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漳州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大陆海岸线长594.67公里,居全省第三。如何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做好“海”的文章?
做好“海”的文章,渔业发展是生动实践的缩影。
漳浦佛昙镇东坂村,海风吹过万亩虾塘,塘内一条条鼓着肚皮的河鲀(俗称“河豚”)在游弋觅食。一大早,养殖户戴跃明来到自己的虾塘,下网、收网,将一条条河鲀打捞起来,装到筐里,搬上货车,准备运往江苏一带。
漳浦县是福建省最大的河鲀养殖县,养殖基地主要集中在佛昙镇。经过多年的发展,佛昙镇河鲀产业已初具规模,年产河鲀3000吨,产值高达3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河鲀是漳州特色水产养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漳州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向海洋要食物。2023年,漳州水产品总产量达219.82万吨,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良种先行
渔业发展,良种先行。为了壮大“芯”动力,漳州在“保、育、壮”三方面做足文章:在东山湾、诏安湾等主要海湾和大型水库增殖放流鱼、虾、贝类苗种约30.28亿尾(粒),联合省水产研究所共建“闽南渔业种质资源库”,解决种源对外依赖的“卡脖子”问题。
为擦亮“漳州种苗”新名片,漳州创建“中国鲍鱼种苗之都”和“中国蛤类种苗之都”国字号品牌,支持现有2050家水产苗种场提升创新能力,培育种苗龙头企业。
目前,漳州市有省级水产良种场13家,总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年繁育水产苗种总量超1848.5亿尾(粒),产值48.5亿元,约占全省的54%,其中蛤类、鲍鱼、牡蛎种苗数量全国第一。
深远海养殖
耕海牧渔,逐梦深蓝。眼下,漳州正加快研究建设智能化、生态化海洋牧场,依托漳浦六鳌风电场二期建设,探索“海上风电+深海养殖”模式,利用海上风场风电机组之间的空间,设置网箱养殖鱼虾贝类,实现“水下养殖,水上发电”。与此同时,诏安湾外6号海域海洋牧场启动建设,已建成8口“半潜式深水网箱”,并投放下海3口,实现全市深远海装备养殖“零”的突破。漳州海水养殖正不断迈向深远海。
征稿
《水产环球视野》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任何涉及水产的原创独家好稿(请勿一稿多投,请勿抄袭),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均有稿酬!
投稿微信:ly991018q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