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到的美国红鲷鱼真的是“鲷鱼”吗?本世纪初,美国学者曾使用DNA技术调查市场上出售的红鲷鱼,发现当时市面上77%的红鲷鱼(Lutjanus campechanus)是“假”的,被其他鱼种替代。
海鲜“欺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误标:产品标签上的鱼类名称与实际种类不符,例如将普通鲷鱼标为红鲷鱼,或将养殖三文鱼标为野生三文鱼。
替换:用价格较低的鱼类替代昂贵品种,比如用巴沙鱼冒充鲈鱼。这种替换多发生在鱼类加工后,因为失去明显的识别特征后,消费者很难辨别。
产地欺诈:谎报海鲜的捕捞或养殖地。例如,将污染水域捕捞的鱼标记为优质水域,或将非法捕捞的鱼标为合法来源。
数量或质量造假:在数量上进行欺骗(如称重不足)或在品质上造假(如不新鲜的鱼标为新鲜)。
这种海鲜“欺诈”源于消费者缺乏生物学知识,即使经验丰富的渔民也可能分辨失误。一旦水产品进入供应链,检测就更为困难,因为加工过程通常去除了鱼类的物理识别特征。
最近,美国一科研团队调查了2012年至2023年间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32家餐厅销售的17种食用鱼的基因信息,发现十年间平均有38%的海鲜标签错误。2012至2015年,标签错误率为46.8%(148/316),而2018至2023年降至34.0%(219/644)。
如需相关论文原文,请加小编微信:snow-come
分品种来看,大比目鱼、黑鲷、日本鲷和红鲷的标签错误率几乎达到100%。例如,FDA规定仅大西洋大比目鱼(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和太平洋大比目鱼(H. stenolepis)可以作为大比目鱼销售,而本研究中的大比目鱼样本大多为牙鲆属鱼类,其中60%是P. olivaceus。正宗大比目鱼常用于刺身生食,而误食牙鲆属品种可能引发肠胃炎,不仅带来经济损失,更存在健康风险。
另外,一些标签错误是由于州法规与联邦法规不一致导致。加州法规允许某类当地鱼标记为“太平洋红鲷”,而FDA仅允许L. campechanus被标记为“红鲷”。零售商和餐厅也常使用模糊的词汇,如统一标称为鲷鱼,而不明确区分黑鲷或红鲷,以避免问题。
近年来,美国实施了海鲜进口监测计划和原产地标签法规,但仍未要求基于DNA的物种鉴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欺诈”问题,必须加强基于DNA的监测计划。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一种分子鉴定方法,通过生物体中高度保守的DNA序列作为识别标记,实现物种的精确鉴定。对于鱼类,通常使用线粒体基因中的COI基因片段(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首先从鱼样本中提取DNA,利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标基因片段(例如COI基因),然后将所得DNA序列与公共数据库(如NCBI的BLAST数据库)中的已知物种条形码序列比对,找出与样本最接近的物种。如果比对结果显示98%以上的相似度,即可确认样本的物种身份。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鱼类、昆虫等物种的鉴定中。
此前,已有学者基于类似技术路径开发出可用的检测设备。
相关阅读:新发明 | 快速检测水产品养殖or野生
然而,由于此类技术的高昂应用成本,恐怕消费者们还要被“欺诈“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