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当代徽学名家学术文库12册各册简介及目录一览

学术   2024-07-11 12:35   安徽  
丛书主编
王世华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随着史学理论的革新和新资料的发现,一批新学问诸如甲骨学、简帛学、敦煌学、徽学等相应产生了。其中徽学因其存世史料丰富、真实、完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备受学者关注,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日益丰硕。
《当代徽学名家学术文库》为徽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12位国内徽学研究一流名家的首次作品集成,是全方位深度研究、解读徽学的精品巨著。本丛书的作者或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的开拓者、奠基者或为现代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深耕于徽学研究,从徽商、徽州文书、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深度研究、解读徽学。
作为地域文化研究的特色和重点,徽学研究领域也随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扩大,涉及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徽商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医药、历史人物等方面,当今的徽学研究正作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向海内外传递着中国思本丛书由根植于徽学研究的重镇、以打造徽文化为名片的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由著名徽学研究专家王世华教授担任丛书主编,面向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遴选出12位在徽学研究领域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在徽学领域的研究特色,系统梳理、撰写成书每一册书都是徽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这12位学者分别从徽商、徽州文书、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研究徽学,各自撰写一册,总计12册,600余万字。
本丛书内容涉及徽商活动、徽州宗族、徽州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等各个方面,是跨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是徽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推动徽学研究,乃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各册具体详情列之如下:
张海鹏:《贾而好儒:明清徽商特色研究

叶显恩:《徽园探微

周绍泉:《徽州文书与明清史研究

栾成显:《徽学预流

唐力行:《超越地域的疆界:从江南的视野解读徽州

王世华:《商才士魂:徽商与文化研究

范金民:《长袖善舞:徽商活动与明清社会经济

刘伯山:《徽州社会文化存续基础研究

周晓光:《学成派与商成帮:徽州区域文化现象研究

卞  利:《徽州社会文化史新探

王振忠:《明清时期徽商与区域社会史研究

李琳琦:《教育与徽商:徽州社会发展的动力研究

贾而好儒:明清徽商特色研究
张海鹏 著
作者简介
张海鹏,安徽师范大学原校长,曾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历史学会会长,著名的明清史研究专家,徽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编和合作出版了千余万言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由明清史研究专家、徽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张海鹏先生所著。主要包括《徽商研究》《中国史研究》《徽学及历史学序跋》三个部分的内容,从徽商活动出发,进而探讨徽学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关系,举凡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人物事件,皆有所涉猎,涵盖面较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徽商研究

徽学漫议

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

徽商进入两淮的几个阶段——“明清徽商与两淮盐业研究之一

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优势——'明清徽商与两淮盐业”研究之二

两淮盐商的衰落和徽商门楣的光大从扬州到徽州的繁荣看明清徽商的历史作用

论徽商经营文化

徽商与徽州文化

对几份徽商析箸阄书的研究从《汪氏阄书》看徽商资本的出路

徽商研究十五年

中国史研究

论“中国”——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之一论冤臣——《冤臣传》序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

创新·守成·严谨: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马皇后评述

朱升和《朱枫林集》评议

论朱升的从政和退隐

左光斗的水利事业

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李岩

简论姚鼐的文学主张及其思想倾向

评吴晗同志的《明史简述》

徽学及历史学序跋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前言

《中国十大商帮》前言

《徽商与明清徽州地区教育发展》序

《中国传统文化论纲》序

《历史学新论点》序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序

《明史论文集》序

《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序

《洪武皇帝大传》评介

《皇子传》序

《秦桧传》序

洪武六百年祭——在第一届朱元璋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徽园探微
叶显恩 著

作者简介
叶显恩,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徽学研究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广东省中国经济史研究会会长。20世纪60年代初,师从著名经济史学家梁方仲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徽学研究,著述颇丰。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内容提要

本书由著名徽学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叶显恩著。由《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徽州文化与徽商研究》两部分组成,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研究包括徽州的历史地理、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和乡绅阶层、徽州商业资本等内容,徽州文化与徽商研究主要包括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徽商称雄三百年探秘等内容。本书对徽州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及徽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阐述,对深入研究徽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前言

