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楚:唐代两京驿路考
学术
2024-01-25 21:53
安徽
唐代定都长安,建洛阳为东京。两京之间,官吏、使臣络绎不绝。唐太宗多次行幸洛阳,高宗、武则天、中宗、玄宗亦经常往返两京,故陆路交通至为繁盛。朝廷为加强两京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沿路设置馆驿,形成了两京驿路。但所设馆驿和经行路线,在现存唐代文献中都无完整记录。本文仅就涉猎所及资料,试将散见于史籍、地志及唐人诗文中的两京间馆驿,予以辑集,考证其地点,论述驿路经行路线及其变迁。京都长安城内设都亭驿。《资治通鉴》卷二六○乾宁二年:“(王)行瑜等杀(韦)昭度、(李)谿于都亭驿。”胡注:“都亭驿,在朱雀门外西街,含光门北来第二坊。”《长安志》卷九《唐京城》:朱雀街东第五街,即皇城东之第三街,街东敦化坊,“东门之北,都亭驿。”二者所记驿址不同,当是先后有迁徙。自京城都亭驿向东行,经行秦岭之北渭水之南的东西狭长走廊,沿路所设馆驿自西而东依次分布为:城东驿 《旧唐书·玄宗纪下》:鄎国公主之子薛谂,“以国亲流瀼州,赐死于城东驿”。按因驿在长安城东而得名。《长安志》卷十一万年县:“太宁驿在城东草市,东至昭应驿四十六里。”宋太宁驿亦在城东,当是唐代城东驿旧址改名。昭应驿即昭应县驿,即今临潼县,《元丰九域志》卷三记载临潼县在京兆府东五十里,则城东驿在长安城东四里。长乐驿 《长安志》卷十一万年县:“长乐驿在县东十五里长乐坡下。《两京道里记》曰:圣历元年勅:滋水驿去都亭驿路远,马多死损,中间置长乐驿。”即今西安市东长乐坡。驿址东濒浐水,故又名长乐水馆。《李义山诗集》卷六有《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霸桥驿 《资治通鉴》卷二六二光化三年:“(宋)道弼、(景)务脩死于霸桥驿。”《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三西安府:“霸桥在府东二十五里。旧跨霸水上。志云,唐有霸桥驿,在长乐驿东二十里。”即今西安市东灞桥村。滋水驿 《长安志》卷十一万年县:“滋水驿在县东北三十里。《两京道里记》曰:隋开皇十六年置。”按《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南陵县:“霸水亦出蓝田谷,北人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又《水经·渭水注》:霸水“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兹”与“滋”,古字通用,滋水驿因临近滋水而名。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西安府》灞桥镇下载:“又有新住镇,在(咸宁)县东三十里。”此咸宁县东新住镇,正与宋敏求所记万年县东滋水驿里距相合,地处灞水之东,当是唐滋水驿故址改置,即今西安市东灞桥镇。会昌驿 《旧唐书·杨慎矜传》:天宝六载,“先令盧铉收太府少卿张瑄于会昌驿,系而推之。”据《旧唐书·地理志》京兆府昭应县下载,唐天宝二年设会昌县,七年改名昭应县,则会昌驿乃会昌县驿。《嘉庆重修一统志·西安府》:“昭应故城,今临潼县。”即今临潼县。阴盘驿 《唐人选唐诗·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有李白《阴盘驿送贺监归越》。《长安志》卷十五临潼县:“阴盘城在县东北一十四里。……往来大路,必由此城,行人憧憧,无所留碍。”即今临潼县东北阴盘。新丰驿 《全唐诗》卷一三六,储光羲《过新丰道中》:“西下长乐坡,东入新丰道。”《旧唐书·姚崇传》:先天二年,“玄宗讲武在新丰驿。”《旧唐书·马周传》:自汴州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据《旧唐书·地理志》京兆府昭应县下载,隋新丰县,唐垂拱二年改为庆山县,神龙元年复名新丰县,天宝七年省,新丰驿乃新丰县驿。按《太平寰宇记》卷二七雍州昭应县:“周闵明元年又徙(新丰县)于天宝废新丰县东南七里,隋大业六年又徙于天宝中废县所治。”