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漫话取暖炉
文摘
文学
2024-11-26 22:15
山东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作者:梁方苏
地处黄淮流域的济宁一年里四季分明,每年十一月中旬天气正式进入冬季。热力公司按规定准时向市民供暖,尽管外部气温一天天转冷,但室内却是温度恒定、空气清洁,舒适度不亚于春秋。除集中供热外,人们还可选择电暖气、空调等取暖,这是现代人的幸福,早年间很少有人得到这种享受。那时济宁的冬季比现在冷得多,河里的冰面上可以走人,背阴处的地冻得裂缝。人们按自家生活条件筹划着取暖御寒,漫长的冬季,大家都想到的就是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但如何得到和使用那一把火,方式、方法就千差万别了。抚今追昔,不由让人想起往年过冬的日子。立冬前家家户户糊炉子、备柴草、买煤炭的一阵忙碌,数九寒天家人们围着炉子取暖时的一团温馨,还有那些曾经用过的、见过的、耐人寻味的各式炉具。什么火盆、炭盆、砟子炉、煤球(煤饼)炉、焦炭炉、烟炭炉、蜂窝煤炉、手炉等等、等等。我国北方传统的较好的取暖方式有火炕、火墙,有的城市还有类似欧洲的壁炉。但这在济宁都不太流行,或许是济宁还没冷到那种程度,更主要的原因是济宁地区草木类燃料匮乏。当时连日常做饭许多人家都要去拾柴禾,农村的人去拾,城里的人也去拾。每当秋末冬初,常见孩子们在公路两旁的树林里,拖着竹耙搂柴草,牵着长绳串杨叶。储备的那点儿引火柴从不敢奢侈地去烧。天气冷极了,农村人点起了火盆。那是一种最简单的取暖炉,用红陶土盆做胎,内外糊上黄泥加厚,晾干后摆放到屋内正中,盆里装满了麦皮、稻糠、玉米芯、锯末等细碎燃料,火从盆的一边点起,慢慢向另一边燃去,屋里渐渐有了热乎气。严格说那或许不能叫作火,盆里见不到火苗,只闪着像烟头一样暗红的一堆光,偶尔有火星迸起,济宁方言称之为“盎”。屋里烟雾缭绕,升起的热气让人们感到了些许暖和。大人们用火棍不时地拨弄着火堆,火光随着搅动忽明忽暗。孩子们抓起几粒玉米撒在灰堆上,蹦出一颗颗玉米花解馋。城里人取暖方式多一些。有的家庭用炭盆,以木炭为燃料,炉子用黄铜或铸铁材料制成,造型精致。炭火清洁炽热,室内温度自然高一些。但费用较大,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用得起。手炉也烧木炭,是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炉,由黄铜铸成精致的炉体、镂花的炉盖,上部带有提手,炉膛点燃木炭后便可随身提到各处烤火。这也是富裕人家给上学的孩子准备的,我们小学同学就有一个,大家见了好生羡慕。我和另外几个同学想着点子,用旧罐头盒做了几个,在寒冷的教室里轮流烤着冻僵的手,不亦乐乎。当时大多数人家用的是砟子炉或煤饼炉。两炉相比砟子炉更好些,砟子是大块的无烟煤,而煤饼是无烟煤的碎末制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在市区居民大院,常看到家庭主妇领着孩子搅拌着碎煤和黄泥打炭饼、团煤球。在砟子炉和煤饼炉之间,普通人家选择了后者,煤饼炉更省钱,日常烧水、做饭、取暖都指望着它。无烟煤燃点较高,再掺入黄土等杂质,更是难烧,没有足够的氧气很难起火,人们只好拉起风箱“呱哒、呱哒”为它鼓风。炉子放在室外还好,若冬季搬进屋里取暖,那灰尘飞扬的状况可想而知。人们盼望着有一种更清洁好用的自来风炉子。大约1970年前后,蜂窝煤开始进入济宁人的生活。蜂窝煤炉就是一种简单的自来风炉具,蜂窝煤中均匀排列着十几个又直又圆的通孔,增强了煤炭燃烧时的空气流通,点燃后可自行燃烧,调整炉门还可控制炉火大小。炉体也小了许多,屋里屋外搬着方便。众多优点使蜂窝煤炉流行很快,城市乡村广泛使用,形成了多年蜂窝煤供应的困难的局面。居民们凭着购煤证、炭票排队,要花上整天功夫才能买到,大小煤店前拉煤的地排车常常蜿蜒排列到几百米。有些技术能力和制作条件的人,便自制简易蜂窝煤加工机,在家里自造蜂窝煤。有灵性的人们不断对蜂窝煤炉进行改造。修改后的炉门,封火、开火十分方便,还能调整炉火的大小。炉子一次点燃后,可定时清除炉渣、续换新煤,炉火长期不灭,减少了每日生火的麻烦。先前,为那点引火柴也要求人托友到火柴厂买些树皮、废火柴杆。人们还为炉子添加了烟筒,不仅提高了取暖效果,同时避免了煤气中毒的发生。蜂窝煤炉特别适合在面积较小的平房使用,济宁大规模城市改造前的三十多年里,蜂窝煤炉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发挥了巨大作用。说到那个年头最好的取暖炉,济宁人都会想起“憋拉气”,奇怪的名字就让人难忘。“憋拉气”是济宁方言,它是指一种用多层铸铁件组成的,造型别致的烟煤炉。炉子最突出的特点,是炉膛后部那一节连一节通向室外的铁皮烟囱。炉子的科学结构,促进了煤炭的燃烧,炉膛里的火苗常隆隆作响,把烟囱烧得红了半截。长长的烟囱抽走了炉内的烟尘,扩大了散热面积,取暖效果比别的炉子强数倍。炉子上部配有大、中、小炉盖,打开后可以放置大小不同的炊具。炉子虽好,但因为太费煤,并没有广泛流行,只在机关、医院、学校、工厂等公家单位有所使用。我们在一中读书时,学校小工厂就生产“憋拉气”,我们跟着师傅们翻砂造型,亲手组装了许多炉子。我一直对“憋拉气”这名字好奇,感觉它不是地道的济宁话。“憋拉气”的发音带着些洋味,炉子的结构造型也透着几分洋气,我怀疑它是舶来品。后来偶尔翻阅英文词典,不经意查到了一个发音与“憋拉气”相近的单词:“blazing”,词义是烧得旺的。“憋拉气”不就烧得旺吗?济宁地处运河之滨,交通发达,外国神父早就进入济宁传教,可能带来了这种洋炉子,并以性能给它命名。济宁人包容性很强,久而久之演变成了本地方言。人类使用火的历史已有上万年,生火、用火、控火的技术不断进步,这种进步就体现在炉具上。人们总是在不断追求进步,为了美好的理想激励下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以当代的眼光回望过去生活,许多事物或许成了历史的佐证,或许成了闲聊的趣事。
作者简介:
梁方苏,男,74岁,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仙北社区居民,原山东防爆电机厂退休高级工程师。爱好写作,曾有数十篇散文、杂谈、回忆录在济宁日报《文化周末》栏目发表。
相关阅读
济宁文学 原创作品
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文化济宁
微信ID:we-0537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jnwx@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