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4岁男孩入住酒店后确诊川崎病#?12345回应】#12345回应男孩入住酒店后确诊川崎病# 今年9月初,上海市民袁女士带着孩子入住了海昌公园附近的上海金桥海昌企鹅万信酒店,让袁女士始料不及的是,入住之后第二天,孩子就生病住院了。袁女士称,她刚带着孩子入住酒店,就觉得这家开业不久的酒店装修气味很大,当时就担心甲醛超标。没想到离店后的第二天,孩子就因高烧、淋巴结肿大住院,被医生诊断为川崎病。袁女士向12345热线反映,得知9月4日酒店在浦东卫监所的甲醛快检中就已经出现过异常的情况。在袁女士提供的一份同浦东卫监所的通话录音中,卫监所表示,“酒店在此前检测中甲醛超标的不多,之后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显示甲醛没有超标,这个结果是可信的,有法律效应。”@庄时利和:现在有一些微博热搜,咋一看以为是弱智吧的随机组合,我随便搜几个吧,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一个泛泛的主语+一个日常事件+扑街。#4岁男孩入住酒店后确诊川崎病#、#女子拆快递后揉眼睛感染疱疹病毒#。我觉得未来的热搜我都可以编出来了——26岁男子吃麻辣烫感染流感、32岁女子打王者荣耀一年突发心律失常、43岁男子入住酒店15分钟被行拘10天。
@小儿外科裴医生:这种事能上新闻,也确实说明中国的新闻行业没啥存在意义。
@DadJerry2017:第一天入住,第二天孩子就确诊川崎病,和用了酒店的毛巾就感染了梅毒/拆了快递包装没洗手就得了带状疱疹的报道一样,都是吃相难看。要想碰瓷就明说。学校里教过逻辑学吗?没有!媒体要不要流量?要!一哭二闹三上吊能否碰瓷?能!好,就这么办了。
童爸点评: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通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其特征包括持续高烧、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和咽部发红、手足硬性水肿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位袁女士的儿子在入住酒店后不久出现了上述症状并被确诊为川崎病,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川崎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提出了几种病因,包括免疫应答、感染性病因、遗传因素,其中并不包括甲醛暴露。即使酒店存在甲醛超标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地将孩子的病情归咎于这一点。短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并不会直接引发像川崎病这样的复杂疾病。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甲醛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引起呼吸道刺激等,但这与川崎病的发生也没有直接联系。近年来川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在童爸健康群里都遇到过二十多个川崎病案例了!2024年12月下旬,一下子又遇到了两个川崎病案例!家长遇到6个月到5岁孩子(特别是6个月到2岁)反复发热超过5天,一定要警惕川崎病!男孩患病率是女孩的1.5倍。2023年4月,童爸健康群一位仔细的爸爸记录了自己孩子得川崎病的经历,推荐阅读:《都匀成成爸分享两岁多男孩川崎病的经历,提醒朋友们关注越来越高发的儿童川崎病!》@罗百竹:在童爸健康群里遇到一个案例。1岁9个月男孩晚上忽然开始发热,第二天和第三天上午都去医院查了流感抗原咽拭子和血常规,但是流感抗原咽拭子均为阴性,而第一天白细胞18中性粒细胞13,CRP为15,第二天白细胞18中性粒细胞14,而CRP为31。医生说是细菌性咽炎就要静脉注射抗生素,但是因为孩子仅仅咽喉有点红并不是链球菌性咽炎的典型表现,且一岁多孩子链球菌性咽炎是很少见的,宝宝也没有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的体征,且没有做链球菌咽拭子,也没有排查尿路感染,宝妈对这个诊治有疑问。于是,宝妈一方面去怡禾健康公众号咨询了儿科医生,医生指出了多种可能,而且提出了川崎病的可能。医生指出如果孩子反复高热抗感染治疗无效,发热超过5天以上,精神状态好,这要警惕川崎病。川崎病时也可引起白细胞总数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升高。另一方面,宝妈也选择了当天就去住院,在住院期间医生也开始怀疑川崎病。当晚宝妈就转到了省会城市三甲医院。孩子的症状也开始越来越多,一开始身上开始起疹子了,继而出现红眼、手脚红肿、呕吐腹泻,症状越来越明显。三甲医院医生说八九不离十是川崎病了,但要等到第四天做一次验血,加心脏彩超一系列检查,确诊后就准备开始打上丙球。童爸点评:虽然孩子很可能确诊为川崎病,可能要面对很多治疗,这令人心疼!但是宝妈有足够的警惕性和医学知识积累,在第四天就可能启动对川崎病的治疗,这又是让人觉得很安慰。这么早发现并且确诊川崎病,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有运气的成分!@彤彤彤鱼:今天又认识到一种新病——川崎病。它治疗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一瓶就要900多。这个小妹妹一天要注射8瓶,注射两天,就是16瓶,14400我的天!而且如果不好好治疗的话,后续就是心脏方面的疾病 。@紫陌凝雨:护士说这个免疫球蛋白是从人献的血里面提取出来的,所以很珍贵。以前在大学的和刚毕业的时候经常去献血。步入中年以后已经没有这个习惯了。二宝川崎病以后我听了护士的话很感动。以后有条件的时候一年去献一次血吧。只为需要的人有药可医。
