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全图》卷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金沙江》 (节选)
元·李京
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
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
我行适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
清代时
为疏浚金沙江流域
画家绘制出《金沙江全图》卷
记录金沙江沿岸地貌风俗
这幅画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技法
旨在详细记录金沙江的水流走向
滩形大小和数目等内容
并描绘出金沙江沿线的人文风貌
它不仅是研究长江水利史的珍贵史料
而且画工精细、篇幅宏阔、形象逼真
展示出金沙江的壮阔之美
堪称舆图精品
开卷人王亚彬
结合水袖舞的独特舞姿和韵律
巧妙地模拟了金沙江水的动态感
通过抖袖、扬袖等技巧
将江上水波多种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轻盈的水袖舞动间
王亚彬和四川省歌舞剧院的舞蹈演员们
不仅展现出水面的波光粼粼
更赋予了这画中江水以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流动与静态的美相互交织
构成了一幅独具意境的舞蹈画卷
这一创意表演
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金沙江的山水风光
使整幅画作都“活”了起来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讲解了画作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点
《金沙江全图》卷
描绘的是清初金沙江云南至四川段风景
是云南巡抚张允随对金沙江进行勘探时所绘
所以这幅画作更追求直截了当地展示实景
注重表现实用功能与叙事功能
但画家亦吸收了马远、陈老莲等名家画水的技法
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画作突破了地图平面式的绘制风格
用写实手法客观表现出沿岸的景象
既展现了地方景观的丰富性
也成为研究金沙江地理与历史的宝贵资料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
为大家介绍了这幅巨型长卷
《金沙江全图》卷
长达74.22米,高度为0.51米
共分为五卷
画卷之首,画有金沙江地势图
形象地把金沙江的蜿蜒展现出来
画作运用鸟瞰式构图与散点透视法
把金沙江全景纳入画幅当中
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此作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
更体现了画家对金沙江地区自然风光的热爱
“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诗人李京在《金沙江》一诗中
描绘金沙江两岸山崖高耸入云
俯瞰江水如井底之深的景致
诗人以夸张手法凸显金沙江地势险峻
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还提及金沙江的历史背景
如诸葛亮渡泸深入不毛之地等典故
更添雄浑深邃的意境
金沙江不仅有着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浪漫豪情
这条穿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的金沙江
不仅滋养了沿岸的农田与城市
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电力支持
还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现代的人们又将如何讲述他们心中的金沙江
手工班成员谢小清
以原画作的山脉为灵感
利用玻璃透明的特质
来展现金沙江水的波光粼粼
这幅作品的创作难点在于
需要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精确调整山脉造型
且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在多次尝试后
最终成品晶莹剔透、别具风格
金沙江以其独特的生态孕育了丰富资源
成为西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电走廊
历史变迁中
金沙江的文化记忆日益丰富
其价值不断拓展
这种互动交融体现了人与自然最本真的关系
让我们更加珍视与金沙江的和谐共生
共同守护这片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