《嘉庆重修一统志·西安府》:“新丰镇在临潼县东北二十里,即唐天宝中所废新丰县治。”即今临潼县东北新丰镇。戏水驿 《长安志》卷十五临潼县:“戏水驿,《两京道里记》曰,大业六年置,在戏水店。”《汉书·高祖纪》:“陈涉之将周章西入关,至戏。”颜师古注:“戏在新丰东,今有戏水驿。”《旧唐书·杨慎矜传》:“及(吉)温以(史)敬忠至戏水驿东十余里”。又名戏源驿,《旧唐书·韩皐传》:长庆二年,“以本官东都留守,行及戏源驿暴卒。”《资暇集》卷上戏源驿:“京兆昭应县东有戏源驿,案其地在戏水之傍。《汉书》,陈涉将周章西入关,至戏。苏林曰,在新丰东南三十里。小颜又云,今有戏源驿。”按民国《续修陕西省通志稿·交通》:临潼县“东十里至阴盘铺,十里至新丰铺,十里至戏河铺。”此戏河铺即唐戏水驿故址,在今临潼县新丰东戏河西。杜化驿 《长安志》卷十七渭南县:“杜化驿在县西一十三里。《两京道里记》曰,亦(西魏)大统十四年置。”《新唐书·路嗣恭传》:“转渭南令,主杜化、东阳二驿。”清雍正《陕西通志·关梁》渭南县:杜化镇在县西二十里,“按宋敏求志,县西十三里有杜化驿,疑即今镇也。”在今渭南县西南杜化。渭南驿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贞观元年:幽州都督王君廓,“行至渭南,杀驿吏而逃”。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京兆府领有渭南县,渭南驿乃渭南县驿。《长安志》卷十七渭南县:“渭南驿在县郭内。”是因袭唐制。按《括地志》:“渭南县城,隋炀帝大业九年筑。”《嘉庆重修一统志·西安府》:渭南县城,隋大业元年建,明清时重修。即今渭南县。东阳驿 《长安志》卷十七渭南县:“东阳驿在县东一十三里。《两京道里记》曰,西魏大统十四年置。”《新唐书·路嗣恭传》:“转渭南令,主杜化、东阳二驿。”在今渭南县东之东阳水。赤水驿 《新唐书·李忠臣传》:“忠臣提兵入华州,所过大掠,自赤水距潼关二百里无居人。”《全唐诗》卷六五四有罗邺《春夜赤水驿旅怀》。清道光《渭南县志·铺递》:县东“二十里曰赤水铺”,是唐赤水驿故址,即今华县西赤水。华州驿 《全唐文》卷三五九,杜甫《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今兹华惟襟带,关逼辇毂,行人受辞于朝夕,使者相望于道路。”《新唐书·盧钧传》:“拜华州刺史。关辅驿马疲耗,钧为市健马,卒三岁一易,自是无乏事。”华州是两京驿路必经,又是畿辅之地,当置驿。《嘉庆重修一统志·同州府》:华州城,“唐永泰元年建,明万历五年增筑,本朝乾隆九年、五十年重修。”即今华县。敷水驿 《旧唐书·元稹传》:“召稹还京。宿敷水驿,内官刘士元后至,争厅。”《刘禹锡集》卷三十有《途次敷水驿伏覩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嘉庆重修一统志·同州府》:“敷水镇在华阴县西,即唐敷水驿。”即今华阴县西夫水。罗敷东馆 《全唐诗》卷八八四有李郢《罗敷东馆亭下流泉云至前山拥咽经岁移时掬弄惆怅成章》。按《嘉庆重修一统志·同州府》:敷水在华阴县西,“县志,敷水在县西二十五里,源出大敷谷,即罗敷谷。”据此,敷水即今华阴县西罗夫水,唐在罗夫水之西设敷水,又在罗夫水之东设罗敷东馆。长城驿 《旧唐书·吴通玄传》:“行至华州长城驿,赐死。”明万历《华阴县志·邮铺》:县治西“十里为长城铺”,当是唐长城驿故址。华阴驿 《新唐书·李元谅传》:“诏发豳、陇兵东讨李希烈,师方出关,泚使刘忠孝召还,至华阴,华阴尉李夷简说驿官捕之。”《白氏长庆集》卷三三《元公度授华阴令制》:“华阴当道,东西往来,先是为邑者,多饰厨传。”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华州辖有华险县,华阴驿乃华阴县驿。雍正《陕西通志·城池》:“华阴县城池,本隋唐旧址。”即今华阴县。东驿 《金石萃编》唐《华岳苏敦等题名》;“大历中,发任华阴县令。时礼部尚书河东裴公出牧鄱阳,敦与发、彻同送至此,拜谒金天,便过东驿。”唐在华岳设驿,华岳在华阴县东三里,故名东驿,在今华阴县东岳庙。《通典·州郡三》华州华阴县:“玄宗开元十二年,于华州岳祠南之通衢立碑,御制其文,及御书,旧路在岳北,因是移于岳北。”则旧驿路在华岳祠北,开元时移路于华岳祠南。