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twater融文、卡夫亨氏、白象:为什么说用户洞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灵眸大赏2024

创业   2024-12-26 15:42   北京  


11月21日,第九届·灵眸大赏Morketing Summit于中国·上海举办。


第九届·灵眸大赏以「十年」为题,围绕「品牌—系统之美」、「全球化—Go Glocal」、「数智场—数智+AI」、「游戏应用场—新流量」以及「播客营销专场」五大方向,设一大宏观论坛与五大分论坛。Morketing邀请到了消费、品牌、电商、文娱、游戏、新科技、出海等不同行业,多领域领头羊齐聚,与营销人共同「回溯原点,探索奇点」。


整理 | Sober


一个明显的共识是,如今,营销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推送,而是变成了一场双向的对话。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小红书上关于“听劝”的相关话题浏览量已突破9亿次......不少商家因为“听劝”而卖爆货,也有素人博主因“听劝”摇身变为网红大V,此背景下,也孵化出“听劝营销”的这一新兴营销词汇。


“听劝营销”要求品牌放下自我,倾听市场的真实声音,理解消费者所言之感、未言之需,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独特的定位。


而想要真正做到、做好“听劝营销”,前提依旧是用户洞察。以及,并非所有听来的insight都要take action.表面是用户洞察,但关键是要挖掘出背后的真实需求。


在第九届Morketing Summit灵眸大赏「品牌-系统之美」分会场,氧气科技全球合伙人、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副主任、IAB China学术研究执行主席董浩宇博士,与Meltwater融文 大中华区企业级解决方案总监Daisy Sun孙岱妮、卡夫亨氏中国区首席营销官蔡宏、白象电商总经理孙亮围绕「“听劝营销”当道,品牌如何利用消费者洞察与用户双向奔赴?」这一话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以下为圆桌部分讨论实录,Morketing编辑整理:


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数据

缺的是数据背后的深度洞察


董浩宇:请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随着整个市场环境和媒介的环境的变化,用户洞察变得越来越复杂,那么基于品类自身的赛道,各位在消费者洞察中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三位又是如何理解“听劝营销”的?

Daisy Sun孙岱妮:我的专业是实践数学,早期的时候在金融公司,帮助不同品牌做行业研究。彼时,我们会更依赖于传统数据和外部数据,帮助品牌去洞察自身品类,消费者行为以及进行投放及后期ROI的效果评估。目前我在Meltwater融文有近十年品牌营销咨询相关的工作经验,并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对于品牌来讲,“听劝营销”可以更好帮助其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化的,系统化的思维,就像咱们本次分会场的主题“系统之美”。即,听谁?什么时候听?投放完后又该如何评估衡量效果,并做好下一次“听劝”。

蔡宏:我本科是学医的,现在在卡夫亨氏负责中国区市场部,加入卡夫亨氏之前,在联合利华做了十年洞察。我一直觉得,不管是研究人还是做Marketing,这两件事有点儿本是同根生的感觉,包括我们今天“听劝营销”这个话题,其实就是一个“噱头”,本质都是研究人,都是聆听消费者声音。

其实每个公司都会把“聆听消费者”声音作为企业文化之一,但真正做得好的却很少。

我认同Daisy总的观点,“听劝营销”,我们听什么?怎么听?什么时候听?都很重要,中国市场不缺数据,尤其是我们也不缺数据工具,但缺的是什么?是深度洞察,不管是平台发还是品牌自身,能够真正做到正确解读,做到deep insight的很少。

孙亮:大家好,我是白象电商的孙亮,重点负责公司的产品创新以及线上的营销部分。Daisy是学数学的,我也是。数学系毕业,再到现在负责了这么多年的电商、新媒体等,我现在其实越来越不相信“数学”了。

蔡宏总刚刚提到“听劝营销”是一种噱头,但在我看来,重点在于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词,比如我,在了解这个议题之前,根本没有听过这个词。

关于“听劝营销”,我的理解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听劝是一种态度,是如何对待市场、如何对待消费者、以及我们所有决策的来源。数据的作用是,它会让我们更加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第二,“听劝”是一种体系,或是一个决策机制。营销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一个环节,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听劝营销”,那肯定意味着企业从产品体系,到渠道、财务指标等等的评估与决策都基于“听劝”这件事。

董浩宇:正如大家所说,“听劝营销”是当下的一个热词,但本质依旧是用户洞察,最终都要回归到自己的品牌体系中,推动业务增长。那么,不同企业的品类不同,成长阶段也不同,看待消费者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想请教下Daisy总,在你们服务的品牌或者是品牌伙伴中,各类以及不同成长阶段的品牌,在消费者洞察上的需求是不是有一些不同呢?

