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风雨图》卷
是明代画家夏昶的名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中国的竹乐历史悠久、品类丰富
当形形色色的竹制乐器
共同奏响悠扬婉转的竹乐曲时
传世名画《湘江风雨图》卷
也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里
“竹”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
古往今来
人们以竹入诗、为竹作画
还将竹子制作成各式各样的乐器
竹之所以备受青睐
归根结底
是因为竹子不畏风雨的品质
总能激起诗人与画家的无限灵感
明代画家夏昶的《湘江风雨图》卷
以湘竹为主角
创造性地采用巨幅长卷进行描绘
生动地呈现了竹子坚韧挺拔的精神风貌
也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精神的礼赞
开卷人王巍携手东方演艺集团竹乐团
带来一首由竹二胡、竹大提琴等
17种竹乐器演奏的竹乐曲《湘江竹韵》
作为一个完整的乐队
竹乐团不仅有竹笛、竹箫等传统竹乐器
也有竹板琴、竹炭琴等原创乐器
乐手们借助不同竹乐器的音区、音色
将《湘江竹韵》这首乐曲演绎得如诗如画
音乐起先舒缓悠扬,继而欢快清脆
最后激昂磅礴,一气呵成
旋律、节奏丰富多变
舞台上动态的墨竹画面与演奏者相配合
画中的棵棵墨竹化作演奏者手中的乐器
音、色、画融为一体
共同展现出湘江风雨中的傲然竹韵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讲解道
夏昶是“湖州竹派”的继承者
《湘江风雨图》是以长卷的形式
把竹子在岩石、大地上生长的各种形态表现出来
画中不仅有竹
更有山石、泉流、风雨
所有元素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画面
《湘江风雨图》卷对画家的笔墨要求极高
展现出一种在情感与灵感驱使下
由内而外生发出的“自然”之感
这一“自然”的特点
不仅体现着画家的笔墨功力
更体现画家作画时最真实的心境
夏昶画竹水准极高
作品亦极受欢迎
在当时被称为“竹一枝,值金一锭”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介绍
正如夏昶在《湘江风雨图》卷的题跋后所写
“仆素好写竹,恨不得其妙。
留心三十余年,始知一二”
夏昶艺术成就的背后
是他几十年的苦功
同时,夏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既有平正劲爽的特征
也有柔和遒媚的一面
他将书法的用笔运用到墨竹当中
使自己的绘画达到更高的境界
夏昶画竹
借助湘江之竹栉风沐雨的艺术形象
表达了他对崇高人格的向往
今人画竹
又会在其中融入怎样的思考呢
手工班成员崔久祥以《湘江风雨图》卷为灵感
创作了一个画有竹子的国风糖艺作品
他将质朴的白糖转化成千变万化的形象
利用糖剔透的质感
让作品展现出国画般含蓄的色彩
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味道”
另一位手工班成员孙汇泽
根据《湘江风雨图》卷制作了一款胸针
她用木头仿制画中出现的石头
用银呼应画中竹叶的浓淡变化
木与银共同展现出夏昶笔下的自然之美
夏昶的《湘江风雨图》卷
画的是湘江风雨中
俯仰摇曳、千姿百态的湘竹
表达的是自己
对竹子傲然风骨的赞美与向往
古人将自己的情感、哲思、志向
寄寓在对自然的描绘中
让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
再次感受到竹子这一形象
所蕴含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