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以渔治碱”,渔业年产量300吨,产值超2000万元

美食   2024-11-15 16:40   广东  

广告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宜耕盐碱地资源的开垦,能够有效补充粮食耕地面积。近年来,黑龙江积极探索盐碱地渔农综合生态种养模式,为实现水稻水产双丰收提供了新思路。



在大庆杜尔伯特的一块经过改良的盐碱地水稻,现在水稻籽粒饱满,长势良好,收割机正在进行水稻的收获、测产。而在与之相邻不远的盐碱地上,规划了池塘,养殖的也都是耐盐碱的鱼类,在同一块盐碱地上同时养殖水产和播种农作物,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呢?来看测产的结果如何。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旭彬:“经现场测产,养殖大鳞鲃等耐盐碱性鱼类平均亩产量43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量512公斤,在盐碱荒地实现了水稻和水产双丰收。”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种植户胡怀军:“没有想到有这么高的产量,寸草不生的地能打出1000多斤粮。太高兴了,这盐碱地还是有利用价值啊!”



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土壤质地粘重、养分匮乏,严重制约农作物产量提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盐碱地池塘生态养殖,生物絮团高效降碱,渔农循环水生态工程构建等关键技术,使荒置的盐碱地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大庆连环湖渔业有限公司养殖户葛明顺:“稻田的水抽过来的,通过鱼塘分解降低盐碱度,再回到稻田,这样稻子也长好了,鱼也长好了,产量还挺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刚:“通过挖沟排碱、循环洗碱等生物降解的方式,盐碱地的总碱度大概下降30%到40%,肥力提升20%到30%,水产这块整体效益大概提升了30%以上,实现了高重度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和改良。”



目前,黑龙江省采取“以渔治碱”方式治理和改良的盐碱地近万亩,有效改善盐碱地环境,渔业年产量300吨,产值超2000万元。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旭彬:“这种模式是‘以渔治碱’的关键技术,也是一个渔业的新质生产力。接下来,在齐齐哈尔、大庆和绥化南部地区,我们通过把废地变宝地,打造‘齐大绥’盐碱地渔业发展走廊,最终把闲置的盐碱地开发利用起来。”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杜尔伯特水产订阅,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涉及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有误,请及时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水产环球视野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信息
微信:Shuichanredian




水产环球视野抖音号
最新行情每日播报
抖音号:gdhx888888


征稿

《水产环球视野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任何涉及水产的原创独家好稿(请勿一稿多投,请勿抄袭),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均有稿酬!


投稿微信:ly991018qch

水产环球视野
致力于打造行业内专业的传媒,报道水产行业事件,服务、改变行业现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