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们
做过一个调查:
您最不满意
自己孩子的是什么?
结果,很多老师家长
的第一个答案就是:
磨蹭。
如果您为人父母,
您家里一定
经常发生以下的场景:
01
起床问题
就像在公交车上碰到的妈妈:7点叫醒他,结果这孩子8点才起床。气得你想在他睡懒觉的时候当头一盆冷水泼下去。
02
吃饭问题
听过一位老师的抱怨:每次看到三岁半的幼儿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幼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虽然我也知道这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孩子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类似问题,层出不穷。什么时候能够不磨蹭?很抱歉,不存在这样的时候。因为不管多大年纪的孩子都会磨蹭,这是人的天性。
03
磨蹭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父母催促孩子,实际上是要求孩子与自己在同一时区同一节律:
你催促孩子快点起床,是因为你也赶着要上班;你催促孩子赶快吃饭,是因为你要收拾碗筷;
当人们不断提醒孩子要“快快快”的时候,你是以成年人的节奏带了他的节奏。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具体如下:
2岁半以前的孩子,完全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他们完全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焦虑;
到了2岁半,孩子对“时间”“先后”这些词才有了初步认识,2岁半到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飞速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分得清了。
4-6岁的孩子更进一步,但对于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
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得清时间了,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所以,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必经阶段。只有当他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但如果你越俎代庖,强行阻断他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后果不堪设想。
04
经常被催促的后果
1
过分依赖型
比如催吃饭这件事。如果孩子在一边吃,家长在一边指手画脚,其实孩子会非常紧张,越吃越慢。最终你不得不亲自上阵,直接帮他,或者手把手喂他吃。结果是什么,孩子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而且还会变成非常依赖你。
1
极度反叛型
想想如果你每天耳边听到的都是这样的“咒语”:起床,快起床!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鞋子、这是衣服,你有没有在听!你就穿成这样出门吗?……
每天都是唐僧念经一样在你耳边叨叨,天生反骨的人会极度反感。已经有研究证明,如果你的孩子本来性格就强,容易在催促中变得易怒易烦躁、耐性差,根本听不进别人劝。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 弗拉薇尼说过:依赖性人格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而反叛性人格的孩子,却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
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谁都不想自己家的小孩子变成那样。
05
磨蹭也能很有效率
“孩子拖拖拉拉,总是赶不上别人脚步,孩子学东西慢,还怎么跟人家竞争?”
比如做题目,有时候也许孩子真的做得很慢。但正因为慢慢思考,才能让他对题目了解得更加深一点。孩子磨不磨蹭,跟他是否聪明、是否学习好没有必然联系。慢,其实才是最快的方法。磨蹭,其实能够很有效率。
心理学家Erica Reischer 经常会收到很多父母投诉:自己的孩子好像根本没有时间观念,经常丢三落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当他单独问了孩子以后,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其实是非常合理、有序的,而且还会养成习惯。家长知道了这一点以后非常惊讶:“为什么他从来不跟我说?”因为在催促和抱怨的氛围之下,孩子根本就不想说。孩子和家长,看似并肩同行,但其实是在不同的轨道运行,各有各的去路。家长出面干涉,其实会跟孩子“撞车”,这就容易出事。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要命。建议家长放下催促,用耐心和理解陪伴孩子,尊重他们的成长节奏,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出品|宣传科
文字|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