2024 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声明:川崎病KD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情况——川崎病的发病机制仍然未知,诊断基于既定的临床标准。KD 仍然是一种临床诊断,其特征是发热、单侧淋巴结肿大、皮疹、双侧非渗出性结膜充血、手足肿胀和红斑以及口咽表现,包括草莓舌和红斑嘴唇。诊断完全或不完全性 KD 的流程,具有支持性的实验室特征,如图 1 所示。在存在 ≥4 个主要临床特征的情况下,发热4天即可诊断为 KD。在评估婴儿和儿童是否疑似 KD 时,需要考虑其他与 KD 具有相同临床特征的儿科发热性疾病。川崎病休克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患者表现为血管舒张性休克、低血压和灌注不良,伴或不伴心肌功能障碍。随着 SARS-CoV-2 的出现以及随后对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的识别,MIS-C成为 KD 鉴别诊断的一部分。对于完全性 KD 患者,最好在发病后4至5天内诊断,对于可能诊断为不完全性 KD 的患者,应在发热后10天内尽快诊断。发热后 10 天内的治疗与 CA 扩张或动脉瘤风险的降低密切相关。在诊断时识别出 CAA 高危患者,可以加强初级抗炎治疗,这可能会改善 CA 结局。全文阅读:《川崎病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来自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声明(2024版更新)》
丁香园儿科时间:2020 年日本循环学会科学委员会《川崎病诊断指南修订(第 6 版)》修改了以前的川崎病诊断标准:不再强调发热 5 天以上;卡疤处发红是皮疹的特殊表现(即使无全身其他皮疹),也可作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形性皮疹,包括单独出现的卡疤周围红肿。因此,应重视卡疤红斑对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断价值。全文阅读:《川崎病诊断标准有何新变化?4 张表帮你总结好了》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2023年):目前,由于对KD各时期的临床特征、病理生理机制等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尚无法明确KD的病因,缺乏特异的诊断方法,因而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并结合全身多系统血管炎的表现及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同样,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能会在仅有发热3d,因其他典型临床表现均已出现而做出诊断。但往往典型的临床特征并不是全部在同一个时间段出现,一般不可能在病程早期就确定诊断。同样,发热1~2周后出现症状的患儿,有些临床特征可能减弱,仔细询问病史,并检查先前的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明确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诊断IKD不是简单地把KD的显性症状数量进行叠加,而是必须对每个症状的重要性和个体特征进行正确评估。例如,2.5岁以下婴幼儿应重点关注卡介苗接种部位有无发红和结痂,而4岁以上儿童则多以单侧颈淋巴肿大为特征性表现。同时,由于IKD在2岁以内婴幼儿中常见,在没有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情况下,6个月以下的婴儿若热程超过7d,并有全身炎症反应,都应怀疑KD。全文阅读:《中国儿童川崎病诊疗循证指南(2023年)》
@罗百竹:儿童反复发烧有多种原因,例如——HHV-6病毒(大约25-30%表现为幼儿急疹)、人类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以HCoV-OC43居多)、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eb病毒、川崎病等可能。如果合并有口腔疱疹还要考虑疱疹性龈口炎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如果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则要怀疑儿童肺炎的可能。