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突破了以往学界单一圩田史研究视野的局限,而把唐宋时期长江下游圩田的开发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联系起来考察。全书以正史方面的文献为基本史料,结合考古、档案、方志、碑刻、文集、笔记、圩田志等相关资料,围绕唐宋时期圩田的开发与修筑、圩田的管理、圩田的经济地位、圩区的自然灾害以及圩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翔实讨论与细致分析,既注重宏观考察,也致力于个案研究。
本书基于新视野,运用新方法,探讨新问题,既促进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和结合,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又注重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为协调本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证本地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与历史借鉴。本书适合在读中国史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环境史、灾害史、乡村史研究者阅读,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利、 门管理者也有参考价值。
庄华峰,安徽歙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 专家, 精品视频公开课“安徽文化与古代中国”主讲人,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入围人选。长期从事社会史、环境史和魏晋南北朝史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多项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出版《中国婚姻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中华文明史》《中国社会生活史》《魏晋南北朝社会》《饮食生活:舌尖的创造》等十多部著作,并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民族研究》《史学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期(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著作曾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
第一节 唐以前长江下游农田水利的初步开发
第二节 唐宋时期长江下游农田水利的开发热潮
第一节 唐宋时期圩田开发的特点及其相关理论
第二节 唐宋时期圩田的修筑
第三节 太湖塘浦圩田的衰落及其原因
第一节 政府对圩区的管理
第二节 民间对圩区的管理
第三节 官圩与私圩的比较与分析
第四节 圩区的水事纠纷及应对
第一节 圩田在各地耕地中所占比重
第二节 两熟制的推行与圩田的高产稳产
第三节 粮米赋税仰给于圩田
第四节 圩田在公益事业田产中所占比例
第五节 圩田开发的历史效应
第一节 圩区自然灾害的分布与特点
第二节 圩区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
第三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第一节 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生态保护思想与措施
第三节 圩田禁围与反禁围的冲突与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