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说平台 作为政府通过财政和监管激励措施以及基础设施支持来促进工业活动的地理划分区域,经济开发区(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已经广泛出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既有研究表明经济开发区通常会通过吸引投资和产生集聚经济来使得目标地区实现经济增长,而且还会对目标地区的就业市场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工资水平等。 尽管部分研究已经探讨了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但是目前关于经济开发区如何影响目标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文献较少,而且已有文献尚未形成共识,这是因为经济 开发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可能会因其所促进的产业类型而异。 为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陆方文、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孙伟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的吴建峰于2023年8月在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上发表论文“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30 Years of Evidence from China”。 Titl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30 Years of Evidence from China 经济开发区与人力资本投资:来自中国30年的证据
作者简介
陆方文北京大学 孙伟增中央财经大学 吴建峰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
By exploiting the large quantity and rich variety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in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such zones affect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Results show that SEZ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ocal high school enrollment rate, but the impact varies across zone types: technology-oriented zones encourage education, while export-led zones discourage it. The increased job opportunities and wage premiums inside SEZs for employees with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crease high school enrollment, while such opportunities and wages for employees with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decrease enrollment. A very small portion of the impact, if any, can be attributed to increased income. 结合开发区的地理编码数据和人口普查信息,本文探究了中国开发区设立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开发区的设立使受影响人群的高中入学率提高了约3.1个百分点。作者基于地理属性构造了在每五年期间设立特区的可能性,并以此作为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开发区存在异质性效应:高新技术开发区会促进高中入学率,而出口导向型开发区则抑制高中入学率。进一步,作者从收入、就业机会和工资溢价三个方面探究其作用机制。1)在收入方面,开发区的建立增加了家庭收入,父母就会对孩子的人力资本进行更多投资。2)在就业机会方面,低技能工作会降低了高中入学率,而高技能工作则增加了高中入学率。3)工资溢价方面,开发区设立会为高技能工作带来更高的工资溢价。 1. 概念框架 作者讨论了经济开发区可能影响教育选择的两个理论视角,这两个视角并不互相排斥: 第一,基于教育为消费品理论。家庭部门从消费和教育中获得效用,如果教育是一种正常商品,那么家庭收入的增加将允许家庭部门消费更多的所有商品,包括教育。经济开发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家庭收入,比如经济开发区可能会为父母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家庭收入。因此,经济开发区可能会通过收入渠道促进更高的教育成就。 第二,基于教育为投资的理论。个人的教育选择取决于长期教育收益与短期成本之间的权衡。在这里,存在两种教育水平:低水平教育和高水平教育。高水平教育的短期成本包括上学的直接成本(比如学费、旅行成本)和放弃的劳动收入;长期教育收益包括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当长期教育收益的改善主导短期工资收益时,个人将被鼓励获得更多的教育,当然这与经济开发区的类型有关。 上述理论视角表明,经济开发区通过三个可能的渠道影响个人的教育选择:一是收入,二是工作机会,三是工资溢价。 2. 制度背景 中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在1980年决定将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设为首批经济特区试点城市。首批经济特区在促进贸易和投资方面的成功鼓励了中国各级政府创建不同类型的经济开发区。截至2010年,中国已设立1600多个经济开发区,图1呈现了中国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数量变化趋势。 中国的经济开发区的类型多元,功能不一,比如经济技术开发区(ETDZs)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HIDZs)旨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促进科技创新;出口加工区(EPZs)则促进外国直接投资,推动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增长。边境经济合作区(BECZs)旨在促进与邻国的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所有经济开发区都受益于税收减免、关税减免、降低土地使用价格、融资便利等政策。 中国经济开发区的两个重要特征与教育投资有关。首先,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经济开发区存在差异,而这一差异与入驻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对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要求有关。 3. 数据 本研究主要关注国家级和省级的经济开发区,因为这些经济开发区具备详细的地理信息。作者一共考虑了238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143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开发区是在2009年底之前建成的。 作者重点采用以下三种数据: 第一,教育数据。来自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涵盖性别、教育水平、家庭住址、婚姻状况、职业、出生年月、出生地、户口类型、民族等信息。中学辍学者很少有就业机会,义务中学教育阶段的幼儿辍学率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本研究以高中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指标,构建了1980-2009年的县级教育数据。作者将样本限制为非移民,即调查时所在县和出生地是同一个县的人。 第二,经济开发区数据。作者构建了1980-2009年国家级和省级经济特区的数据集,根据《中国工业园区官方边界公告列表》(Bulletin List for the Official Boundaries of Chinese Industrial Parks)提供的确切边界信息对每个经济开发区进行地理编码,并确定了每个开发区所属的县。 