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2001年发现,但其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历史已有至少60年,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有时候要一一排查这些可能并不容易,我们父母一方面要多些学习和持续观察孩子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另一方面在复杂情况下要知道就医条件,求助靠谱医生的准确判断。养育孩子并不容易,有时候要依靠现代医学的帮助战胜较严重的疾病,但是幸运的是——孩子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统轻松击退各种小病,这也是孩子不断成长的必然之路。@罗百竹:一个儿童不明原因发热,靠谱医生的脑子里就要闪现这么多可能,且要根据体征进行排查,而不靠谱的医生就只知道使用抗生素!UpToDate临床顾问指出——儿童不明原因发热(FUO)有许多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病因。FUO通常是由普通疾病引起,时有不常见的临床表现。● 儿童FUO最常见的3种病因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有许多病例始终无法明确诊断,而发热消失。● 引起FUO的全身感染通常具有非特异性主诉特征。获得详细的暴露史对于诊断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当常见的局部感染引起FUO时,它们可能有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反复仔细地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及认真审查和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这些感染。所有临床发现,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发现,也必须认真对待。● FUO的非感染性病因包括胶原血管病(例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尿崩症、川崎病、药物热、伪热、炎症性肠病、婴儿骨皮质增生症和周期性发热。@坐等风来:发热第5天很关键,这是很多疾病的分水岭。超过5天无好转趋势的发热就需要做很多鉴别了,比如川崎,比如无呼吸道表现的大叶肺炎,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如果伴随状态不好即使只有发热没有相关神经系统表现也需要排除中枢感染(后略)。童爸点评:宝妈宝爸多看看靠谱医生的工作笔记,你就更加能够明白,做医疗决策非常难,有些风险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承担。如果家长不愿意承担任何一点点的风险,只是一味着急让医生用药,那么医生就会极其保守,极可能为了安慰和应对家长的焦虑,在不应该用药的时候也会开不必要的药品给孩子。UpToDate临床顾问:川崎病(KD)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只有极少数成人会发生该病。其通常呈自限性,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发热和急性炎症表现平均持续12日。川崎病的特征是全身性炎症,表现为发热和皮肤黏膜受累,包括双侧非渗出性结膜炎、嘴唇和口腔黏膜发红、皮疹、肢体变化,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些表现通常不会同时存在。因此,对于发热且有皮肤黏膜炎症体征的儿童,重复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对及时诊断川崎病有重要意义。但也可能出现冠状动脉(coronary artery, CA)瘤、心肌收缩力下降及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外周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引起严重病况和死亡。UpToDate临床顾问:什么是川崎病?川崎病可导致血管炎症,主要症状是发热以及炎症区域(如,眼、唇、手和足)肿胀发红,初始症状可能类似于感冒或胃病,最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有何症状?症状包括:发热;眼白发红;嘴唇开裂、发红;舌头发红、肿胀;皮疹–往往始于生殖区,也可见于背部、胸部、腹部、手臂和腿部;颈部淋巴结肿大;手掌和足底的皮肤肿胀、发红,数日后指尖和脚趾脱皮。少数感染COVID-19的患儿也会出现全身性炎症,即“儿童多系统炎症性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会损坏器官。该病症状类似于川崎病。什么导致了川崎病?病因尚不清楚,但应该不存在人传人。有针对川崎病的检查吗?医护人员通过询问症状和体格检查可判断是否为川崎病,川崎病患儿通常还需接受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测;尿液检测;超声心动图–可在心脏跳动时对其成像。
推荐阅读:
✩ 儿科医生孔令凯:23问搞定川崎病-专业版
✩ 儿科医生孔令凯:冠状病毒感染会导致川崎病吗?
✩ 风湿科聂医生:偏好儿童的血管炎病——川崎病(上)
✩ 风湿科聂医生:偏好儿童的血管炎病——川崎病(下)
✩ 儿科时间:关于川崎病的这 6 个问题你都能回答出来吗?