Daisy Sun孙岱妮:第一类,高端品牌以及一些奢侈品牌,他们更加注重品与效,尤其是在这两年经济环境不太好的当下。高奢品牌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力了,他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品牌资产去留住核心人群,并做一些新的,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拓展。

举个例子,一个奢侈品牌,想打送礼这个场景。我们通过外部数据洞察到其实除了传统的节日、周年这些场景,也还有一些新的场景,比如年轻人现在的House warming,乔迁或者温居都会办一个party,同样是一个送礼场景。再比如今年很火的“玄学”,这也是中国人比较讲究的一点,所以在送礼的时候会选择一些寓意比较好产品。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入到细分场景中,了解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及用户在购买后,品牌如何进行后续的线上传播。

母婴品类也相似,我曾服务过一个传统母婴品牌,他们的产品就是电子体温计。我们通过用户洞察与社媒聆听后发现,这是一片红海,尤其是我们服务的这个品牌在这个品类已经是TOP级别。但在品类洞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年轻消费者不仅用这款产品给自己量体温,也会给自己的毛孩子量体温,这便是一个新的场景。所以,较为成熟的品牌想要破圈,首先是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品牌心智,同时,可以借助不同的工具与方式,去进行更加深入的洞察。

董浩宇: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以及超细分场景/人群去进行洞察。蔡宏总与孙亮总呢,在进行用户洞察时候,会关注那些维度?用到什么工具?是否有一些实战经验分享?

蔡宏:除了常规的一些社媒聆听工具,我们还会铺大量的人力去做传统定性研究以及人类学研究。因为卡夫亨氏的宗旨是,要有温度的去洞察那些来自数据背后的故事。

卡夫亨氏是一个以做调味品为主的企业,在中国市场,有包括大家熟悉的番茄酱、沙拉酱等西式调味品,也有包括酱油、腐乳等在内的中式调味品。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广合腐乳现在也是卡夫亨氏旗下的品牌。在一次消费者洞察中我们发现,腐乳这个品类很大,而且是大势所趋,但年轻人不会经常吃,因为当下有太多可替代品,那么我们该如何重新焕发品类与品牌增长?

通过用户洞察,我们发现许多消费者提到,自己很喜欢腐乳酒香和酱香的味道,因为腐乳和酒类差不多,制作过程本身也需要发酵。所以我们重新定位了腐乳这一品类为“东方芝士”。当我们“重塑”这个品类与品牌后,并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你会发现这款产品的也会同步扩大。

调整定位前,腐乳仅仅是一个可以出现在早餐,涂抹在馒头等食品上的佐料,但成为“东方芝士”后,我们把其做成“芝士粉”的形态,其可以加入到撒到奶茶盖上,并与包括蛋糕、可颂等产品融合。我们也让这款产品与一些咖啡品牌进行了合作联名;还与湾仔码头打造了腐乳奶黄流心汤圆,这款产品也在小红书上有了很强的自然曝光且销售还不错。

再比如卡夫亨氏的番茄酱,这款产品是我们的重点品类,但其实其在中国市场的使用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外国人的饮食习惯或是爱好,就包括回家做做汉堡,番茄酱是刚需,但国人不会,尤其是外卖点汉堡也很方便。那么在中国,我们该如何促进这一品类增长?

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在评论区和直播间都会问,番茄酱还能怎么用?其中一位消费者提到了番茄炒蛋。一年365天,除了早餐,有700多顿饭要吃,即使有一半的饭到外面吃,那也至少有300+顿饭在家吃,而番茄炒蛋就是最常出现的拿到家常菜,对我们来说就是高频场景。于是,卡夫亨氏选择用这个国人的高频场景去代替低频场景,把番茄酱与番茄炒蛋高度绑定。

通过我们的测算,绑定后,我们一年至少有14000次左右接触消费者的机会,那就代表我们能够让够这一品类有巨大的增长的空间。当然,这背后的洞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包括后续的系列承接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孙亮:刚刚两位都分享了实战经验,我这边举3个案例,表面看起来都是爆品打造,但其实背后是没有所谓的“规律”可言的。

第一个案例,香菜面。2022年,白象在抖音打造了爆款产品--香菜面。按照常规的思路,在某一平台推出新品,企业会基于平台用户去洞察,比如年龄段,以及他们的喜好。

但白象并非如此,我们没有用这些“常规”的思路。抖音是内容平台,因此我们的选择是直接“洞察内容”,在内容里面去找用户在关注什么,尤其是年轻人在讨论什么,甚至什么样的话题最有冲突性,因为有冲突就意味着有参与。于是我们发现了香菜这个“时而火热,时而沉寂”的话题点,但只要开始讨论,就很热烈,因为香菜是一个用户喜爱度两极分化很明显的食物。

