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能做医学科普吗?好几年前,有些医生(或者貌似是专业人士)几乎都是快要指着我鼻子说——没有临床经验就来做科普,会被笑掉大牙的!但是,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是我的科普被人笑掉大牙了,还是很多有临床经验的专业医生的科普被人笑掉大牙了?医学领域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领域而已。如果比高深,医学也未必能比得过数学或其他理工科。网上经常见医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课本垒起来——“著作等身”,但换一个专业,人家学过的课本,难道就比你少吗?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一个智力正常的人找对了方法和路径,只要肯花时间花精力愿意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都可以达到相当的医学水平。外行可以基于自己的身份和角度写科普文章,医生也可以基于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文章。总的来说,医生写科普肯定更有优势。有些基于医生自己临床经验写的文章,那是外行永远也写不出来的。但是,有些基于家长角度的文章,那也是医生永远写不出来的——因为医生也很难体会到家长求医之难的种种心路历程,你体会不到你就难以共鸣。外行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外行会更深刻地体会到求医之难,外行会对家长有更多的同理心,写出的文章就更容易引起家长的共鸣。而且,外行批评目前制度性的乱象更加没有顾虑,外行批评庸医也更加没有顾虑。虽然我们经常说内行/外行,但是自以为有一张医师证自己就是内行,而从拿到医师证那天就放弃了学习,这样的人实际上才是真正的外行。在一个领域里所谓的“内行”,如果根本就不曾认真学习/认真积累过,不推崇循证医学,相信各种偏方和替代医学,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有证的“外行”,那他不如我这样的外行是很自然的。判断是内行还是外行的金标准到底是什么?是那一张“医师证”吗?大家想想当年方舟子批评验血看病的时候,全网几乎所有医生都在批评方舟子(除了极少数医生),而现在你又如何看待验血呢?并不是说你是医生,你就什么都懂。并不是你看过的病人越多,你的水平就高。有的医生看了一辈子病也是稀里糊涂的,开了一辈子的垃圾药。就算你开的不是垃圾药,那这种药是否能治疗一种疾病,是你的临床经验能判断得了的吗?说到底不还得看循证医学指南吗?你的经验只能佐证了循证医学指南是正确的。当然了,科普不是要代替医生去看病,科普也不可能代替医生去看病。但是某些所谓的专业人士也不要傲慢地认为没有临床经验就不能科普了,不要傲慢地认为别人没有临床经验,就不能批评有些医生胡乱诊断和胡乱开药了!其实很多时候/很多问题不是越辩越明的,而是要去做去实践——当我做了那么多事情后,当我写了那么多科普后,就会让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闭上他们的嘴。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略微有点搞笑的事情。有些医生在他们的公众号贴出了一张科普中国对他们的聘书,内容就是聘请他们为科普专家时间为数年。我有时候在想——你说医生的临床水平需要主管机构的认定,但是科普的资质和水平也需要主管机构的认定吗?你拿到科普中国的聘书就意味着你能写出好科普吗?科普中国发放聘书的标准又是什么?会给中医专家也发放科普聘书吗?现实中主任医师看病不如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看病不如主治医生的例子比比皆是,实际上主管机构对医生看病水平的认定经常是很荒谬的——并不是根据医生的实际水平来认定,而是排资论辈!
而科普不是在医院给人看病,科普是一件公开的事情。科普的资质和水平,需要主管部门来管来认定吗?甚至国内有些平台只允许公办医院的医生科普/不允许私立医院的医生科普,只允许主任医师科普/不允许主治医生科普,甚至只允许医生科普不允许外行做科普。在我看来,一个平台只允许医生科普医学知识不允许外行科普医学知识,本质上就等于不允许科普了。实际上只有一个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才能出现真正的科普,而真正的好科普是从竞争中而生,在争鸣中自证。有很多朋友经常指出我的一个缺点,留言说:我实在佩服童爸每次都能把文章写的好长!童爸点评:我有时候觉得医学生来关注我,可能是最合适的。如果在上学时就能树立循证医学的理念,那真的是太幸运了!而且外行要做医学科普内容,往往要求长不能求短,因为这就是孔雀的尾巴——我的200个科普笔记(每个科普笔记几乎都有几万字)都是在自证我的学习和积累!反过来内行要科普医学内容,反倒更多要求短,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但是,现在有了童爸育儿智能体,其实可以从科普层面快速回复朋友们的儿童健康问题了。如果你还没用过,推荐你使用一次吧!目前已经有2.4万人使用了9.8万人次。这里要提醒,智能体目前本质上是一种搜索工具——如果你要咨询的问题,我的公众号没有写过,那么智能体就会去公共知识库去搜索,那么智能体的回答可能就很差了,甚至会推荐中医中药!大家可都是知道的,我是反对肝肾还没有发育完善的儿童使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物。
微博上有一位我关注的医生,前几天发了一条内容说:医生进行医学科普的时代,即将结束。以后问ChatGPT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我认为他说的既对,也不对。人工智能在可以预见到一段未来里,依然还是人类的工具,而不会那么容易就取代人类。如果说要担心,医生(也包括各行业)更应该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看病,而不是取代医生进行医学科普。
童爸提醒:童爸育儿智能体是建立在腾讯元宝(腾讯推出的人工智能体)里的,但是童爸育儿智能体和腾讯元宝是不一样的——我发现有些朋友再次打开小程序就跑到腾讯元宝里提问了!童爸育儿智能体在小程序左上方,先点击头像,再点击【对话】或者【用过】,就能从历史对话中找到童爸育儿智能体,然后进入提问。例如,你可以试试问:请问罗百竹是谁?童爸育儿智能体可以准确回复的,腾讯元宝是不行的!点击这里就可以进入童爸育儿智能体:【童爸育儿】智能问答在【童爸育儿】公众号的对话框发送/回复关键词就可以获取200组科普笔记的最新版本,发送关键词 鼻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合胞病毒、支原体、付费咨询、就医、健康群 等就可以获取对应的科普文章,发送【关键词】三个字就可以获取所有的关键词列表。本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汇总,不能替代个人的任何医疗诊治,个人医疗问题请咨询靠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