✩ 儿科医生孔令凯: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
✩ 欧茜医生:川崎病为何更喜欢盯着男孩?处理不好还影响心脏
✩ 儿科医生小平平:简析川崎病
@张亚停医生:当宝宝出现以下表现时,需要小心川崎病的可能——1. 发热:通常是39~40度的高热,持续7~14天或更长,并且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2. 眼球结膜充血:多于起病后3~4天出现,没有脓性分泌物,宝宝退烧后逐渐消散。3. 口唇及口腔表现:口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头上面舌乳头凸起,呈草莓舌。4. 手足症状:在疾病的急性期手背部和足背部出现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出现弥漫性红斑;恢复期指、趾甲周出现的膜状脱皮,严重者指、趾甲也会脱落。5. 皮肤表现:常在第1周出现,表现为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样皮疹;肛周皮肤发红、脱皮。6. 颈部淋巴结肿大(两岁内患儿出现比例低至50%):可出现单侧或双侧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坚硬并且有触疼,但表面不红,也不会化脓。@儿科医生小平平:说起川崎病,我又想起一件事。曾经有平台的医生,评价我的一个病例,说孩子发烧5天了,怎么没有考虑川崎病?话说我虽然不是国内川崎病的专家,但好歹也是参加过中华医学会儿童心血管学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处理建议》修改讨论会的人。如果不熟悉川崎病的特点和诊断,也不会被这个会议邀请。所以我耐心地说:虽然孩子发烧5天了,但是第一孩子C反应蛋白正常,这不符合川崎病的特点,川崎病通常C反应蛋白会≥30mg/L,第二孩子是有其他疾病(肺炎)的相关表现的,发烧时间长,在可以用其他疾病解释的时候,就不能单独用发烧时间长来诊断川崎病。怡禾健康杨林医生:你好,孩子目前已经发热持续6+天,体温有39℃,热退后精神状态比较好,有过眼红表现,这种情况需要警惕川崎病的。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超过5天,且顾名思义,除了结膜充血(眼睛红),我们还需要关注孩子有没有皮肤、黏膜、淋巴结方面的其他表现,如皮疹、口唇皲裂、杨梅舌、卡疤红、颈部淋巴结肿大、指端肿胀等。检查方面,建议可以门诊初步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以了解目前的炎症指标。另外,心脏彩超也建议做,以明确有无心脏冠状动脉的改变,这是川崎病的特征性表现。目前已经发热6+天,且病因不明,这种情况有必要住院检查。童爸补充:孩子发热五天,川崎病只是需要考虑的可能之一,此外幼儿急疹、流感、尿路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以及肺炎等疾病都可能引起长达五天的发热,这需要根据症状和检查来进一步做鉴别诊断。
推荐阅读:
✩ 可友问医无忧胡小平:孩子发烧5天,一定要警惕这种病
✩ 医学界儿科频道:孩子高烧不退、抗生素无效,一定是川崎病吗?
✩ 儿科医生孔令凯:孩子出现草莓舌,除了川崎病,还有这几种可能
✩ 怡禾健康杨林:宝宝持续发热要注意川崎病吗?夜间咳嗽要担心吗?
✩ 儿科医生孔令凯:孩子卡疤又变红了,一定是川崎病吗?有问题吗?
✩ 丁香园:8 张图汇总川崎病患儿的指甲表现,别再只知道 Beau 线了!
✩ 丁香妈妈:手足口、幼儿急疹、水痘、风疹、川崎病……看图识别不同皮疹,附治疗和护理方法
UpToDate临床顾问: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中不包括实验室检查,但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川崎病时高度支持该诊断。经典的川崎病诊断标准要求发热不少于5日,有5种皮肤黏膜炎症体征中的至少4种,并且排除了其他疾病。如果患儿只满足5条标准中的一部分,则通常会使用其他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来指导诊断(不完全型川崎病)。川崎病最常与儿童期的感染性皮疹相混淆。存在不常见于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提示其他诊断,比如渗出性结膜炎、渗出性咽炎、口腔内散在病变、大疱性皮疹或水疱性皮疹、脾肿大和/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但川崎病的表现极多,所以这些表现均不能明确排除本病。川崎病患儿可合并感染,特别是诊断时的社区流行病毒。@儿科医生小平平:一位住院的患者,持续发烧好几天,结膜充血,查血c反应蛋白升高,用了抗生素效果不好。尽管管床医生一直说不像川崎病,我一直提醒家属,一定要反复检查,川崎病可能性很大。刚刚发来消息,诊断川崎病了。所以,关于川崎病需要注意以下知识点:1.儿童持续发烧,c反应蛋白或者血沉高,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需要考虑川崎病可能性。
2.儿童川崎病,很多是不完全川崎病,并不是需要所有症状都满足。
3.川崎病的诊断,不是一次检查就可以的,可能需要反复检查,前后对比,然后才能确诊。
近年来川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川崎病又称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常常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身上的急性、发烧性、出疹性疾病,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烧、皮疹、口唇红、手掌及足底脱皮和淋巴结肿大等,病因目前还没研究清楚。由于此病是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出来的,因此被称为川崎病。此病首发症状是发烧,身上同时伴发有疹子,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对川崎病的诊断比较简单,6个症状中只要出现5个就可以确诊。如果6个症状中只出现4个,但通过超声心动检查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动脉扩大),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可以确诊为川崎病。在我的新浪微博@罗百竹里搜索关键词:川崎病+案例,也可以搜到我分享的一些真实案例。
✩ 儿科时间:川崎病还是猩红热?