关西驿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至德元载:“(崔)乾祐进攻潼关,克之。(哥舒)翰至关西驿,揭牓收散卒,欲复守潼关。”按《元丰九域志》华州华阴县有关西镇、潼关,郑刚中《西征道里记》载南宋绍兴九年签书枢密院楼炤宣谕陕西,其间从洛阳至长安驿路,中经关东店、潼关、关西店、西岳庙、华阴县。北宋关西镇,南宋名关西店,即唐代关西驿,以在潼关之西而名。潼关驿 《旧唐书·封常清传》:“(边)令诚至潼关,引常清于驿南西街,宣敕示之。”《丁卯集》卷下有《行次潼关题驿后轩》、《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据民国《潼关县新志·地理志》载:隋大业七年徙潼关于南北连城,去今地四里,唐天授二年移近黄河,是为今地。即今潼关县东北潼关。潼关北临渭水和黄河,南阻华山,当河山之咽喉,是秦岭以北渭水以南东西狭长走廊的门户。潼关以东驿路沿黄河南岸而行,路经阌乡县。《旧唐书·梁文贞传》:虢州阌乡人,“山水冲断驿路,更于原上开道。”据民国《阌乡县志·城池》载,唐阌乡县即今灵宝县西北旧阌乡西阌底镇。自潼关东至阌乡之西驿路,深狭如巷,覆盖着黄土,称为“黄巷坂”,《元和郡县志》卷六虢州阌乡县:“黄巷坂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潼关路也。”盘豆驿 《权载之文集》卷六有《盘豆驿》,《李义山诗集》卷五有《出关宿盘豆驿对丛芦有感》,《浣花集》卷一有《题盘豆驿水馆后轩》。清同治吴焘《游蜀日记》载:过稠桑四十里至阌乡县,又西“二十里至盘豆镇宿焉。盘豆镇一名盘豆城。”即今灵宝县旧阌乡西盘豆。湖城驿 《刘禹锡集》卷二五《秋晚题湖城驿上池亭》。《旧唐书·地理志》虢州辖湖城县,湖城驿乃湖城县驿。湖城县于元至元时省入阌乡县,《明一统志·河南府》:“湖水在废湖城县西门外。”光绪《阌乡县志》:“湖水在城西门外。”则唐、元湖城县即清阌乡县,即今灵宝县西北旧阌乡。稠桑驿 《新唐书·李密传》:高祖诏李密经略东都,“驰驲东至稠桑驿,有诏复召密。”《白氏长庆集》卷二五有《小白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吴焘《游蜀日记》载:从灵宝县(今灵宝旧城)西二十里至稠桑驿,“唐高祖诏李密招抚山东,至稠桑,复止之。”即今灵宝县北稠桑。桃林驿 《新唐书·李密传》:东至稠桑驿,“入桃林传舍,须臾变服出,据其城。”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陕州灵宝县,隋名桃林,唐天宝元年改名,桃林驿乃天宝以前桃林县驿。《嘉庆重修一统志·陕州》:“桃林故城,即今灵宝县治。”即今灵宝县东北旧城。北路位处黄河南岸,隋唐两代都曾加以开修。《太平寰宇记》卷五陕州灵宝县:“晋王斜路,即《汉书·地理志》函谷关路也,西接湖城县,东至此县界六十一里,已废。开皇九年,晋王自扬州回,复此路,因名晋王斜路。”按沿黄河南侧路早在春秋战国时已成通途,战国秦在这条通道隘口设函谷关(今灵宝旧城南十里王垛村),故名函谷关路;道路因年久失修而废坏,隋开皇时晋王开修,西自湖城县,东至灵宝县界,较旧路稍南移,故名“晋王斜路”。《新唐书·地理志》虢州湖城县:“县东故道滨河,不井汲,马多渴死。天宝八年,馆驿使、御史中丞宋浑开新路,自稠桑西由晋王斜。”宋浑所开新路,从稠桑向西通晋王斜路,稠桑一段路又较滨河旧路稍南移。在唐代,稠桑以东驿路,是沿黄河南岸直至灵宝县,已不经由灵宝县南函谷故关,《元和郡县志》卷二华州华阴县下记述秦函谷关云:“即今灵宝县西南十一里故关是也,今大路在北,本非钤束之要。”荆馆 《韩昌黎集》卷十《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李义山诗集》卷六《荆山》:“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潼关。”则荆山地当潼关以东另一条道路,据李商隐诗所述,此路可能早在汉武帝元鼎中杨仆移函谷关于新安县东时已开通。《太平广记》卷四一六《江叟》:开成中,“适阌乡,至盘豆馆东官道大槐树下醉寝。……见一崔嵬高数丈至槐而坐,……遂敲大树数声曰,可报荆馆中二郎来省大兄。……荆山槐曰,大兄何年抛却两京道上槐王耳。”