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送别也太有仪式感了!王绘春、吴樾生动演绎《京江送别图》中的深厚友谊

体娱   2024-07-20 20:43   北京  



《京江送别图》卷

是明代画家沈周的名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送吴惟谦守叙州》

明·沈周

诗书更欲变咮离,文翁之任非君谁?

荔支初红五马到,江山亦为人增奇。


《京江送别图》卷由明代画家沈周所绘

画面近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

一片烂漫的江南春色

画面中部则是数人在岸边拜揖道别

一人立于船上还礼

举手投足之间

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



而寥廓江天、连绵群山铺陈出的背景

仿佛也预示着

此去征途悠悠,关山重重

这幅画卷宛如一首流动的诗篇

讲述着画家沈周与友人吴愈间的送别故事



开卷人王绘春饰演画家沈周

吴樾饰演即将远行的友人吴愈

二人以舞台戏剧的方式

向观众讲述着沈、吴两人间的深厚友谊

两位演员根据自己的理解

在表演中塑造了

沈周和吴愈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



沈周是一个“老顽童”

为人风趣幽默、潇洒豁达



而吴愈则秉性正直

励志去做一个地方官造福百姓

两位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

将沈周与吴愈心怀天下的大义

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戏剧的最后一幕

沈周在江畔为吴愈折柳送别

将《京江送别图》卷背后的深情厚谊

形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意蕴隽永,极具诗情


不同于舞台戏剧的表现形式

绘画需要在一幅静态的画面中

凝聚画家千千万万的复杂情绪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



沈周以长卷横披的形式

抓取送别时送行之人站在悬崖边缘眺望的瞬间

借“悬崖路尽”之景

隐喻送行途中不得不面临的分别

整幅画风格清雅空灵

向观者传递了

沈周与吴愈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表现出送别时视觉的延展和情感的层层递进

同时也展现了江南的

地理风貌、人文气息与诗歌底蕴


在《京江送别图》卷背后

沈周写有长篇的诗文

交代了“江畔送别”背后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讲解道

吴愈前往叙州做知府

文人高雅之士作文赋诗,为其送行

并将这幅画和众多诗文集中成一卷

送给吴愈作为纪念

沈周在诗文里写道“文翁之任非君谁”

将吴愈类比为古代的能臣文翁

勉励吴愈发挥才干

治理好一方水土

在叙州再现当年文翁的政绩

正是这一份超脱于个人情感之外的辽阔胸襟

使得这一送别画作更具家国情怀


画中所绘的“京江”即是如今的镇江

历史上曾有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介绍

王昌龄在镇江送别友人

留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湾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描绘的也是镇江风光

辛弃疾更是在镇江留下

“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感慨

在镇江举目四望

天下四海似乎都尽在眼中

文人墨客们不由自主地抒发着内心的感慨

与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沈周用一幅《京江送别图》卷

抒发了他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祝福

今天的我们

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心中的深厚情思

手工班成员欧阳鹏杰

他结合钢笔画与版画风格

通过控制每一根线条间

细微的间距、粗细、长短变化

将光影、质感、情绪等特质融入其中

再现了这场百年前的送别场景



另一位手工班成员柯金

采用泼墨泼彩的方式

绘制了《京江送别图》卷中的送别情景

他运用水墨变幻、虚实相应和色彩融合的特点

营造了一幅色彩绚丽烂漫的山水佳作


不论是沈周的《京江送别图》卷

还是那些流传千古的送别诗篇

文字与图画的背后

总是心心相系的深厚情感

这样的情感是生生不息的

所以千百年后

我们依然会被作品中的情绪感染

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也正是艺术不朽的魅力所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