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班婕妤:16岁入宫受宠14年,从繁华走向寂寞,却活成了传奇

文摘   2024-11-17 23:49   安徽  

公元前10年,汉成帝宣众美人侍驾,为表示对班婕妤的宠爱,非让她与自己同坐一辆车上。而班婕妤却严词拒绝道:

"只有荒淫的君主,才会让嬖女侍奉,现在圣上让我同辇,不是和昏君一样了吗?"

汉成帝表面上大加赞赏,内心只觉她了无生趣,完全比不上凭借媚色功夫得宠的赵飞燕姐妹。

据说班氏家族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楚国灭亡后,班氏一族举家出徙塞北,过着游牧生活,并且日渐发达了起来。

等到楚汉相争,刘邦胜出称帝,建立了汉王朝,广纳能士,给了班氏一个宝贵的机会,相继在汉王朝为官。

其中的班况任左曹越骑校尉,是汉武帝后期驰骋疆场、驱逐匈奴的将军,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就是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班婕妤也是班昭的姑奶奶。

班婕妤出身在这样的名门望族,自然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再加上聪明伶俐,长相俊俏,汉成帝即位后,班婕妤就被选入了宫中。

当即被封为了婕妤,是仅此于昭仪的宠妃。


班婕妤的入宫,给正陷于朝廷大事苦闷的汉成帝可谓是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当时的汉成帝因为母后王政君强势干政,心情异常郁闷。

其实,这一状况,早已经是汉朝的传统。汉朝早期的几个皇帝,一般都不怎么长寿,大部分皇帝登基之初都是由太后听政,渐渐的朝堂之上就成了外戚的天下。

汉朝主张以孝治天下,做儿子的也没办法公然和自己的母亲翻脸。

所以,一旦新皇帝性格软弱,再碰到了嚣张跋扈的母亲,基本上也就只能忍气吞声,而汉成帝的母亲王政君也是如此。

王政君说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的,却深谙通过后宫来消解儿子对自己的不满。

她自然知道男人们的那点小小私欲,为了对付自己的儿子,她毫不含糊地抓住了这个缺点。

因此,王政君到处给儿子物色奇美女子,圈养在了后宫供自己的儿子消遣。

汉成帝是个懦弱皇帝,他压根没有办法反叛自己的母亲,所以干脆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了后宫佳丽的身上。

也是在这个时候,才貌俱佳、人品俱佳的名门之女班婕妤闪亮登场了。

班婕妤成熟具有风韵,美丽大方,一颦一笑间张弛有度,深深地吸引着郁郁寡欢的汉成帝。

班婕妤熟读史书,文才超群,经常会给汉成帝说些诗词歌赋以及历史典故,以此来劝谏汉成帝眼光放长远一点儿、心胸开阔一点儿。

在闲暇时,班婕妤会与汉成帝一同坐在琴瑟前,并妻子为汉成帝弹奏乐曲,让琐事缠身的汉成帝在百无聊赖之中找到了一个赏心悦目的好伴侣。


此时的班婕妤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汉成帝整天和她腻歪在一起,就连车马出行也想带着她一同出游。

班婕妤也深深地被汉成帝的这份宠爱所感动。她立志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励汉成帝有所作为,成为一位精明能干的君主。

汉成帝也深深地被班婕妤所倾倒,为了能让班婕妤与自己如影随形,他还特地让人造了一辆大辇车,这样一来在宫苑巡游时就可以两个人同车出行了。

可按照汉朝的礼制,皇帝乘坐的车子是绫罗作帷幕,锦褥为坐垫,前面两个人拖着走。

而皇后妃嫔等人的轿辇是万万不可与皇帝相同的,当然也不能和皇帝同乘一辆车。

虽然班婕妤十分清醒,但汉成帝只是一个有君主之位而没有旷世之才的平庸之辈,他生性荒淫无耻。

因此他需要的根本就不是像班婕妤这样的贤内助,更不是帝皇霸业,他要的只是三千佳丽夜夜笙歌。

班婕妤的清醒理智,对于一个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普通男人来说是万幸。

而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尤其是像汉成帝这样一个没有宏图大志的皇帝,她要做的就是风情万种,唯命是从,风花雪月。

她的清高,对这个早已陷入后宫且不思进取的男人来说,只能对影自怜了。

最重要的是,偌大的后宫里,那些个争先恐后争宠的女人们和她比的可不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而是妩媚妖娆。

班婕妤身处淤泥,嫁的并非圣明英主,只是清高就让她毁了自己幻想的爱情,也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当时王太后得知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乘一辆车后,对班婕妤赞赏有加,甚至把班婕妤比作了楚庄王的樊姬。

只可惜,她忘了她的儿子并不是楚庄王,既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雄才大略,他眼里只有后宫的嫔妃们。

庄重自持、拘于礼法的班婕妤,在放荡不羁的汉成帝眼中是十分不解风情。没过多久,汉成帝就移情别恋到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两身上了。

看着汉成帝被赵飞燕姐妹俩迷得团团转时,贤良淑德的班婕妤只能自请到长信宫安心侍奉王太后,幽愤不已,写下了赫赫有名的《怨歌行》。

自此,班婕妤将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成功躲开了赵飞燕姐妹俩残忍的陷害,只能在寂寞深宫写着一首又一首辞赋,诉说着千古才女的落寞与哀愁。

最终,贪色荒淫的汉成帝终于死在了赵飞燕姐妹俩身上。

而一生只爱一人的班婕妤却主动担负起了守护汉成帝陵园的任务,陪伴着那个曾经深深爱恋着她转头又移情别恋的无道之君。

如此一来,大汉王朝的一代才女就这样陪着石人石马,在无尽的寂寞中,守护着她挚爱的陵墓。仅一年后,也追随汉成帝而去。

艺述史
艺术的方式叙述历史,与您分享更多国学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