰动效应,蕴含着机遇与挑战的刺激在与政府机构的干预和扶持相结合下,精准激活了T医院参与供给医养结合服务的内生性动力。
其次,T医院依托对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优势的精准把握,转型成立H医养中心,并主动适应市场服务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其运营策略,提供普惠型医养结合服务。
再次,H医养中心顺势而为,抓住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政策机遇,积极寻求政府的合作与支持,成功将医养结合服务嵌入乡镇养老机构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将医养结合服务延伸到农村养老机构和居家社区,做到了服务对象的精准定位与拓展,完成了服务模式的优化与升级,实现了医养结合资源的有序配置,提升了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
最后,通过机构转型和服务延伸的多元化适应策略,H医养中心取得了良好的适应结果,一方面摆脱了岌岌可危的运营状态,实现了机构自身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H医养中心的医养结合服务成效十分突出,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也实现了医养结合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考察时间】:2024年12月22日—27日
【考察地点】:日本 名古屋-大阪
【参会对象】:乡村振兴项目开发方、农业开发、地方龙头企业、文旅集团、文旅平台、地方政府发改委、文旅局、卫健委、民政局、老干部局相关部门;地产、物业、保险金融、养老、大健康、文旅康养、老年大学、旅行社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层管理人员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报名电话】:176 0065 5161 魏老师
【考察特色】:实操专家讲解+案例分析+模块总结
往期日本现场照片展示:
农文商康旅项目知识干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振兴/康养文旅、田园小镇项目顶层战略、产业IP、一体化内容设计精彩案例解读等。精选标杆案例、体验最新内容,从综合体运营到业态创新共同到一线学习、思考、收获,截至目前已更新600多节专业课程。
农文商康旅项目知识干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振兴/康养文旅、田园小镇项目顶层战略、产业IP、一体化内容设计精彩案例解读等。精选标杆案例、体验最新内容,从综合体运营到业态创新共同到一线学习、思考、收获,截至目前已更新600多节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