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巷的工匠

文摘   文化   2024-11-28 07:00   山东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竹竿巷的工匠


作者:杨五河


                                   
我们这里把手艺人分为三种。

一种为学徒。学徒嘛,顾名思义,是来学手艺的人。住师傅家,吃师傅家,干着最简单也是最累的活。干完之后师傅高兴了便会传授点手艺。所以啊,学徒都是青年,小伙子居多,等着可以独当一面的那一天。

再一种称之为丁匠,或者叫匠户。丁匠是竹竿巷里最多的手艺人。他们之中有从外地来的,但大多数都是从学徒熬过来的。是读完了有字之书,正读着无字之书。但终究还是读过书的,便有了本钱在竹竿巷里开张。可开店哪有怎么容易,所以也有丁匠继续跟着师傅干。这也是为什么在竹竿巷里面有大店,有小店,有老店,有新店。

竹竿巷还有一种人被称为“工匠”。工匠大抵是竹竿巷的最高荣誉了,类似于一个门派的镇山老祖,像华山派的风清扬,武当派的张三丰,是撑门面的存在。譬如今天给您讲的“老徐工”。

徐工是名老工匠,可这老字的读音却非常为难,可以说是老道的工匠,也可以说是年老的工匠。不同的是,老道的工匠大抵是经验老道,而年老的工匠则未必。

竹竿巷很古老,是伴随着元代开凿运河应运而生的。前店后厂,下店上居。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的同时也反映了济州人随和的生活态度。所以,在竹竿巷开店做生意也或多或少地滋生了些情怀。

老徐工的大名尽管名声在外,但我好像从未听说过老徐工的全名。可能大家早已习惯这样的称呼,也有可能是大家都特别尊重他而不敢直言他的名讳。就我来看,第二种可能想大一些。

清晨,正是初醒时分。街上都是匆匆忙忙,赶着去干活的人。老徐工身穿正装,脚着布鞋,背着手,仰着头,彳亍在竹竿巷的门口,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熟人见了面,打声招呼,徐工,您老这是咋了嘛?

徐工头也不低,闭了眼,摆了摆手,没事。

可看徐工这样哪里是没事的样子。其实出了什么事大家也多少有点耳闻。巷子里面来了家新铺子。那里面哪里还有什么手艺人,全是外地买来的机器,效率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刚开张就找老徐工去“指导工作”。

徐工没再搭茬,微微一笑,便往巷子里面走去。


竹竿巷有句老话:买竹编,看老匠,老匠不买,别想开张。

生在济州,艺在竹巷。作为竹器的大本营,济州人能把竹子玩出花来。竹筐,竹篮,竹简,竹根,竹椅,竹帘,等等。当然最厉害还要属竹画。这可是镇“巷”之宝。

徐工是竹竿巷公认的“竹画大师”。竹竿巷弯弯曲曲两华里,上百家店铺,说徐工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一副竹画一个多月才能完成一幅,就这还算快的。一副画外面能炒到大几千甚至上万的高价,还供不应求。

徐工站在铺子前,也不着急进店。看着门口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竹编,徐工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铺子老板名字叫赵宁,按辈分来讲是徐工的徒孙。赵宁迎出店外,连忙降低姿态拱手作揖,“呦,师爷,您提前来也不给小辈们通知一声,坏了礼数不是。”

“你小子少贫嘴,买了几台铁盒子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是吧。”

“嗨,师爷,当年学艺那会就属我手笨,但是我脑子不笨啊。这机器,一天的产量赶得上咱们所有人一个月的活。时代在进步,我这叫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哎……倒也是这么个理。行了,咱爷俩也甭费那话。老规矩叫你那铁盒子跟我比一场。赢了我再说。”

竹编比赛在竹竿巷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这里的每一家店铺都接受过这样的洗礼。但是有老徐工的比赛可不多见,跟何况对手还不是人。这噱头放出去引来了无数人驻足观看。

这回徐工拿出来的技术是竹丝扣瓷。只见老徐工拿出特制小刀开始刮青,去除原竹最表面竹青。然后将刮青好的竹子,用破篾刀按竹子粗细比例分成合适的几等分,放在一旁晾晒。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竹子开始分片取头层,分成薄片,去除竹黄。将刮好的竹片用冲刀均匀的分成需要的粗细。将分好的竹丝用竹夹夹着,放在匀刀上从头至尾受力均匀,用手轻轻抽出,反复几次,便成丝。层层筛选,百斤竹八两丝。将修裁后的竹篾按一定规律排列在圆形木座上,再用作为纬线的竹丝把竹篾固定。之后就是一圈圈地编制了。竹丝一圈圈缠绕后,底部的圆盘就形成了规模,原先的经线随着放射开来,逐渐变得稀疏。这时候老徐工就开始添茎了。制作过程中,老徐工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瓷面,竹丝长度有限,编织过程中往往得多次接入新的竹丝,但是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宛若天成,好似一根到底。用了将近一整天的时间,终是完成了。

反观机器这边,在这一天的时间里马不停蹄地做了竹篮,竹席,竹筒……尽管精美程度比不上老徐工,但就单个的来讲这些工艺品而言质量也不算太差,更何况胜在量多。

“老徐工这算赢了吗?”“我看未必,机器出来的这些玩意也不算太孬”“再强还能有扣丝强”……群众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老徐工好像早料到这个结果。释怀地笑了笑,拍了拍手,转过头面向赵宁说:“小子,时代是变了,看来再厉害的工艺也得做出变化,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老方。变不容易,变得能跟上时代,跟不容易。没人知道如何前进,但终归还是要往前走的。就我来看啊,我们这门手艺成了非遗就好像是濒危动物进了动物园。绝不了种,却也跟不上时代了。需要政府特殊照顾。选上了非遗是光荣,又是悲哀啊。”

老徐工走了,临别时老徐工把竹画送给了赵宁。赵宁接过画来,愣了一愣。这一刻,他好像明白了竹画为什么是竹竿巷的镇“巷”之宝。其细致程度是机器发展二十多年也无法企及的程度。

夕阳拉长了老徐工离去的背影,也照在了竹竿巷两边的店铺上。在这夕阳的照映下,两旁的店铺好像瞬间变得破败,早已没有往日的繁华。



作者简介:                                                     

杨五河,一个在青岛上学的济州人。

相关阅读

                                                                              

济宁文学

济宁文学  原创作品

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文化济宁

微信ID:we-0537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jnwx@foxmail.com

济宁文学
济宁文学,济宁文学爱好者园地,发布济宁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