一、徽州的历史地理

二、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和乡绅阶层

三、徽州商业资本

四、徽州的封建宗法制度

五、徽州的封建文化

六、徽州的佃仆制度

附录:关于徽州佃仆制的调查报告

徽州文化与徽商研究

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

徽州文化的定位及其发展大势——《徽州文化全书》总序

徽商称雄三百年探秘

明中叶中国海上贸易与徽州海商

徽州和珠江三角洲宗法制比较研究

有待深入开发的学术富矿——《中国徽州文书》序

《徽商》杂志特别专访稿

徽州文书与明清史研究
周绍泉 著

作者简介
周绍泉,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徽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徽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主要从事明清史、徽学研究。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明史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本书由《徽州文书研究》《明清史研究》两个部分组成,主要对徽州文书这一极具文献价值的史料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史。

目录

徽州文书研究

田宅交易中的契尾试探

试论明代徽州土地买卖的发展趋势——兼论徽商与徽州土地买卖的关系

明清徽州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族产研究

《窦山公家议》及其研究价值

徽州文书的由来、收藏、整理

徽州文书的分类

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

明清徽州契约与合同异同探究

徽州元代前后至元文书年代考析

明后期祁门胡姓农民家族生活状况剖析

徽州文书所见明清徽商的经营方式

徽州文书与明清社会史研究

清康熙休宁“胡一案”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

徽州文书所见明末清初的粮长、里长和老人

试解清嘉庆年间一张徽州地契——兼论明清佃权的产生及典卖

徽州文书与徽学

中国明代人口统计的经纬与现存黄册底籍

退契与元明的乡村裁判

明代黄册底籍中的人口与家庭——以万历徽州黄册底籍为中心

明清史研究

文郎国质疑

郑和未使菲律宾说质疑

郑和使孟加拉辨析

“温、安”辨

明代土地制度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

郑和的生年与卒年

郑和与锡兰

郑和与赛典赤·赡思丁关系献疑

明代服饰探论

王毓铨先生传略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序

附录一:屯溪古籍书店史料专目

附录二:周绍泉先生主要著述目录

徽学预流
栾成显 著

作者简介
栾成显,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徽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所,师从张政烺先生,其后转入中国科学院历史所(后改为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参与徽州文书的发掘整理与徽学研究,迄今已发表徽学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或被译成外文转载,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主要代表作有《明代黄册研究》(专著)、《明清庶民地主经济形态剖析》(论文)、《徽州府祁门县龙凤经理鱼鳞册考》(论文)、《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参与整理)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栾成显先生自改革开放以来发表的徽学研究论文35篇。徽学是20世纪以来学术研究的新潮流之一,本书所选文章皆是关于徽学的基础性研究与拓荒之作,内容涉及徽学定位与构建、徽州文书考辨、鱼鳞图册考析、黄册研究、徽商研究、谱谍考论、徽州文化述论等徽学研究诸多方面的课题,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分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以往徽学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对今后徽学研究的发展亦有启迪,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徽学定位与构建

20世纪以来学术研究之一新潮流——兼谈徽学的学术定位问题

徽学的界定与构建

徽州历史文献与中国史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徽州文书研究

明清地方文书档案遗存述略

明清契约文书的研究价值

元末明初祁门谢氏家族及其遗存文书

《成化二十三年休宁李氏阄书》研究

诸子均分制与家庭经济变动——《乾隆黟县胡氏阄书汇录》研究

《康熙休宁县保甲烟户册》研究

清水江土地文书考述——与徽州文书之比较

鱼鳞图册考析

鱼鳞图册的遗存与研究价值

鱼鳞图册起源考辨

龙凤时期朱元璋经理鱼鳞册考析

洪武鱼鳞图册考实

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

顺治丈量与万历清丈比较研究——以休宁二十七都五图鱼鳞册为例

明清徽州土地佥业考释

黄册研究

明代黄册底籍的发现及其研究价值

明代里甲编制原则与图保划分

明代黄册人口登载事项考略

论明代甲首户

明代户丁考释

明代人口统计与黄册制度的几个问题

赋役黄册与明代等级身份

徽商研究

明末典业徽商一例——《崇祯二年休宁程虚宇立分书》研究

经济与文化互动——徽商兴衰的一个重要启示

论徽商的开拓创新精神

谱牒考论

谱牒:记录中华历史文化的又一宝藏

明清徽州宗族的异姓承继

《新安大阜吕氏宗谱》研究

徽州文物浅议

《徽州文物图录》序

徽州文化述论

徽州文化研究刍议

徽州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徽州文化的形成与演变历程

附:徽学兴起亲历记

后记

超越地域的疆界:从江南的视野解读徽州
唐力行 著

作者简介
唐力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长期从事明清经济史,尤其是江南地区徽商的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多项。出版著作《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徽州宗族社会》等十几部,先后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江南的徽州》《徽州的江南》《理论思考》三个部分。作者采用区域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了区域与区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徽州社会,为区域史研究的深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全书内容丰富,对徽州地理、明清徽商及宗族社会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当代徽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目录