以上这些内容洞察,算不算用户洞察?肯定算,只不过不是我们常规所理解的那种方式,我们没有盘抖音的人群、流量,而是选择在内容平台中去盘能起来的内容。

第二个案例,蟹黄面。这款产品在去年8月的时候很火,大家一度以为我们和白冰有一些合作,但实际上都是自来水式的流量。

前年年底疫情结束后,我们去洞察了线下餐饮这个场景,因为本质上方便速食这个行业,大部分产品创新是线下餐饮产品的还原。我们发现,2022年的蟹季,由于出行限制,大家去阳澄湖吃螃蟹是个不太方便的事情,与此同时,线下餐饮的蟹黄面是个很火的产品,甚至在非吃蟹的主流城市,比如白象的总部所在地郑州,都很火。

所以,在我们看来,这也是一个还原线下餐饮产品、进行产品创新的方向。与此同时,结合彼时“消费降级”的热点,以及大家对于健康的追求,其他企业做冻品蟹黄面,我们做出常温蟹黄面,且比线下餐饮的蟹黄面价格更低。最终,得益于用户洞察,这款产品自2022年上线,成为了一款销售超千万的产品,直到2023年,我们迎来了这款产品的“爆发”。

第三个案例是一个营销活动。去年年底,我们进行了一场品牌超级会员日。目的很简单直接,和大多数品牌一样,趁着年底进行一场大活动促进销售。但我们没有采用请明星进直播间,或直接发优惠券促销这种常规行为。

主题活动,一定会有流量输出、产品输出,但仅有这些,我们觉得不够“性感有趣”。我们洞察到,疫情结束后,最火的内容是旅游。于是,我们把主题定位为旅游,12月这个节点,东北和海南是热门旅游区域,于是我们做了一场“天南海北”的活动。第一次把直播间打造成了剧场,有南方的场景和美食,比如我们基于南方用户口味推出的糟粕醋海鲜粉;也有东北的场景和美食,比如麻辣烫。于是,去年哈尔滨火了,基于这些活动和地道的产品,白象的麻辣烫也火了。

以上三个案例,本质都是用户洞察,但显然不是同一套方法论,也没有所谓的规律。

并非所有的insight都要take action

表面是洞察,背后是需求的挖掘


董浩宇:感谢三位嘉宾的发言。总结来看,品牌不仅仅要insight,洞察背后,更要系统地去看,通过洞察要怎么做,把洞察变为增长。那么在聊完怎么“听劝”后,想问问各位嘉宾,在看到洞察与趋势后,或是“听劝”之后,有没有调整过自己的营销动作。或是说,如何系统性的“听劝”?

蔡宏:听是第一步,听劝是让你明白消费者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当然,用户会给你很多建议,比如包装细节,产品规格建议。但在我看来,对于企业来讲,首先,并不是“听”来的所有的内容都要给反馈;其次,要学会判断,挖掘背后的真正需求。

比如,用户表面想让你调整包装,但背后的本质是要解决场景问题,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要系统去看待问题。

那么,如何真正解决问题?依旧拿“东方芝士”这个品类焕新举例。提出焕新品类后为什么可以继续推进?因为其可以让这款产品以及这个品牌的场景扩大,能解决年轻人不爱吃腐乳的问题,解决这款产品场景低频的问题,解决这一品类渗透率低的问题。

总结下来,两点很关键,首先,表面是洞察,但背后要找到消费者最主要以及共性的需求和问题。其次,根据企业自身策略挑选出一个既能解决消费者的同时,又能帮助企业解决商业问题的手段,并再做放大。

董浩宇:了解,先挖掘到背后的真需求,再找到最优的商业解决方案。Daisy总呢?Meltwater融文也有很多做社媒聆听和用户洞察的实战经验。这么多数据,如何帮助企业分辨是有效的信息?又如何让品牌避免误读或者曲解消费者的一些无效信息呢?

Daisy Sun孙岱妮:我同意刚刚蔡宏总的观点,并非所有听来的insight都要take action.