第三,其他数据。其他数据包括GDP、人口、财政支出、区域内企业员工人数、工资水平、教育水平等,来自《中国县域统计年鉴》、《1998-2007年地市县财政统计》、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ASIF)和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主要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4. 实证策略 作者利用了经济开发区成立时间在县级层面的差异,构建了以下模型方程来估计经济开发区对教育投资的影响,即DID分析: 其中,Yit表示第i个县(或区)在年份t里15岁青少年的高中入学率;SEZit作为虚拟变量,如果第i个县(或区)在年份t里有一个或多个经济开发区,那么取值为1,否则取0;δi表示县级固定效应;ωjt表示省份-年份固定效应;γit表示特定县(或区)的时间趋势;Pooriτt作为虚拟变量,以判断第i个县(或区)在年份t里是否为贫困县(或区);Portiηt作为虚拟变量,以判断第i个县(或区)在年份t里是否为港口县(或区)。 鉴于本研究的处理组时间跨度长,处理效果可能存在时变差异,如果仅仅使用上述DID分析,将早期处理结果作为后期的对照组的话,估计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为此,作者借鉴de Chaisemartin and D’Haultfoeuille(2020)的做法,额外使用了估计量DIDM来解决这一偏差问题,如下所示: 5. 实证结果 表2报告了基准回归结果,其中A组报告了DID估计结果而B组报告了DIDM估计结果。B组列(4)的结果表明,经济开发区的成立使得当地的高中入学率显著提高了约3.1个百分点。 图2呈现了使用事件研究法估计成立经济开发区政策前后的趋势图,有两点值得说明:第一,在经济开发区成立之前,经济开发区所在县的高中入学率与非经济开发区所在县的高中入学率相似,没有显著差别。第二,在政策落地之后,经济开发区的效果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但也有起伏。尽管如此,在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的所有年份里,经济开发区的估计影响在统计上仍然显著。 之后,作者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发现技术导向型经济开发区对高中入学率有积极影响,增加了人力资本投资;出口导向型经济开发区则对高中入学率有消极影响,降低了人力资本投资;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其他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对高中入学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开发区对初中入学、大学入学等教育决策的影响不显著,由此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开发区主要通过影响高中入学来发挥作用。 6. 机制分析 作者对下列三种可能的影响渠道进行了探讨:收入渠道、工作机会渠道和工资溢价渠道。 6.1 收入渠道(The Income Channel) 表7报告了相关结果。具体地:列(2)表明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对当地人均GDP有积极影响,这表明经济开发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列(3)表明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对政府教育支出没有显著影响,即政府教育支出几乎没有增加;列(4)以人均GDP对数取代了经济开发区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发现人均GDP的增加对高中入学率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于经济开发区对教育的影响来说非常小;列(5)同时考虑了经济开发区和人均GDP引致的影响,发现估计系数变化不大。以上结果表明尽管收入渠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开发区对教育选择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相对较小,还存在其他作用渠道。 6.2 工作机会渠道(The Job Opportunity Channel) 图5显示了经济开发区内外不同教育水平雇员的比例变化,发现经济开发区的成立降低了初中及以下学历雇员的份额占比,但是增加了高中学历雇员的份额占比。与经济开发区外的变化相比,经济开发区内的变化显然更大。 表8报告了就业机会渠道在解释经济开发区对当地教育程度影响方面的结果。由于劳动力市场招聘可能会对劳动力供给做出反应,为了进一步缓解可能的反向因果关系问题,作者将结果变量定在t年,而关键预测变量都在t-1年。具体地:列(1)表明经济开发区内的工作机会对当地高中入学率的提高有积极影响;列(2)表明经济开发区内需要高中学历的工作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当地高中入学率,而需要初中或以下学历的工作机会的增加则降低了当地高中入学率。这意味着工作机会渠道可以影响经济开发区内的教育投资,经济开发区通过提供更多的高技能工作机会来鼓励教育投资,特别是高中教育投资。 6.3 工资溢价渠道(The Wage Premium Channel) 作者认为经济开发区对当地教育投资的积极影响可以通过提高教育水平相关的工资溢价来解释。表9报告了相关结果。具体地:列(1)表明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的工资平均比位于经济开发区外的企业高出7.8%。列(2)呈现了不同教育水平的雇员的工资溢价,发现经济开发区内不同教育水平的雇员存在工资溢价。图6进一步呈现了按受教育水平划分的工资溢价,直观地展示了经济开发区对不同教育水平雇员面临不同的工资溢价。在经济开发区内对于拥有大学学历或以上的雇员而言,工资溢价为7.6%;对于拥有高中学历的雇员而言,工资溢价为12.7%;对于拥有初中或以下学历的雇员而言,工资溢价为4.3%;更高的教育水平与经济开发区内更高的工资溢价相关联。 为了进一步检验工资溢价是否在教育投资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作者将经济开发区和高工资溢价的交互项添加到前述DID分析方程中,并在表10中报告了相关结果,具体地:列(1)的交互项的估计系数表明,如果经济开发区将平均工资溢价从低于中位数提高到高于中位数,可以将高中入学率提高4.41个百分点;列(2)将列(1)中的效应进一步分解为三种教育水平,发现经济开发区提供的高中教育水平工资溢价是促成上述效应的主要因素。 7. 结论 本研究利用中国30年来多种多样的经济开发区,丰富了有关经济开发区引致的教育影响的文献。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经济开发区对中国的教育投资有积极影响。对于每1000名完成初中的学生,如果他们当地有经济开发区,那么大约有31名学生会受到鼓励去读高中。 第二,除了经济开发区对教育投资具有总体上的积极影响外,不同的经济开发区被发现具有相反的影响:以技术为导向的经济开发区鼓励高中入学,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开发区则抑制了高中入学。这一发现帮助作者协调了现有文献中关于经济开发区如何影响当地教育投资的混合证据。 第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工作机会渠道和工资溢价渠道有助于解释不同的经济开发区所产生的相反影响。引入经济开发区增加了所有教育水平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溢价。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高中教育水平工资溢价鼓励了高中入学。经济开发区对教育的总体影响实际上取决于工作机会渠道和工资溢价渠道的相对大小。 本研究首次系统地探讨了经济开发区对中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其积极的效应表明:经济开发区可能会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产生长期的经济收益,但是会对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工作机会和工资溢价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在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开发区。本研究为如何通过经济开发区促进当地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有益洞见和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