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成语“画龙点睛”来浅析画祖张僧繇

美体   2024-11-09 07:52   中国  

        “画家四祖”是指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与他的学生陆探微,南朝画家张僧繇及唐代画家吴道子。在四祖中,张僧繇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张僧繇(yáo)(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朝画家,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说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以善画佛道著称,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亦精肖像,并作风俗画,兼工画龙,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有一年,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牆壁上,画了四条龙。这些龙画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样。游人纷纷前来观看,讚不绝口。但是,大家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于是,大家请求张僧繇把龙眼睛点上。张僧繇说:「如果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他这话人们认为很荒唐,根本不可相信,就一再要求他给龙点睛。大家一再要求,他推辞不下只好挥舞画笔,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画上。刚刚画完,只见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两条巨龙撞毁牆壁,腾云驾雾,凌空而起,飞向天空去了。没有画上眼睛的那两条龙,依然留在牆壁上。


        张僧繇在技法上,能独辟蹊径,广收博取,曾将晋代女书法家卫铄《笔阵图》中的书法用笔方法融入绘画,使其更富于表现力。他的艺术手法简练,富于变化,创造了一种“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画法,与唐代的吴道子一同被后世推为疏体的代表,与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密体各擅千秋之誉,后人将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并列为六朝三大家。

        顾恺之、陆探及以前的中国人物画表现都是通过线条来完成,线条的完美是画面成功的。唯一保障,这种状况到张僧繇时逐渐发生了变化,线条是画面完成的重要因素,但不起决定作用。他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连绵不断”的周密线条所达到的“精利润媚”效果,而是要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方法。为与顾、陆紧劲绵密的一笔画相区分,张僧繇的这种画法被称作“疏体”。从此,一种新的双向论画规范建立了,它是对以前绘画原则的丰富与拓展,这种新原则、新规范的确立,张僧繇功不可没。

        张僧繇对绘画的另一大贡献是吸收天竺(今印度)佛画中的“凹凸画”技法。所谓凹凸画法,就是现在所说的明暗法、透视法,这在中国本土绘画中是没有的,这种方法对于形体的空间塑造有很大帮助,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收到逼真的效果。

        历代文献中,著录了他所画的23处寺庙壁画遗迹,也记载了他的传世画著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梁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格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水怪图》、《摩纳仙人图》等,分别着录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张僧繇的绘画真迹,已无从探知,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倒还流传在世,现藏于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从影印本看,作者是以细画见长。这虽不能使张僧繇的艺术特徵完全再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作的某些特点,对研究张僧繇的技法风格,仍不失为现在所能有的唯一资料。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 绢本设色 尺寸:纵27.5厘米,横489.7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鱼篮观音图》 费利尔美术馆藏

《雪山紅樹圖軸》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神农伏羲像轴》

《紫茄图轴》

《雪山行旅图轴》


《仙人楼阁图》

国画赏析
古代及近代书画作品分享、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