✩ 儿科时间:注意!这种皮肤标志强烈提示川崎病
✩ 儿科时间:3个病例,教你掌握川崎病的诊疗要点
儿科林医生:其实,草莓舌仅仅只是指舌头表面凹凸不平、充血肿胀的现象,它并不是特异性的,就是说不是某一种疾病所特有的,不是只有川崎病才会出现草莓舌,事实上,可以出现草莓舌的疾病有很多,除了川崎病,常见还有猩红热(链球菌感染),少见如黄热病,严重如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新发现如新冠病毒感染等。草莓舌只是一个线索,从这条线索上我们可以更有方向性地去追查答案(病因),但它本身并不是答案,单纯从草莓舌这点我们是无法推断出任何疾病的,所以完全不必单纯因为草莓舌而过于担心,更关键的,还是要结合孩子的整体病史和其他体征去综合判断。
@儿科大表姐赵涓:八岁孩子的猩红热,这嗓子红挺有链球菌感染的特点。前后两天舌头的变化很明显,第二天是典型杨梅舌了!#诊间日记##微博健康公开课##让她健康##医学科普#
@罗百竹:看看链球菌感染的典型杨梅舌!很多宝妈会把正常的舌乳头误判为草莓舌,其实很多病毒感染的时候会出现舌乳头炎。如果仅仅有略微凸起的舌乳头炎,还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则不能轻易怀疑链球菌感染!
@儿科医生郑启城:#疱疹性咽峡炎# 女孩,5岁,发热、咽痛2天。图一(第一天)、图二(第二天)的咽部疱疹。可临床诊断疱疹性咽峡炎了。患病后,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呢?需居家14天才能回幼儿园,半个月的学费打水飘了。青云青枝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时,居家2周,一个月的学费打水飘。
童爸点评: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舌乳头炎,很多家长有时候会误判为草莓舌,从而担心是不是链球菌感染或者川崎病。外行其实不容易区分舌乳头炎和草莓舌。而且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草莓舌,草莓舌并非是链球菌感染特有的症状。
推荐阅读:
✩ 儿科医生孔令凯:孩子出现草莓舌,除了川崎病,还有这几种可能
川崎病发热5天以及5天以上——然后出现其他5种中的4-5种为完全的川崎病;如果出现3种那么叫做不完全的川崎病;如果出现2-3种+冠状动脉改变那么叫做非典型川崎病!
UpToDate临床顾问:经典的川崎病诊断标准要求发热不少于5日,有5种皮肤黏膜炎症体征中的至少4种,并且排除了其他疾病。如果患儿只满足5条标准中的一部分,则通常会使用其他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来指导诊断(不完全型川崎病)。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中不包括实验室检查,但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川崎病时高度支持该诊断。
UpToDate临床顾问: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中不包括实验室检查。但某些实验室检查结果或许可以支持川崎病的诊断,特别是不完全型川崎病。
● 全身性炎症是川崎病的特征。典型表现包括:急性期反应物(如,CRP或ESR)升高、血小板增多(通常在病程第7日之后发生)、白细胞增多,以及白细胞计数显示核左移(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童爸点评:根据我接触的案例,在疾病早期CRP就会升高,这可能是出现的第1个最可疑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 铁蛋白也是急性期反应物,会在炎症状态下升高(如川崎病),通常低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铁蛋白大幅升高(通常>5000ng/mL)可见于MAS。MAS是一种严重但罕见的川崎病并发症,可引起机体对IVIG治疗的抵抗性增加,以及引起冠状动脉异常的风险升高。在川崎病患者中,根据这种铁蛋白增幅基本可以诊断MAS。【童爸点评:很少有医生会查铁蛋白。】
● 淋巴细胞计数通常会在川崎病的急性期中下降,随后在恢复期中大幅升高。若病程早期的全血细胞计数显示以淋巴细胞为主(而非中性粒细胞),则更可能提示病毒性疾病。
