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距今1700年前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写下了这首《桃花源记》
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心目中的理想之地
文中所记载的
是隐隐于世的山清水秀
是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更是令人心驰神往的世外“仙境”
而明代仇英、文徵明
清代石涛等画家
更以不同的构图和表现形式
诠释他们心中的桃花源
试想
如果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
那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9月30日16: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频大型融媒体活动《千里江山如画》
在北京市平谷区南山村开启了
“新桃花源”特别直播活动
通过邀请联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
及多位新媒体艺术家
以“新桃花源”为创作思路
通过艺术、科技与乡村建设结合
为观众打造一幅现代版桃花源的盛世美景
艺术赋能,打造文化地标
寻梦桃花源,花开南山村
泃河之南,盘山之阴
群山环抱,田畴屋舍
山花烂漫,宛若一方世外桃源
这便是位于北京市平谷区独乐河镇的南山村
南山村之所以成为此次直播的选址
不仅因为其自然风光旖旎
更因为这里承载了艺术赋能乡村
构建美好桃源的深刻实践
在过去的一年里
清华美院联动了8所京津冀高校的百余名师生
对南山村进行了房屋改造和艺术作品创作
最终打造出30余件艺术作品
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艺术与生活的综合体
本次直播中
观众还跟随镜头欣赏到了
京津冀高校师生在南山村的实时写生创作
他们走访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观察了房屋、山川、河流以及村民的日常活动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南山村的
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也表达了师生们对桃花源的理解和向往
多重视角,畅谈桃源之美
作为《千里江山如画》收官之作
本次“新桃花源”特别直播活动特别邀请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马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
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视频总监王之纲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
国庆70周年视觉总设计王志鸥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特聘导师陈若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博士生导师吴琼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杜鹏飞
北京市平谷区南山村第一书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孟超
好妹妹乐队
北京市平谷区桃农陶建党
以及来自浙江安吉、山西灵丘、云南大理的青年创业者
从美术、音乐、乡村振兴等角度
解读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探索新时代的桃源之美
直播中
孟超分享了他在乡村建设中的感受与收获
“通过艺术赋能乡村
南山村不仅实现了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
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陶建党作为平谷的桃农代表
是乡村振兴中一个缩影
也是“新桃花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陶大爷用勤劳的双手
种出了饱满的大桃
也种出了心中的桃花源
而来自浙江安吉、山西灵丘、云南大理的
三位乡村创业者
分享了自己在家乡打造“桃花源”的故事
无论是在安吉打造的精品民宿生活休闲区
还是在灵丘种植的充满儿时味道的番茄
抑或是在大理推广的家乡特色咖啡
三位乡村创业者都用自己的方式
诠释了“桃花源”的内涵
让更多人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同时还激发了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光影交织,重现“世外桃源”
如果说南山村的自然风光是“新桃花源”的基底
那么,多媒体数字艺术的加入
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创作团队根据仇英《桃花源图》中所展现的图景
通过现代镜面材质、激光投影、LED大屏幕等先进技术
以光影为笔,以夜空为纸
绘制出两套绚丽多彩的多媒体桃源画卷
王志鸥团队的作品《乐源》
以南山村的“一门”为起点
将《桃花源记》中描述的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生动再现于南山村
将原本难以寻觅的世外桃源入口
幻化成光影四射的具象之门
当夜幕降临
激光光束在夜空中穿梭
与村中的建筑、树木、山川交相辉映
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
踏入令人心驰神往的仙境
王之纲团队联手陈若琨团队共同打造的
《南山桃花源记》光影艺术秀
通过20余台大型投影在河床、崖壁、桥面上
结合交互装置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影像
让“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一神秘且奇幻的场景跃然于眼前
光影旖旎的画面
天马行空的场景
一幅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自然与人文的“新桃花源”画卷徐徐展开
让观众在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中
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与当下人们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桃花源”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仙境
而是一个可触摸、可感受、可实现的愿景
通过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我们能将更多美好的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之中
让乡村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代名词
让每个人都能走进“新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