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乘车、乘船还是乘飞机,有些人可能会经历一种令人不适的症状——晕动症。甚至现在打3D游戏或者使用VR眼镜时,也会遇到晕动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晕动症,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婴幼儿晕车的情况。晕动症,是指当人体暴露在异常的运动环境中,如车辆、船舶、飞机的晃动、颠簸等,导致内耳平衡器官与视觉感知之间的信息不一致,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一般来说,女性(特别是处于妊娠期的女性)、2 岁以上的儿童以及偏头痛患者更容易遇上晕动症。而 2 岁以下的幼儿则几乎不会出现晕车现象。4 岁以前是前庭功能发育的高峰期,其后逐渐完善,直至 18 岁才发育成熟。12 岁以后,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晕车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1. 内耳平衡系统敏感:人体内耳中的前庭器官负责感知身体的运动和位置变化。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的前庭器官可能较为敏感,对运动刺激的反应更强烈。
2. 视觉与平衡感冲突:当我们在车内看静止的物体(如看书、玩手机、看视频),而身体却在运动时,视觉和平衡感传递给大脑的信息不一致,容易引发晕动症。
3. 气味刺激:车内的异味,如汽油味、皮革味等,也可能加重晕动症的症状。
1. 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乘车环境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闷热感。
2. 选择合适的座位:尽量选择车辆前排、靠窗的位置,视野开阔可以减轻症状。
3. 避免不良视觉刺激:乘车时不要看书、玩手机或盯着车内固定的物体,而是看向远方的地平线或移动的景物。
4. 提前准备:出发前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空腹或过饱,适当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5. 分散注意力:可以通过听音乐、聊天、讲故事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对运动的感知。6. 试试按压内关穴(手腕内侧离手腕三个手指的位置)。7. 吃一些生姜制品的食物或饮品(姜味饼干、姜糖、含片、姜汁汽水等)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不适,这就需要家长们更加细心地观察和照顾。1. 观察症状:注意宝宝是否有哭闹、面色不佳、频繁打哈欠、精神不振等表现。
2. 适当停车休息:如果发现宝宝有晕车的迹象,及时停车,带宝宝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一下。
3. 安抚宝宝:可以抱抱宝宝,轻声安慰,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
4. 调整坐姿:让宝宝保持头部稳定,避免晃动过大。
5. 准备一些小零食:如饼干、水果干等,适当给宝宝吃一点,缓解胃部不适。6. 拉上车上的侧窗窗帘,让孩子不要盯着侧窗车窗外快速移动的物体看,要看的话朝正面车窗看,朝着行驶方向看。
总之,晕动症虽然令人烦恼,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它带来的不适。对于婴幼儿,家长们更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照顾,让他们的出行更加愉快和安全。
一般来说,不建议12 岁以下儿童使用晕车贴,晕车贴的有效成分为东莨菪碱。晕车贴应在出现晕车症状之前使用,至少提前4小时(最好提前12小时)使用,并且每72小时更换一次。晕车贴吸收途径有两种:一是透过角质层,直接有表皮进入真皮或皮下组织,即表皮途径,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二是经皮肤附属器(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等)进入皮肤深部。婴幼儿角质层较薄,屏障特性不如成人,因此吸收作用较成人强。晕车贴其实并不比晕车药更安全。1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在乘车、船、飞机前半小时服用药物预防晕车,比如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服用茶苯海明(比如晕车宁、乘晕宁、晕海宁),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服用苯海拉明(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如果儿童有晕车的情况,应首先尝试非药物的方法来缓解,如保持车内通风良好、选择合适的座位、分散注意力等。若晕车症状严重,必须使用药物时,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