● 血小板计数通常到病程第2周时已出现升高,在最严重的病例中可能达到1,000,000/mm3(反应性血小板增多)。一些研究表明,血小板增多的程度与川崎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风险有关。另一方面,有少数川崎病患儿会因消耗性凝血病而发生血小板减少。这些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尤其容易发生冠状动脉异常。【童爸点评:国内经常会查血常规,可以观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 川崎病患儿常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研究发现,在病程的头2周内,半数患儿的血红蛋白浓度比年龄对应平均值低2个标准差以上。
● 尿液显微镜检查通常显示有白细胞。脓尿常由尿道问题导致,因此如果分析膀胱穿刺或导尿获得的尿液,可能会漏诊。此时的白细胞不是多形核白细胞,因此无法通过进行针对白细胞酯酶的试纸尿干化学检测发现。所以怀疑川崎病时,应采集清洁自解尿标本,或是用尿袋收集尿液标本,并以显微镜检查有无这种典型特征。【童爸点评:这时候如果做了尿常规,要注意尿路感染的判断是否正确。】
● 一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在259例患者中发现,45%至少有1项肝功能指标异常。一项病例对照系列研究在280例川崎病患者中发现,约30%有轻度至中度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U/L)。尚不明确这种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原因。此外,少数患儿会发生胆囊积液所致梗阻性黄疸。【童爸点评:很多病毒感染都能引起转氨酶的轻度升高,所以这个检查的意义不大。】
@儿科医生小平平:川崎病的血常规以及其他感染指标的结果非常类似于菌血症,比如白细胞计数会超过15000个/uL,C反应蛋白会超过30mg/L,这一点也充分表明,没有任何一种感染指标,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以准确区分细菌感染或非细菌感染。
UpToDate临床顾问:川崎病的治疗包括——免疫球蛋白(也称IVIG)–在医院内静脉给药,历时8-12小时;阿司匹林。患儿接受IVIG治疗后可能在至少1年内不能接种某些疫苗(如,麻疹疫苗或水痘疫苗),因为疫苗在此期间可能无法充分起效。对部分儿童使用IVIG的效果可能欠佳,可能需在IVIG+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类固醇(不同于一些运动员非法使用的类固醇)治疗。川崎病患儿的心脏血管存在肿胀,如不接受治疗,有可能发生心脏损伤,但因此而造成的持久性心脏损伤较少。
@张亚停医生:宝妈问——张医生你好,用丙球后还是发烧是川崎吗?亚停医生答:川崎病最重要的治疗是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发病的早期应用,不但可以迅速退烧,还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的损害,一般川崎病用完丙种球蛋白后会退烧,但是就算是用完丙种球蛋白后不退热,也不能排除川崎病。还要结合宝宝的其它症状、比如川崎病的典型症状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
@儿科医生小平平:#川崎病# 来自儿科医生小平平的倾情奉献:国内各地医院的川崎病专家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彤彤彤鱼:今天又认识到一种新病——川崎病。它治疗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一瓶就要900多。这个小妹妹一天要注射8瓶,注射两天,就是16瓶,14400我的天!而且如果不好好治疗的话,后续就是心脏方面的疾病 。@紫陌凝雨:护士说这个免疫球蛋白是从人献的血里面提取出来的,所以很珍贵。以前在大学的和刚毕业的时候经常去献血。步入中年以后已经没有这个习惯了。二宝川崎病以后我听了护士的话很感动。以后有条件的时候一年去献一次血吧。只为需要的人有药可医。
✩ 丁香园儿科时间:一文掌握川崎病的治疗用药
✩ 开心爸孔令凯:川崎病怎么评估冠脉扩张和阿司匹林正确用法
✩ PSM药盾公益:川崎宝宝如何正确服用阿司匹林,请听药师来讲解
✩ 开心爸孔令凯:孩子川崎病了,丙球什么时候用最好,何时还得加激素?
✩ 开心爸孔令凯:川崎病会复发吗?复发有什么特征?冠脉后遗症会增加吗?
