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第九届·灵眸大赏Morketing Summit于中国·上海举办。
第九届·灵眸大赏以「十年」为题,围绕「品牌—系统之美」、「全球化—Go Glocal」、「数智场—数智+AI」、「游戏应用场—新流量」以及「播客营销专场」五大方向,设一大宏观论坛与五大分论坛。Morketing邀请到了消费、品牌、电商、文娱、游戏、新科技、出海等不同行业,多领域领头羊齐聚,与营销人共同「回溯原点,探索奇点」。
在传统的广告定向中,只能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来刻画用户画像,而不能对未来的消费行为作出预测。LoopMe在洞察到这一点之后,在广告投放路径中借助AI能力进行了“三步走”的流程优化重塑:
第一步,人群。投放广告前通过大面积问卷调研识别近期需求受众,AI预测模型锁定精确人群包;
第二步,素材。赋能广告主现有素材,匹配环境版位与营销目标,制作高势能强互动的移动广告;
第三步,投放。AI模型基于营销目标开启广告投放与自动优化,实时感知用户情绪并进行自动优化。
具体来看,如何通过AI技术快速识别不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特征?如何利用人群和市场洞察优化广告策略?在第九届灵眸大赏全球化:Go Glocal专场上,LoopMe中国市场负责人郑大为带来了《AI创新,掌握品牌出海溢价的主动权》主题演讲,通过分享洞察与实践案例,与大家一同探讨AI技术如何成为品牌营销的加速器。
大家好!我叫Rocky,目前负责LoopMe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广告。
如果能给公司做一个mbti测试,LoopMe一定是enfp,也就是一只活力满满,能够感知消费者和市场情绪的快乐小狗,这是我加入这家公司一年半以来的感受。
品牌出海,
先要放弃“惯性思维”
如何用AI创新实现品牌业务提升?
事实上,随着AI能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将AI结合到自己的业务流程中。
自从ChatGPT出现以来,每当大家谈论起AI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已经入局AI,通过ChatGPT做生意赚钱,也有人仍在观望,看哪些人用的好自己也在试用,而更多的人却在炒作ChatGPT、炒作AI的概念,最后在股市中被割了韭菜。
我有幸在工作时间外接触到了一些在熟练使用AI上有成功经验的个人和企业,他们当中有的是独立的内容创作者,用AI工具辅助创作出了非常高质量的视频,最后作品入选央视并展映;有的是带着大企业背景的创业团队,目标利用自己的经验训练出的智能体能够快速响应广告需求,一小时内产出可行方案给到甲方;还有的企业与LoopMe类似,对AI的重视已经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了,LoopMe在过去的11年里,已经获得了4项在营销领域的AI应用专利,目前还有额外3项正在申报中。
听起来在AI的浪潮中,无论大品牌、小品牌还是创业企业,都有机会获得额外的收益。所以,我认为AI是一场品牌间的技术平权,但并不是对所有品牌。
AI的背后是数据、算法和算力,就如同烹饪的原材料、制作手法和火候,这些核心的搭建需要企业具备对AI足够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当一家企业没有准备好理解AI、拥抱AI、尝试AI的时候,它是非常难去建立这些AI的底层基础设施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去关注更多当下能做好的事情。
对于数字营销来说,AI的价值已经在广告投放、数据分析和程序化广告等领域得到了成熟应用,用LoopMe的运用来举个例子:
在传统的定向方式中,通常是基于用户的历史数据建立画像,但并不知道他们在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需求。LoopMe的做法会比较不同:我们在广告上线之前的二到四个星期,会通过投前调研问卷的方式,找到已经对品牌产品品类有购买意向的市场目标人群。这一步主要由我们专利的AI可预测模型,基于对调研问卷中回答“yes”的正向回复人群的特征与特点提取,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然后,在二到四个星期的时间窗口内通过预测模型拓展这个人群的规模与数据的量级。当人群数据的量级达到一定规模时,我们就可以新建人群的定向数据包。在广告上线之后直接向“新打造的人群”做定向投放。
过去一年,这种方式在超7000个不同品牌、不同市场的产品中已经的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通过提前定义需求的方式,可以在投放阶段提升20%的视频完播率,增加20倍以上的用户互动机会。
市场环境在变,消费者的心态也处在多元的动态变化之中,这就需要品牌拥有能够时刻把握用户行为动向的能力。只有清楚把握用户认知后,才能提前预判品牌广告的投放效果。
广告效果应该更关注“喜爱度的提升”
1.若政治广告初期未获积极反馈,频繁曝光可能增加选民负面印象。当一个政治广告投放给一个目标人群后,若其在前几次曝光中没有对该候选人产生积极情绪,那么在后续更高频次曝光下会有3倍以上的可能性给他带来负面印象。所以,高频次的曝光不等于品牌知名度和喜爱度的提升;
2.当大部分美国选民在看到政治广告的时候,他通常会倾向于考虑一个和他相反的观点。因此,当我们出海品牌希望在广告中传递观点性内容时,要做好受众可能会反对你的准备;
3.有62%的受访者对与自己政治观点不同的广告是有一定接受度的,他们能接受不同的观点;
4.在渠道偏好上,美国人更易接受广播、播客和程序化广告中的反对观点,而对社交媒体和 YouTube 上的反对观点接受度较低。在我看来是因为在社媒曝光中会附带用户或积极或消极的评论,不同意见的交织会影响观众对这个广告的情绪反馈,而广播电视、程序化广告等直给信息的渠道不会展示用户反馈,能更高效传递信息观点。
对于品牌广告的作用,我们一直在说是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用户喜爱度和购买意向,但经过以上这些描述可以发现,当用户看到广告时,其产生的情绪是多元化的。他可能在看过广告后对品牌好感度有明显提升,相对应也可以对品牌产生负面和消极情绪。而其中大部分人在看过广告后,是很少有好感度变化或者没有任何感触的。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