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西城|北京中轴线上的“先农坛”--镜头中的具服殿建筑群!

文摘   旅游   2024-06-06 21:22   北京  

具服殿

观耕台

中华文明的根基是农耕文明,民之大事在于农,如今能让我们吃饱饭并生存下来的老祖宗就是先农,即神农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炎帝。他老人家的功绩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发明了农业工具,带领族人种植五谷;二是亲自品尝百草,算是中医的鼻祖。

明清年间,每到春耕之日,皇帝会率百官到先农坛祭拜先农炎帝,而后率领王公大臣前往具服殿进行“更衣、亲耕、观耕”等活动。这块亲耕的田地有多大呢,共有一亩三分,我们常说的“一亩三分地”就是从这来的!

按照介绍的流程,这期我们说说具服殿建筑群,它在太岁殿院落的正南偏东一些。包括具服殿、观耕台和皇帝亲耕的“一亩三分地”三部分。

【具服殿】

具服殿,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面阔五间,进深九间,为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木结构建筑,南面设十级台阶,东西面设八级台阶,是皇帝祭拜过先农神后、亲耕之前更换耕礼服的场所。这里有个冷知识,皇帝在具服殿换衣服,同样也是龙袍,但这件龙袍的颜色却是蓝色的龙袍,而并非黄色的。

如今殿内以“一亩三分•擘画天下”为主题,以“耤田”的发展演变为故事主线,讲述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土地制度“波浪式”发展的艰辛历程。细看思品,受益匪浅。

【观耕台】


观耕台,顾名思义是皇帝亲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的地方,既然是观看,必定在高处。明朝的观耕台是木台,如今看到的是乾隆年间修筑的砖砌外贴黄绿琉璃的须弥座,东南北三面设汉白玉台阶,台面四周汉白玉护栏的观耕台,装饰极其精美。站在这上面,若没有现在的松树遮挡视野,南边的耕田一览无余。难怪当年乾隆爷亲耕之后,站在台上,对耕田中的王公大臣曾说“朕亲耕毕,且看尔等表演”!

【一亩三分地】


人们常说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来自于皇帝的亲耕田大小。为啥是这么个数字呢,据说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虽亲耕但不能累着,那就取最小的两个阳数1、3来意思一下,于是就定为“一亩三分地”。今天换算一下大约860多平方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要在这块耤田中举行亲耕礼,毕竟这是皇帝亲力亲为的“耕种示范田”。展厅中现代人想象皇帝亲耕时所描绘的场景图,看点很多,到底是黄袍还是蓝袍?隆重的仪仗,皇帝象征性的动作,是不是太做作,作者是不是很随意的设想!

咱也依照上图皇帝亲耕时的动作,讲解要领:操作者左手持抽鞭,右手向内稍下握紧耒[lěi sì]把手,在挥动鞭子抽打耕牛的同时,推耒向前(当然前面得有太监给扶好耒头),动作要协调,节奏要合拍。皇帝往返三次礼成,王公大臣根据官品等级往返五、七、九不等。此时若还有没干完的耕地,将由农夫耕种,皇帝则带着王公大臣前往东侧的庆成宫,休息并犒劳随行百官。

至此,整个先农坛建筑群,除庆成宫维修未对外开放外,算是比较细致的进行了游历。随着中轴线申遗项目的逐步推进,占用先农坛的住户和单位在陆续清退,先是大杂院的居民,再是学校和单位。今天在接孩子放学时得知,北京育才学校将于2025年从先农坛现校址迁出,东侧维修的庆成宫也将在未来两年对外开放。期待未来的天神坛和地祇坛也会在原址上恢复,重现它们昔日的风采......

一亩三分地中的麦子已成熟,又到了高考季。人生丰收时,一朝尽锋芒。所有未来的惊喜,都在努力耕耘的当下。一程是一程的新生,一程有一程的收获,明日便是高考,预祝莘莘学子,如己所愿,一切皆好。

温馨提示:除正常免费人群外,游客持有北京工会卡退役军人有待卡,均可免费参观!

先农坛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元素,更是古都的文化脊梁。它见证、传承、弘扬了中华文明!

往期精彩推荐






(点击上图链接

扫描二维码精彩一瞬间

户外随笔
记载户外感受,回忆美好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