江南的徽州

明清徽州地理、人口探微

论徽州宗族社会的变迁与徽商的勃兴

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

论商人妇与明清徽州社会

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

朴元熇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

重构乡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实态——一个值得深入考察的徽州古村落宅坦

“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动乱与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以徽州绩溪县宅坦村为个案的研究

论徽州士绅的文化权力与乡村自治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宗族组织的态势——以徽州宗族为对象的历史考察

徽州的江南

论明代徽州海商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关于《日本碎语》的碎语

明清以来苏州、徽州的区域互动与江南社会的变迁

从碑刻看明清以来苏州社会的变迁——兼与徽州社会比较

徽商在上海市镇的迁徙与定居活动

明清徽州木商考

从杭州的徽商看商人组织向血缘化的回归——以抗战前夕杭州汪王庙为例论国家、民间社团、商人的互动与社会变迁

论徽州商人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论徽州商人文化的整合

延续与断裂: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1923—1953)

徽州旅沪同乡会的社会保障功能(1923—1949)

城乡之间:徽州旅沪同乡会的救乡功能

城乡之间:1947年歙县旅沪同乡会扑灭家乡疟疾运动会

理论思考

徽州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内容与方法

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

从徽学研究看区域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论题: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商才士魂:徽商与文化研究
王世华 著
作者简介
王世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曾任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历史学会会长、安徽徽学学会会长。现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徽学等教学和研究,尤致力于明清徽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国家清史工程项目“清代徽商资料丛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与文化互动视野下的徽商研究”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徽商家风》等多部,与他人合著《徽商研究》《徽商》等多部。先后在《历史研究》《清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国内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作为徽商之魂的文化出发,讲述明清时期徽商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进而探讨徽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本书中佳作迭出,《张海鹏与徽学研究》《徽商研究:回眸与前瞻》《“左儒右贾”辨——明清徽州社会风尚的考察》《也谈“贾而好儒”是徽商的特色——与张明富先生商榷》《双子星座:徽商、晋商比较研究》等皆为不可多得之作,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趣味十足。本书内容极为丰富,资料详实,研究实事求是,论从史出,为相关学者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术价值高;对文化爱好者了解徽文化及其所透视出的中华文化提供了方便,意义非凡。
目录

徽商研究:回眸与前瞻

论徽商的抗倭斗争

左儒右贾”辨——明清徽州社会风尚的考察

论徽商与封建政治势力的关系

明清时期徽商的公关艺术

论徽商的商业道德

明清徽州典商的盛衰

张海鹏与徽学研究

徽商与长江文化

徽商精神与现代经济

也谈“贾而好儒”是徽商的特色——-与张明富先生商榷

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

双子星座:徽商、晋商比较研究

论徽商对“三农”的贡献

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

徽商与戏剧的发展

徽商收藏的文化意义

徽商:人才培养的催化剂

徽商在浙江兰溪的经营特色和管理创新

徽商的教子与嫁女

论徽商的文化自觉

徽商精神历久弥新

论徽商的价值观

文化在徽商兴起中的作用

徽州仕宦文化与政治文化建设

论明清徽商的职业教育

名与责:徽州妇女守节的“经”与“权”——以《新安女行录》《新安女史征》为例

徽商文化补论

木与林:如何评价徽商捐助公益慈善事业的行为——与卞利先生商榷

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以《福熙自述》为例

徽商的起点和终点:明清“第一商帮”传奇

工匠精神铸就徽商老字号

文化商人程晋芳

从明清地方公共事务看徽商“士”意识的觉醒

徽州文化使江南文化更精彩
长袖善舞:徽商活动与明清社会经济
范金民 著

作者简介
范金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从事明清经济史、徽学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及国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金民著。主要研究明清时期徽商活动与明清社会经济,包括《经营行业与活动地域》《产业资本与彬彬风雅》《经营之道与内外关系》《地域商帮与徽商面貌》《附录》等五个部分内容。作者从多个方面探讨徽商活动与明清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徽学研究,尤其是徽商与明清经济、徽州社会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录

