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游两处•再住刚察
这期封面上的神庙,看着极具震撼感。今天的日程一半源于我的旅途计划,参观甘肃博物馆;一半源于女儿网搜的结果,西部影视基地震撼旅拍。剩余的时间就是按照计划继续西行,国道G315在西宁开始,穿行于戈壁、荒漠、高山、湖泊,延绵长达三千多公里,也就是从今天开始,真正踏入这条“孤寂凄美”的中国版“66号公路”!
一座城市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而博物馆则是这部史书的精彩篇章。了解这座城市,就必须参观这里的博物馆,因为它是这里的记忆宝库,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之所在。
甘肃博物馆位于兰州市,这里不仅是整个甘肃精神的象征,而且还凝聚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这里可以让观众了解甘肃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更能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
赶在开馆前来到这里,等待参观的游客排起长长的队伍,西侧进馆“S”通道内全是观众。不得已拿着“退役军人优待卡”直接从东侧团队入口进入安检处,填报信息后顺利进入博物馆。
这两年退役军人优待卡在政策落实上,成效明显,尤其是江苏省在优待卡落实上,实施的“双免”政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今年春节在江苏游玩,深有体会,感受颇深。这次西游过程中,新疆全境在“军人优待卡”的落实上,宽领域、高质量的尊重退伍军人,使退伍军人真正成为优抚对象,确实值得肯定和赞赏。
参观甘肃博物馆,源于国家旅游标志的象征物--“马踏飞燕”!说起“甘肃”不得不简要介绍一下,这里省域狭长,贯穿东西近1600多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古中国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是东方通往西方的门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地域特征。甘取自于甘州(今天的张掖),肃取自于肃州(今天的酒泉),这就是甘肃名字的由来。
甘肃省博物馆珍贵的文物众多,从踏入馆内的一刻开始,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历史长河之中。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岁月的见证者,它们静静诉说着甘肃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从古朴的彩陶到精美的青铜器,从神秘的佛教造像到绚丽的丝绸画卷,无不体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接下来,简要介绍我亲眼看到的四件镇馆之宝。急着“下班”的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被国家定为旅游标志。这是一尊东汉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奔马歪着脑袋嘶鸣,举足腾跃,一只马蹄踏在飞鸟身上,造型生动,让人惊叹于古人高超的铸造技艺。
“齐刘海”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看着瓶口齐额短发女性形象的彩陶瓶,谁会知道它距今已有5000多年,瓶体中间隆起,像是怀孕女子的孕肚。直接提现了当时的实用性和古人对繁衍后代的一种崇拜。
一朵盛开的“蓝莲花”,彰显元代望族的身份显贵。这玻璃托盏呈现七瓣莲花形,瓣尖非常尖锐,体现了古人对美器的极致追求,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虎符”手中握,一路皆畅通。这里的虎符可不是调动兵马的虎符,元代的虎符分为金、银、铜、铁四种材质,这块铁质银字虎符,在当时主要是传递军情所使用的通关证明。再看看这个猪面纹细颈彩陶壶,我特意找了愤怒的小鸟中的绿皮猪表情,PS之后看着还真的挺像。这可是公元前5000-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产物,也直接反映了猪是古人最先驯养家畜,也是老祖宗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是岁月的沉淀,是文明的传承,每一件藏品都诉说着一段故事,同时也展现着甘肃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西部影视城,曾经游人如织,如今闭门停业。女儿在网上搜到这个地方,拍照特别出片。然而来了之后却吃了“闭门羹”!面对看守园区的安保人员,采取各种“软磨硬泡”的方式,总算是在西侧一处名为“香炉山”的道观处,给了看门人一些好处,才从隔板缝隙中钻进去。
踏入关停后的影视城,一种静谧和荒凉的氛围扑面而来。曾经热闹非凡的拍摄地和熙熙攘攘的游客如今都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曾经在这里打造了古今中外的世界遗产建筑,生动再现了各国古文明的精华,尤其是眼前的狮身人面像,仿佛一下穿越时空来到了古老的埃及。
国内的故宫大殿和天坛的祈年殿对女儿来说,根本引不起注意,直接奔着1:1复刻的狮身人面像和雅典娜神庙而去。
在这里能感受到时空交错,前一个场景还在埃及,一转眼就能出现在山坡上的雅典卫城神庙中。
狮身人面坐落在故宫旁,变形金刚躺在仿古建筑周围,雅典娜神庙与清真寺相互依望。当飞机从头顶轰鸣而过的时候,感觉这里还是蛮震撼的!哈哈,不是埃及、希腊去不起,而是这里更有性价比......
离开兰州,继续一路向西,从西宁G315开始,才是真正踏上了西行之路。这是一条我国世界级的景观大道,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公路,也是自然风貌最美的公路。六年前,西游返回时,翻越祁连山脉来到了海北刚察入住;如今,在夜幕降临之际,再次来到这座海滨藏城,迎接来客的建筑依旧矗立在那里,令人回忆满满......
(点击上图链接)扫描二维码精彩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