@罗百竹:2022年7月,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位爸爸分享自己家孩子得了川崎病的就医过程——简单汇报下孩子情况,以及这次的就医过程,真是有点【细思极恐】。全文如下:
@儿科医生小平平:川崎病在发病第4天确诊,已经是非常及时了。因为川崎病出现典型症状,需要时间。以前还要求发烧5天以上,才能诊断这个病。目前很多患者,发病7天以上,甚至退烧后才能明确诊断。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所以需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诊很重要。
@风湿科聂医生:什么说好的医疗也会被误解?第5个包子吃饱了,所以前面4个包子没用。刚刚看到有人批判和睦家延误诊断。其理由是川崎病没能早期诊断出来。其实,真正懂川崎病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病人会在第5天后(含当天)被诊断出来,实际上多数会在第6、第7天后才会被诊断。因为川崎病的诊断参考标准里就有一条:不明原因发热持续≥5日且只满足2或3项临床标准的任何年龄患者。发病的头4天是很困难的。可以说,只有很少数的典型病人会在第4天被诊断出来;更早被诊断出来的几乎都是运气,甚至不客气说是误诊。因为医生把大量不是川崎病的病人误诊为川崎病了。但是,公众只会看到第5个包子让他吃饱了,指责前4个包子没用。当和睦家被指责时,我能说什么呢?谁叫你接诊的早呢?童爸点评:非常感谢这位爸爸的分享,也感谢上面两位专业医生的点评。近些年来,我国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家长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孩子反复发热5天,必须要及时就医,而医生肯定会排查川崎病的!因为一旦错判可能会造成终身服药!宝妈留言:孩子去年12月诊断川崎病,很庆幸,由于自己平时看些科普,在发烧第四天,川崎的典型症状都出来了,我基本上确认了,到医院确诊,马上办理住院,第五天开始输丙球蛋白,输上第二天开始退烧,共输了7支。出院后各项指标都很正常,吃了一瓶阿司匹林肠溶片,目前,已经完成出院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复查,每次都很好,还有半年后最后一次复查。最大的感受是,家长储存一些知识,再加上医院大夫的正确诊断,孩子得到及时治疗,这样是最靠谱的!宝妈补充:后面可以第一年1次,第三年一次,第五年再一次。到后面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几率很小了,主要在前六个月,或者说前三个月。童爸提醒:患者家长角度的文章,有些可能存在感性有余而知识和理性不足的问题。推荐阅读:
@罗百竹:近年来川崎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在童爸健康群里都遇到过二十多个川崎病案例了!2024年12月下旬,一下子又遇到了两个川崎病案例!家长遇到6个月到5岁孩子(特别是6个月到2岁)反复发热超过5天,一定要警惕川崎病!男孩患病率是女孩的1.5倍。UpToDate临床顾问:川崎病的发病率在东亚最高,2007和2008年日本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的年发病率约为215/10万,0-4岁男孩中则高达240/10万。6-11月龄婴儿中发病率最高。在日本,川崎病在冬季最普遍,并在夏季有一个较小的发病高峰。在中国台湾,2003-2006年,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的年发病率约为69/10万。一项由北京所有45家有住院床位的医院参与的医院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中川崎病发病率从2000年的41/10万增至2004年的51/10万。80%-90%的川崎病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中,不过川崎病在6月龄以下婴儿中相对少见,在美国约占川崎病住院治疗的10%。儿童期后期之后发病罕见。@罗百竹:在童爸健康群里遇到一个案例。1岁9个月男孩晚上忽然开始发热,第二天和第三天上午都去医院查了流感抗原咽拭子和血常规,但是流感抗原咽拭子均为阴性,而第一天白细胞18中性粒细胞13,CRP为15,第二天白细胞18中性粒细胞14,而CRP为31。医生说是细菌性咽炎就要静脉注射抗生素,但是因为孩子仅仅咽喉有点红并不是链球菌性咽炎的典型表现,且一岁多孩子链球菌性咽炎是很少见的,宝宝也没有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的体征,且没有做链球菌咽拭子,也没有排查尿路感染,宝妈对这个诊治有疑问。于是,宝妈一方面去怡禾健康公众号咨询了儿科医生,医生指出了多种可能,而且提出了川崎病的可能。医生指出如果孩子反复高热抗感染治疗无效,发热超过5天以上,精神状态好,这要警惕川崎病。川崎病时也可引起白细胞总数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升高。另一方面,宝妈也选择了当天就去住院,在住院期间医生也开始怀疑川崎病。当晚宝妈就转到了省会城市三甲医院。孩子的症状也开始越来越多,一开始身上开始起疹子了,继而出现红眼、手脚红肿、呕吐腹泻,症状越来越明显。三甲医院医生说八九不离十是川崎病了,但要等到第四天做一次验血,加心脏彩超一系列检查,确诊后就准备开始打上丙球。童爸点评:虽然孩子很可能确诊为川崎病,可能要面对很多治疗,这令人心疼!但是宝妈有足够的警惕性和医学知识积累,在第四天就可能启动对川崎病的治疗,这又是让人觉得很安慰。这么早发现并且确诊川崎病,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有运气的成分!@小儿外科裴医生:川崎病目前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目前没有证据说打任何疫苗能诱发川崎病。要是先后发生的事就一定存在关联,那大部分病可以归因于吃饭喝奶了。@火爸朱剑笛:发烧是川崎病的症状,而不是病因。的确有好多孩子打了疫苗后发烧,但川崎病不是发烧导致的,就像肺炎不是咳嗽导致的。先后未必因果,好多孩子吃饭后肚子饱,然后得了川崎病,能说吃饭会导致川崎病吗?