明代徽州木商经营活动述略

明清徽州典商述略

明清时期徽商在江南的活动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明代徽州盐商盛于两淮的时间与原因

明代徽商染店的一个实例

清代江南棉布字号探析

明末清初徽州书画商人的经营活动

斌斌风雅——明后期徽州商人的书画收藏

清代徽州商帮的慈善设施——以江南为中心

清代徽州盐商的销盐纠纷与诉讼

清代徽商与经营地民众的纠纷——六安徽州会馆案

从分家书看明清徽商培育子弟之道

明代地域商帮的兴起

贩番贩到死方休——明代后期(1567—1644年)的通番案

明代扬州盐商的地域结构及其势力消长

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文化

老树春深更著花——评《徽商研究》

商海树高樯——评《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碧海青天翰墨清香映儒雅——张海鹏先生忆记

后记
徽州社会文化存续基础研究
刘伯山 著

作者简介
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研究领域集中于哲学、徽学。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等多项。先后在《安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伯山著。作者从徽州文化教育、宗族制度、经济活动等角度,探讨徽州社会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并延续的成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具体内容包括《千年徽州社会与文化》《徽州宗族论》《程朱阙里论》《徽商论》《徽州教育论》《后论》等。
本书真实性强,注重实事求是,坚持让史料说话,论从史出;同时,书中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利于了解徽商与徽州教育、徽州文化等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徽学乃至明清史研究提供借鉴。

目录

第一章 千年徽州社会与文化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

徽州传统社会的近代化

第二章 徽州宗族论

徽州谱牒知多少

篁墩的氏族迁徙

徽州篁墩的三大姓

萧江氏源流考

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的稳定

清代中后期徽州宗族社会的松解

第三章 程朱阙里论

《程朱阙里志》与朱熹、二程出自徽州考

清代休宁首村朱氏宗族的伦理生活

朱子《家礼》当代在祁门黄龙口的实践调查

第四章 徽商论

徽商的儒商本质及其在竞争中的优势

清代以后徽商在经营方式上的变化

第五章 徽州教育论

明清徽州的教育及其支持系统

清代徽州塾师的束惰

晚清徽州乡村塾学教育的实态

第六章 徽州乡村治理论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传统徽州乡村社会治理

第七章 余论

超越过去,拥抱黄山时代

新时代徽州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价值评估

国学研究的徽学担当

附录

徽州的历史沿革与区划
学成派与商成帮:徽州区域文化现象研究
周晓光 著
作者简介
周晓光,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徽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5种,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级及省级以上奖励10项。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术研究和徽商活动两个角度出发,阐述徽州文化、经济的发展历程,以进一步探究徽州社会区域文化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学术成派——新安理学研究》《商人成帮——徽州商人研究》《空间差异——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文化互动——徽州文化现象交融下的徽州社会研究》《名家辈出——徽州学术人物研究》《文献之邦——徽州文献与民间文书研究》六个部分的内容,从学术派别、经济活动、文化互动等角度具体分析了徽州社会区域文化发展成因,学术价值较高。

目录
导言 徽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第一章 学术成派:新安理学研究

一、新安理学源流考

二、试论北宋及两宋之交的徽州理学思潮

三、试论新安理学长盛之因——从地域人文环境角度考察

四、南宋新安理学略论

五、试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六、宋元之交与元代的新安理学

七、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

八、试论新安理学向皖派经学的转变

第二章 商人成帮:徽州商人研究

一、徽州盐商个案研究:《二房赀产清簿》剖析

二、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

三、论道光中叶以后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

四、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社会的战乱与徽州商帮的衰落

五、徽商与明清两浙商籍

六、略论明清徽商的“儒道”经营理念

第三章 空间差异: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

一、徽州:12—18世纪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典范之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刍议

二、试论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的地理基础

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及其特点

四、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区域表征

五、清代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中心地类型分析

第四章 文化互动:徽州文化现象交融下的徽州社会研究

一、论明清徽州文化的阶段性发展

二、新安理学与徽州宗族社会

三、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州社会风俗

四、徽州民间祭文类型、特征及社会文化内涵初探

五、明清徽商建筑文化的特色

六、论明季“黔案”

