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8年,71岁的孝庄太后奄奄一息,拉着康熙皇帝的手嘟囔了几句,可是让康熙皇帝手足无措。
不料,孝庄死后长达37年,尸体却迟迟未下葬,到底是什么让康熙皇帝做出这般大逆不道之事呢?
说起孝庄太后大玉儿,自然是才华出众,名垂青史的一位,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一辈子感情不顺,被动做着自己并不喜欢却对清王朝有着奠基作用的事情。
十三岁那年,她嫁给了大自己21岁的姑父皇太极当了侧福晋,和姑姑哲哲共侍一夫。
很显然,她的婚姻完全是为了家族利益,她是为了家族而牺牲,不然怎么可能甘愿和姑姑共侍一夫呢?
一开始,孝庄太后还能在皇太极眼里有几分存在感,皇太极也能抽出点时间象征性的陪陪她,当然是在姑姑比较忙的时候。
谁知,九年后,26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被封为了宸妃(武则天首创),位居皇后之下。
而年少进宫的孝庄,只是个小小的庄妃,连生儿子都比妹妹慢半拍。
虽然在爱情上,海兰珠抢走了孝庄所有的宠爱。可皇太极倾慕她的才华,也会和她谈论朝政,甚至听取一些意见。
即使她也有儿子,可皇太极一看海兰珠的儿子,立马就想封为"皇太子"。不料,海兰珠的儿子早夭。
海兰珠郁郁而终,皇太极也跟着去了。于是,孝庄只能在腥风血雨的皇位之争中,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了位。
顺治七年,十四岁的福临开始亲政。然而,不识几个汉子的他,连批阅奏折都是个大困难。
母子两人经常因为满汉文化吵架,再加上孝庄非要让顺治娶自己不喜欢的女人,顺治不到二十四岁就一命呜呼了。
一个女人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孝庄无一幸免。
顺治死后,年仅八岁的康熙皇帝继位,孝庄成了太皇太后。
按理说,孝庄完全可以自己亲政。可面对秀才周南的提议,孝庄却严词拒绝了,熟读史书的她深知外戚专权的代价,规定后宫女子不得干政。
康熙继位的时候还是个小娃娃,朝廷内部和地方都风雨飘摇。孝庄一直在背后协调指点,这才顺利铲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
在政治方面,孝庄的确是个充满智慧的女性。
公元1688年,孝庄太后奄奄一息,文武百官都侯在慈宁宫,34岁的康熙皇帝趴在最前面一个劲儿的哭泣。
过了一会儿,孝庄太后把孙子玄烨叫到了自己跟前,拉着康熙皇帝的手,有气无力的说到:
"我今天叫你来是为了交代后事,太宗被安葬在昭陵太久了,我自觉地位卑微,和他合葬不太合适,新建陵园劳民伤财,我也不愿意这样,你就把我安葬在你父亲的陵墓吧。"
康熙皇帝看着自己的祖母,那个一直在保护他的祖母,现在就要撒手人寰了,心里一阵子酸楚。
虽然康熙一国之君,可孝庄太后想下葬顺治皇帝的陵园,对康熙皇帝是个大难题。毕竟按照宗法礼制,皇帝死后下葬陵园,陵园里只容许皇后和嫔妃陪葬。
自古以来也没有太后葬在皇帝陵园的啊,孝庄的遗诏不符合礼法,让康熙皇帝一时间为难不已。
于是,孝庄去世后。康熙只是把祖母的遗体放在了清东陵,但没有立即下葬。为了表示对祖母的怀念,他还派人拆了慈宁宫的部分建筑,原样复制在了清东陵附近。
每年的一月二十七日,康熙还会带重臣去悼念孝庄太后。可康熙迟迟没有解决祖母留下的难题,倒是把难题丢给了儿子雍正后,就撒手人寰了。
雍正继位的前两年,都在忙着处理老爹留下"九子夺嫡"的历史问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直到皇位稳固,他才想起来父亲留给他的大难题。
可雍正竟然解决了父亲都没有解决的大难题,让后人点赞有加。
这不,雍正把孝庄太后的清东陵修建扩大,一直扩大到了顺治皇帝陵园的外部,然后这才把存放了37年的孝庄太后的遗体,如愿以偿的下葬了。
雍正这招果然是高啊,一来完全符合孝庄皇后的遗嘱,并没有重新修建陵园,只是扩大了,且紧邻顺治皇帝的陵园。
二来维护了皇家威严,要是把孝庄太后的遗体放在顺治皇帝的陵园,肯定是打脸皇家啊。
三来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有着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缘,把她和皇太极分开,也算是尊重对方了。
对于孝庄为什么没有葬入盛京昭陵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她和多尔衮有一腿,甚至下嫁多尔衮,可能对不起皇太极,也有人说是昭陵已经有了孝端皇后。
至于多尔衮,可能是她一辈子的遗憾吧。生前碍于皇太极的面子,只能委曲求全,死后还是不能和多尔衮同穴。或许,这就是皇家女人的无奈吧。
回顾孝庄的这一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肩上久久不能卸下的责任,对她来说都是束缚和枷锁,可能只有死去是唯一的解脱吧。
记得《孝庄秘史》的开头,荒凉的陵墓,飞鹰飞过紫禁城,落下一根羽毛,正好落到了孝庄的脚下。
当时的她,再三叩问自己,她爱的到底是什么?大清?丈夫?还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