作为服务商,我们当然有能力帮助企业进行洞察,但对于企业来讲,更关键的是,洞察之后,或是take action之后,比如产品上新或是做一些营销传播行为之后,会不会碰壁?如何避免碰壁?我们可以为企业建立起一套衡量与评估的标准。

比如产品上新这一行为,可以用一些传统模型去重点定义、洞察一类人群。但关键在于,上新后,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三件事情:触达到了哪些人?触达之后,又有多少人被激发了购买心智?以及,触达,或被激活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有了购买行为?对于要发布新品的品牌,要更加系统的去看这些数据。

提到品牌心智打造,我们近期在服务一个百年高端品牌。其实它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标签和用户认知,所以需要做的事情也并不复杂。主要是利用我们来洞察UGC,看用户在社媒上是如何看待、理解这一品牌,并关注词云变化。比如看看有哪些新的关键词,以及一些被视为品牌DNA的关键词是被加强了还是被稀释了,以此为评判标准。

另一种衡量方式更多适用于做单一赛道的品牌,但品牌想进行一些拓展,那便需要看看这些新的品牌特质或是传播的内容,是否被用户真正的认知到。

正如刚刚孙亮总所讲的,用户洞察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受众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不仅“听”他们对于口味的需求,也可以“听”渠道的需求等。尤其是我们服务过一些全球化的品牌,不同区域,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需要“听”的内容肯定也是不尽相同的。

AI or HI?


董浩宇:聊了这么多“人”的洞察,今年,AI是个热词,我个人是一个对人工智能是持悲观的乐观主义者,相信技术的进步能够帮助人类去完成一些事项,但是其实最核心的还是要靠HI,human intelligence,还是要靠人类的机会。具体到消费者洞察这个领域,想问问各位,大家认为在消费者洞察的维度,AI人工智能和HI最后的占比大概是多少?最后多少是人来判断的,做决定的?有多少是AI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孙亮:我的结论比较极端,99:1。我们从小都听过一句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但事实上,没有这“1%”的灵感,肯定不行。

站在白象的实际应用角度来讲,一些基础的工作,比如数据收集、数据呈现这些确实可以提升效率,是一种进步。但如果考虑到洞察后的一系列动作,在没有AI的时候,企业能收集到五六条线索做一个简单判断,这是大部分公司的常态。但如今技术手段上去了,线索复杂度、线索量等各种各样的维度变得非常多,所以对接下来做判断、做提炼的人的要求也势必变得非常高。

AI把洞察的门槛提高了,但本质去做洞察的依旧是人,是企业自己。

董浩宇:99%的AI做数据收集,最核心的还是那1%人类的智慧的判断。有了1%的人类智慧,才能带来99%的生意增长。同样的问题给到蔡宏总,您认为AI和人类智慧的占比和HI的占比未来会是多少?或者,这个比例怎样才算合理?

蔡宏:我的观点可能不像孙亮总那么极端,但我也认同其对于AI以及人类智慧的看法。

这个问题行业中讨论蛮多,不光在研究领域,在广告创意端也会讨论AIGC对创意的影响。对我来讲,AI对我更多是一个能让我的工作简化,进行数据收集的工具而已,仅此而已。

事实上,市场中所有的AI研究公司、技术伙伴公司、广告代理,基本上能聊的,我们团队基本上聊过一遍,但最后,基本上没法落地,或是说很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自己做用户洞察很久了,另一方面,当我和行业伙伴聊的时候我也发现,现在做marketing的,最稀缺的就是洞察。大家都讲流量、平台,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那些投流、铺渠道“浪费”的钱,都是在为不够好的洞察买单。

我从来不期望AI,至少现在,我没有看到AI能够给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尤其是,AI它没有温度,是非常表象的东西,它只能告诉你这个地方可能有矿,但它不能具体告诉你这个矿在地下多少米的方位。对我来讲,我更重视人在这里面的作用,这也是成为好品牌的关键。

董浩宇:Daisy总呢?AI的应用有帮助到系统数据的收集吗?AI的重要性,您是怎么看的?

Daisy Sun孙岱妮:我们的工作是为企业/品牌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AI肯定能增加效率,但AI不是最终来做决策的。

AI好的一面是增加效率,它有海量的数据收集,也能实现海量的数据运转。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去做一些趋势研究,探讨相对科学化的一些模型。比如说,一些品类的趋势,或是口味、口感,这些都可以实现系统化。

但AI不能提供创意。比如在食品饮料这个赛道,我们会发现一些猎奇的口味在社交平台上爆火,就是因为它能在社交媒体上激发内容,这些内容的出现、应用等还是要源自于人的创意。

AI是工具,可以提供帮助,但人是创意来源,并是决策者。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Morketing
Morketing:全球视野下,聚焦「数智营销商业」优质内容。 官网:www.morketing.com 使命:营销连接商业,数智促进效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