第五章 名家辈出:徽州学术人物研究

一、朱熹与严州理学的发展

二、明辨义理,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三、论新安理学家程大昌

四、论元末明初新安理学家朱升与郑玉

五、论元末明初新安理学家赵汸

六、训诂名物,实事求是——皖派朴学宗师戴震

第六章 文献之邦:徽州文献与民间文书研究

一、《家礼》与明清徽州男子伦理生活定位

二、程敏政《道一编》评议

三、论徽州家谱谱传的价值

四、徽州文书的归户整理与宗族史研究

五、评《徽州文书》的整理与出版

六、《徽州方志研究》序

后记

徽州社会文化史新探
卞利 著

作者简介
卞利,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从事徽学、明清社会经济和法制史、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献》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在论述徽州、徽州文化与徽学的基础上,层层推进,对徽州传统村落与民居、徽州古祠堂的营建理念与实践、明清徽州的民间规约与社会秩序、明代中叶以来徽州总结性文献的编纂与地域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强化等进行探讨。本书在广泛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量征引正史、方志、家谱等原始文献,既具有学术性,对学术传承有重要意义,又饱含科学性,其实事求是、凭资料说话、论从史出的写作方式,有助于还原徽州社会文化史本来面目。本书从不同视角探讨徽州地区的文化、村落、宗族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既可为普通读者了解徽州社会文化提供帮助,亦可为文史研究者研究徽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助力。

目录
第一章 徽州、徽州文化与徽学

一、徽州的自然环境和物产资源

二、徽州的建置沿革

三、徽州的人文与社会生态环境

四、徽州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五、徽州文书、徽州文化与徽学

第二章 徽州传统村落与民居

一、徽州传统聚落的自然特征

二、徽州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三、徽州传统村落建筑中民居与村落的关系

四、徽州传统村落中民居的构成及其与村落的关系

五、徽州传统村落的典型个案:黟县西递和宏村

第三章 徽州古祠堂的营建理念与实践

一、徽州祠堂概述

二、徽州祠堂的兴起和建设

三、徽州祠堂的布局和规制

四、徽州的女性祠堂

第四章 明清徽州的民间规约与社会秩序

一、明清徽州民间规约的概念及类型

二、明清徽州民间规约的特点与功能

三、明清徽州民间规约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第五章 明清徽州的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

一、明清徽州村规民约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内容

二、明清徽州乡村村民或特定组织成员资格的获取

三、明清徽州村规民约的制定与执行

四、明清徽州村规民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功能

五、明清徽州的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

第六章 明清徽州的家训

一、修身家训

二、齐家家训

三、治国平天下家训

第七章 明清徽州的族规家法

一、维护封建等级名分制度,规范宗族内部秩序的族规家法

二、配合国法,调整宗族内外财产和救济关系的族规家法

三、维系社会秩序,强化宗族子弟教育和伦理教化的族规家法

第八章 明清徽州的宗族公约

一、明清徽州宗族公约的类型与内容

二、明清徽州宗族公约的制定与执行

三、明清徽州宗族公约的特点与功能

第九章 明代中叶以来徽州总结性文献的编纂与地域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强化

一、明代中叶以前徽州地域文献的编纂与地域文化认同的建构

二、明代中叶以降徽州各类总结性文献的编纂、刊刻与徽州地域文化认同的强化
第十章 明清徽州本土和域外对徽商形象认同的差异

一、徽州本土精英及乡土文献对徽商形象的塑造

二、徽州域外文人学士笔下的徽商形象

三、徽州本土和域外对徽商形象认同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十一章 明代湛若水在徽州的讲学活动及其与祁门谢氏家族的交往——以新发现的祁门谢氏家族与湛若水交往文书为中
一、明代中叶徽州的社会变迁与社会思潮的转变

二、湛若水在徽州的讲学活动

三、湛若水与祁门谢氏家族的交往与神交书院的创立

四、祁门谢氏家族对湛若水的缅怀与祭奠

第十二章 清代休宁首村朱氏与安东丰山金氏诉讼比较

一、休宁首村朱氏与安东丰山金氏宗族的演变

二、休宁首村朱氏与安东丰山金氏宗族的诉讼观念之比较

三、休宁首村朱氏宗族诉讼文书及其诉讼内容

四、安东丰山金氏宗族诉讼文书及其诉讼过程

五、休宁首村朱氏与安东丰山金氏诉讼的比较研究

第十三章 黟县宏村万氏宗族与安东丰山和敬堂柳氏宗族经济活动与经济观比较

一、黟县宏村万氏宗族土地买卖文书所见经济活动与经济观

二、安东丰山和敬堂柳氏宗族土地买卖文书所见经济活动与经济观

三、黟县宏村万氏宗族和安东丰山和敬堂柳氏宗族经济活动与经济观之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明清时期徽商与区域社会史研究
王振忠 著

