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又美味!这些海洋水产品,正“奔赴”餐桌

美食   2024-11-10 19:36   广东  

广告


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蓝色粮仓”供给能力持续加强,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4%。

大黄鱼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首。作为大黄鱼的养殖大省福建,立足海洋资源,打造大黄鱼产业的全链条,让大黄鱼游出了新花样。

从海洋到餐桌

游出“圈”的大黄鱼

全国的每十条大黄鱼里,就有八条来自福建。在有着“中国大黄鱼之乡”之称的宁德市,每天都有数百吨的大黄鱼被捕捞上岸。

在福建宁德的一处渔排,养殖户陈玉宾正忙着把新鲜的大黄鱼捕捞上岸,随着渔民起渔网,数百条大黄鱼在网箱内活蹦乱跳。

福建宁德大黄鱼养殖户 陈玉宾:现在大黄鱼的品相、条形会更好。因为原先是小网箱,现在是大网箱,放在大网箱里面,它到处去跑,游动的范围宽了。

除了改造原有的渔排,福建还在建设使用机械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在养殖大黄鱼的“定海湾1号”上,平台主体可以自动翻转,有效去除底部的海草和沉积物,以保持大黄鱼生存环境的清洁和养分的均衡。采用深远海养殖设备养殖出的大黄鱼接近自然野生品质,其肉质更加鲜美、口感也更加细腻。

每一条大黄鱼的长成离不开精心选育。从1999年开始,来自厦门集美大学的王志勇教授带领团队开始对大黄鱼进行育种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准确度更高的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分子选育技术,培育出了体形好、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福康大黄鱼”等多种优良新品系。

大黄鱼种质资源和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 王志勇:我们从2018年开始把技术应用到育种实践上,培育出了好几个抗病力明显强的群体。它的成活率能提高一倍以上。

这些精心培育的大黄鱼经过一年半的养殖,就可以达到成品鱼规格上市销售。

福建宁德消费者 黄德勇:现在大黄鱼颜色非常鲜艳、鱼非常新鲜,大人小孩子都很爱吃,营养又很丰富。

扇贝新品种

串起南北养殖链

在我国,贝类养殖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左右,其中扇贝是我国三大养殖贝类之一。为了丰富百姓的餐桌,我国贝类育种团队自2005年以来,先后育成了10个扇贝新品种,已累计推广1000余万亩。

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3号”是我国本土的栉孔扇贝,正处在推广养殖阶段。记者随同中国海洋大学科研人员来到山东荣成,查看育种用扇贝的长势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 胡晓丽:蓬莱红3号的主要特点是壳色是鲜艳的红色,长得比较快,壳长得大,肉柱比较大,成活率特别高。

胡晓丽是中国海洋大学扇贝项目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蓬莱红3号”今年首次在南方的福建连江试养成功。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 胡晓丽:它的亩产能达到6000公斤,在北方养需要两年才能养成,到了福建一年就可以长到商品贝的规格,成活率还能达到90%以上。这样的话,栉孔扇贝的养殖就可以扩大到我国沿海主要的省份。

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带动了育苗产业的发展,山东荣成正在紧锣密鼓改扩建育苗基地,来满足南北方养殖户购买苗种需求。

山东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主任 常丽荣: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栉孔扇贝育苗车间,每年育苗量可以供5万亩的海区使用。

为了提升扇贝的品质,中国海洋大学还研发了活体扇贝肌肉量的X光检测技术,这项利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技术,相当于扇贝育种的“千里眼”。育出来的扇贝“宝宝”肉柱大、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目前,山东已拥有扇贝、对虾等17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居全国首位。

科技助力淡水养殖

除了丰富的海洋资源,目前我国适宜开展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面积约1亿亩,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江西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是长江流域最大四大家鱼基因库。这里的37个养鱼池塘培育的6100万尾“四大家鱼”正处在育肥繁育的关键期,它们的健康与否,关系着今后四年的鱼苗供应的数量和质量。这几天,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的技术人员们忙着给鱼苗进行“体检”,进一步优化鱼苗所需营养配比。

今年,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建设了一套智慧渔业信息化系统,运用渔业物联网,精细管理每个池塘,让四大家鱼原种在最优的环境里生长。

江西省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党支部书记 宋相春:对池塘水质的24小时监测,包括温度、pH值、溶氧等指标,实现了更准确和及时掌握,改变了以往我们每个星期用试纸或者试剂进行检测的工作方式,同时实现了对鱼群和养殖设备的及时监管。

草鱼是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品种,不久前,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沪苏1号”研发成功。经测试,池塘养殖的“沪苏1号”1龄、2龄草鱼体重均比传统草鱼提高20%左右。

据预测,2025年“沪苏1号”在全国覆盖率将到30%以上,草鱼产量可增加33万吨以上。目前,研究团队正着手开展草鱼营养的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博士后 孟新展:提升不饱和脂肪酸的水平,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另一个方面,会敲除肌间刺,因为敲除肌间刺后,食用起来更加方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生物技术与基因组研究室研究员 副所长 邵长伟:现在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水产品越来越丰富,之所以这么丰富,是因为我们国家水产种质资源的类型多样性比较高,达到了857种,应该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水产种质资源的国家之一。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涉及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有误,请及时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水产环球视野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信息
微信:Shuichanredian




水产环球视野抖音号
最新行情每日播报
抖音号:gdhx888888


征稿

《水产环球视野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任何涉及水产的原创独家好稿(请勿一稿多投,请勿抄袭),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均有稿酬!


投稿微信:ly991018qch

水产环球视野
致力于打造行业内专业的传媒,报道水产行业事件,服务、改变行业现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