推荐阅读:
UpToDate临床顾问:如果川崎病儿童已接受免疫球蛋白(也称IVIG)治疗,活病毒疫苗(包括麻疹和水痘疫苗)接种时间应至少推迟11个月。给予IVIG后,被动获得的抗体会持续存在较长时间(可达11个月),并可能干扰疫苗的免疫原性。虽然患者可在麻疹暴发时或水痘暴露后接种疫苗,但必须确保在IVIG治疗后至少间隔11个月完成疫苗复种(除非血清学证据表明免疫力已经足够)。无需改变儿童期其他常规疫苗接种程序。
麻腮风疫苗接种的特殊情况——对于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接受免疫球蛋白或含抗体成分血液制品与接种MMR之间的建议间隔时间为3-11个月(不尽相同)。其中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当治疗剂量为1.6-2g/kg时需要间隔11个月。
@儿科医生小平平:简单说一下,就是用了免疫球蛋白后,除了减毒活疫苗,其他疫苗没有任何影响,该打就打;减毒活疫苗也仅仅是保护效果差一些,但不会引起增加不良反应。如果免疫球蛋白的总量在400mg/kg,那么需要间隔8个月;如果总量在2g/kg,那么需要间隔11个月(川崎病一般需要间隔11个月)。童爸提醒:川崎病使用免疫球蛋白一般为2g/kg。
怡禾健康王庆医生:关于免疫球蛋白和疫苗的间隔,我们(北京市)的观点是:
1. 没发现证据显示免疫球蛋白和灭活疫苗需要间隔(也就是可以间隔任意时间)。2.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一般不影响其他疫苗的接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包括乙肝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 免疫球蛋白(丙球)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使用,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3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相反,接种减毒活疫苗2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严虎医生:静脉丙球治疗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 严虎医生:这些发热儿童,即使热退,接种疫苗也得注意
UpToDate临床顾问:推荐对6月龄以上的所有儿童开展流感免疫接种,尤其是需要阿司匹林长期治疗的儿童,因其患Reye综合征的风险可能增加。此外,尽管流行病学资料仅探讨了高剂量和中等剂量阿司匹林对发生Reye综合征的影响,我们仍然建议给长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接种水痘疫苗。截止2017年,在长期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期间接种流感或水痘疫苗的儿童中,未见Reye综合征报道。@罗百竹:虽然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退烧,因为使用使用阿司匹林会增加Reye综合征的风险,而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就可以避免这个风险。但是用药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在面对川崎病的时候,使用阿司匹林的收益远远超过了风险,所以还是推荐川崎病儿童使用阿司匹林的。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旨在维持阿司匹林对川崎病的潜在有益作用,同时只要炎症不断消退,就将剂量降至抗血小板水平,从而尽量降低毒性风险。川崎病患儿治疗后很少发生严重的阿司匹林副作用。
@白鹿视频:【家长注意!#5岁女童发烧险心衰确诊为川崎病#,#西安一医院1月内收治6名川崎病儿童#】近日,陕西西安。5岁的乐乐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烧,体温一度高达41度,反反复复精神越来越差。家长带她来到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小儿内科,田恬主任发现乐乐不仅发烧,而且手脚红肿,同时还有密密麻麻的红疹,红肿皲裂的嘴唇、双侧扁桃体肿大等特征,肝功能和心脏功能明显受损,确诊乐乐患的是川崎病合并休克综合征,而非普通发烧。经过对症治疗,乐乐脱离了危险期,但引发了心肌病可能伴随一生。医生提醒大家,医院一月内就收治了6名患川崎病儿童,家长朋友们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有出现川崎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2022年7月)在【童爸育儿】公众号的对话框发送/回复关键词【川崎病】就可以获取此文的最新版本。发送关键词 发热、退烧、幼儿急疹、尿路感染、流感、感冒、猩红热、抗生素、疫苗、循证医学、儿童用药、就医、付费咨询、健康群 等就可以获取对应的科普文章,发送【关键词】三个字就可以获取所有的关键词列表。
本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汇总,不能替代个人的任何医疗诊治,个人医疗问题请咨询靠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