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带着父母去旅行
三晋大地
san jin da di
(忻州2024.10.20)
TRAVAL IN XINZHOU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试图穿透云层却被阴沉的天色所阻挡时,我悠悠转醒。简单用过早餐后,走到窗边,轻轻拉开窗帘,极目远眺山岗边墙上那独特的“月亮门”。此时的天色,阴冷得仿佛能渗进人的骨头里,北风在山间呼啸而过,像是古老的战士在诉说着往昔的战事。
雁门关,这是农耕与游牧之间的一道屏障,是中原与北狄以血肉之躯搏斗的沙场,是当年戍边将士守护和捍卫国土的防线。
忻州(雁门关)
我们从雁门关的北侧进了寨门,那厚重的木门,仿佛是历史的守门员,每一道纹理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踏入其中,穿过互市街巷,脚步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与历史对话。直奔北门而去,城门内地面上那深深的车辙印迹,就像一部部无言的史书,清晰地折射出历史那沉甸甸的厚重感。每一道车辙,都像是古代商队或是出征将士留下的足迹,承载着数不尽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
01
而雁门关的东门外,有着别具一格的窑洞。这些窑洞可不一般,它们是历代镇守雁门关的武将们的休憩之所,也曾是皇室宗亲和出塞公主路居下榻之处。站在窑洞前,仿佛能看到那些英雄豪杰和尊贵之人在这里停留时的画面,他们或谈天说地,或忧心战事,或思念故乡,这些窑洞见证了无数的历史瞬间,成为了雁门关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告别了雁门关,我沿着国道208一路南下。这条路可不平坦,崎岖的道路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曲折向前。它还有着“雁门十八弯”的称号,光是听名字,就能想象到其中的艰险。不过,对于我这样自驾过西藏和新疆的人来说,这一路的曲折只是小意思,就如同微风拂面一般轻松,那些弯道在我眼中不过是旅途中的小小点缀。
忻州(阿育王塔)
沿着国道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代县。代县政府院内,一座覆钵式的古塔引人注目,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阿育王塔”。这座古塔宛如一位慈祥的智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在它的旁边,是建国后毛泽东当年途经此地路居的纪念馆。
02
这两个地方相邻而建,仿佛在时间的长河中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呼应。我放飞了无人机,镜头下的阿育王塔在县城中显得格外庄重,周围的景貌通过无人机的视角尽收眼底。古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还有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在这画面中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忻州(边靖楼)
代县的中心是边靖楼,它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高耸入云。登上边靖楼,极目四望,远处还有两栋古楼矗立在县城内,与边靖楼遥相呼应。边靖楼的前后匾额上写着“声闻四达”“威镇三边”等大字,这些字苍劲有力,彰显出边靖楼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03
站在楼上,仿佛能听到古代的战鼓雷鸣,看到戍边的将士们在这里瞭望敌情,守护着一方安宁。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代县人民的骄傲与自豪,诉说着这座古城的辉煌过往。
忻州(途中雪景)
午饭后,阴霾的天空中开始飘起了细雪,那雪花就像精灵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我们没有因下雪而止步不前,而是毅然决然地一路向西,朝着芦芽山的万年冰洞进发。导航显示,到了宁武县后就没有了高速,剩下几十公里都是蜿蜒曲折的山道。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车子仿佛在向着天空驶去。渐渐地,我们穿越了云层,山岭像是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披上了一层洁白无瑕的外衣,白雪温柔地覆盖着周围的绿植,宛如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04
在这山间的道路上,车辆稀少得可怜,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几辆车。山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使得路面变得异常湿滑,每前行一段都像是在与危险博弈。车轮在雪地上艰难地转动,车身时不时地微微晃动,我的心也随着这路况而紧绷起来。经过漫长而又惊险的行驶,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芦芽山万年冰洞。然而,等待我的却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工作人员告知,由于天气下雪,气温骤降,为了游客的安全,景区提前关闭,不再接待游客。尽管心中有着万般的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选择原路返回。
忻州(古城夜景)
返回的路程同样充满挑战,今晚要入住忻州,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这一百多公里几乎都是盘山道,道路湿滑不堪,浓雾弥漫在山间,就像一堵厚厚的墙,阻挡着视线。车灯在浓雾中艰难地开辟出一条狭窄的光路,我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辆,速度慢得如同蜗牛爬行。经过漫长的煎熬,当抵达忻州时,这座城市早已是华灯初上。
05
我入住的民宿就在忻州古城旁边,这真是一个意外之喜。夜色下的忻州古城,灯火辉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古城,去感受那热闹非凡的氛围。美食街人头攒动,各种美食的香气扑鼻而来,烤串滋滋作响,热气腾腾的面食散发着诱人的麦香,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小吃,每一种都在向游人展示着忻州的独特风味。这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地品尝着美食,年轻人则在寻找着自己心仪的特色小吃。在这热闹的场景中,感受到了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旅途的疲惫也在这一刻被这温暖的氛围所驱散。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