作者简介
王振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徽学及域外文献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历史地理创新基地项目等多项。著有《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社会历史与人文地理:王振忠自选集》等著作十数种,主编及合作主编《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30册)、《长江与莱茵河》等,并出版《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等数种学术随笔,多篇文章先后在《历史地理》《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徽商研究》《徽州区域社会研究》两个部分。徽商研究部分对明清时期徽州盐商、清代徽州典当商、太平天国前后徽商的木业经营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徽商史料《唐土门簿》和《海洋来往活套》勾勒了清代中日贸易中的徽商史迹,探讨苏州、徽州与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徽州区域社会研究部分对明代徽商与徽州社会、明清时期的族姓纷争与徽州社会、皖南低山丘陵地区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徽商詹鸣铎的章回体自传《我之小史》进行考证分析,指出该书对于徽学以及明清以来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本书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分析严密,作者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徽商与区域社会的联系,对徽学研究,尤其对徽商与徽州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录

一、徽商研究

明清淮安河下徽州盐商研究

从民间文献看晚清的两淮盐政史

清代江南徽州典当商的经营文化

太平天国前后徽商在江西的木业经营——新发现的《西河木业纂要》抄本研究

《唐土门簿》与《海洋来往活套》——佚存日本的苏州徽商资料及相关问题研究

二、徽州区域社会研究

《复初集》所见明代徽商与徽州社会

明清鼎革前后的地方社会与族姓纷争

明清时期徽商与区域社会史研究

大、小姓纷争与清代前期的徽州社会——以《钦定三府世仆案卷》抄本为中心

明清以来徽州的保安善会与“五隅”组织

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以皖南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例

徽商章回体自传《我之小史》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

教育与徽商:徽州社会发展的动力研究
李琳琦 著

作者简介
李琳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点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历史学会会长,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明清史、徽学研究,在《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内容简介
本书由安徽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徽商研究、徽州教育研究的李琳琦教授所著。主要由《徽商研究》《徽州教育研究》《徽商与徽州教育关系研究》《徽学其他问题研究》等四个部分组成。作者先从徽商研究出发,然后以徽州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徽商与徽州教育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延伸到对徽商的研究,又从对徽商的研究进一步扩展到对整个徽学、徽州社会的研究。本书注重问题意识,实事求是,从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问题,坚持让史料说话,论从史出。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利于了解徽商与徽州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徽学乃至明清史研究的继续深入提供了借鉴。

目录

徽商研究

徽商与明清时期的木材贸易

徽商与明清时期的粮食贸易

徽商资本的出路

论徽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晚清徽商合伙经营实态研究——以徽商商业文书为中心的考察

徽商与清末屯溪地区的疠疫防治

徽商的途程观念

新发现的《做茶节略》

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

明清小说与历史文献中的徽商形象之比较——以“贪财吝啬”和“乐施助人”两种典型形象为中心的考察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商帮史研究鸟瞰与寻思

徽商研究再出发——从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谈起

徽州教育研究

宋元时期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

明清徽州书院的官学化与科举化

略论徽州书院与徽州学术思想之演变

清代徽州书院的教学和经营管理特色

明清徽商妇教子述论

明清徽州的书屋、文会及其教育功能

明清徽州宗族与徽州教育发展

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简论徽州传统教育发达的原因

民国初年社会转型中的地方教育发展——以徽州教育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农民须“在场”:近代乡村教育改革的镜鉴

略论郑玉的教育思想

徽商与徽州教育关系研究

明清徽商与儒学教育

从谱牒和商业书看明清徽州的商业教育

略论徽商对家乡士子科举的扶持与资助儒术”与“贾事”的会通——“儒术”对徽商商业发展的工具性作用剖析
徽商与清代汉口紫阳书院-一清代商人书院的个案研究

明清徽州商业社会中的教育特色

明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

徽商与徽州的学术思想

徽商与明清徽州科举业的发达

徽学其他问题研究

清代徽州契约文书所见“中人”报酬

清代祁门县王鼎盛户实征册研究

晚清乡村秀才的多重角色与多样收入——清光绪年间

徽州乡村秀才胡廷卿收支账簿研究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张海鹏先生倾心徽学研究二三事

张海鹏先生与徽商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为中心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具体内容以实物为准

编辑:豆豆本豆

史學雜貨鋪
有趣的阅读,快乐的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