所谓荆馆,乃指荆山之馆,按《嘉庆重修一统志·陕州》记载,荆山在今灵宝县旧阌乡南三十五里。柏仁驿 《太平寰宇记》卷六:虢州治弘农县有柏仁驿。《新唐书·崔衍传》:虢居陕、华间,“邮传剧道”。《嘉庆重修一统志·陕州》载:隋大业三年复置弘农县,移治宏农川,唐武德元年移虢州来治,宋建隆初改名常农,至道三年改曰虢略,在灵宝县(今灵宝故城)南四十里虢略镇。即今灵宝县。从虢州东北行,沿鸿臚水(今宏农涧),亦至桃林县,与北驿路相合,复沿黄河南侧东行。甘棠驿 《刘禹锡集》卷二八《送王司马之陕州》:“暂辍清斋出太常,空携诗卷赴甘棠。”《旧五代史·晋少帝纪》:天福七年,“改陕州甘棠驿为通津驿,避庙讳也。”据《旧唐书·地理志》载,陕州治陕县。《嘉庆重修一统志·陕州》:“陕县废县,今州治。”即今陕县旧城。从陕州东南行,途经崤山,崤山有二,北为东崤,南为西崤,南北二崤都有隘路。《元和郡县志》卷五河南府永宁县(今洛宁县北):“二崤山又名嵚岑山,在县北二十八里。”又云:“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轧,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此即指东崤北路和西崤南路而言。今陕县东硖石镇一带为东崤,隘路盘曲如羊肠,两旁峭壁耸峙,是潼关以东最险之路,其西段陆路沿今青龙涧河支流交口河河谷,东段陆路沿谷水(今涧河)河谷而东至洛阳;今陕县东南雁翎关一带为西崤,隘路也很险峻,沿今青龙涧河支流雁翎关河、洛河支流永昌河谷道而行,复循洛河东至洛阳。隋唐时代,崤山南北二路多次迭为更替。《资治通鉴》卷一〇八大业元年三月丁未诏:营建东都,“废二崤道,开葼册道。”胡注:“《山海经》曰,夸父之山,其山多稯枏,其北曰桃林。或者‘稯枏’字后讹为‘葼册’,遂为葼册道欤?”按所谓二崤道,是指东崤与西崤之间隘道,即崤山北路,葼册道既与二崤道并列,应指崤山南路而言。胡氏所谓夸父山,在今灵宝县旧阌乡东南,其北曰桃林,乃古‘桃林塞’,以有桃林而名,即潼关以东至灵宝老城以西一段黄河南侧路。此路远处陕州以西,与崤山南北道路的兴废不符,胡氏牵合‘稯枏’为解,殊误。考《资治通鉴》卷二二一乾元二年:“李忠臣与归仁等战于永宁、莎册之间。”按“莎”与“葼”字形近,葼册或即莎册(“册”或作“栅”)。莎册在今洛宁县东北河底村,永宁县在今洛宁县北四十里,二地一北一南同处在南路上,则隋大业初开葼册道直通永宁,以避二崤道之险。《通典·州郡七》河南府永宁县下载崤山南北二道变迁曰:“春秋时皆由此县。郦道元注《水经》云,汉建安间,曹公西讨巴汉,恶南路之险,更开北道,自后行旅率多从之,附侧路有石铭云,晋太康三年弘农太守梁柳修复旧路。《括地志》云,按文王所避风雨,即东崤山也,俗亦号文王山,有夏后皐墓。北可十里许,其山南临河阴,汉末以来移道于嵚岑山南,其山在夏后墓正南可五里。公更开北道,即复春秋时路。后周之初,更复南移,隋炀帝大业三年废,武德初又通此道,贞观十四年又废。其道西入县界,又东分为二道,东南入福昌县界,北道东入渑池县界。”按此道由西入永宁县(今洛宁县北)界,分成崤山南北二道,南道经崤山南路,东南入福昌县(今宜阳县西福昌),北道经崤山北路,东入渑池县(今渑池县)。崤山南北二路早在先秦时已开拓成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遣孟明视等率兵将袭郑,“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皐之墓;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其间。”杜预注:“殽在弘农渑池县西。”又注:“此道在二殽之间南谷中,谷深委曲,两山相嵚,故可以避风雨,古道由此,魏武帝西讨巴汉,恶其险,而更开北山高道。”按夏后皐墓在今陕县东南雁翎关西北,是指崤山南路,文王避风雨处在今陕县东硖石镇,是指崤山北路,亦即东崤山路,杜预释在“渑池县(今渑池县西俱利城西)西”,亦即崤山北路。据此,秦师所经之道,乃崤山北路。崤山南路战国时是秦国和周、韩二国的主要通道。周都于成周(今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东),处在韩域之中,秦“窥周室”,多次出兵经由崤山南路,攻伐韩国控扼南路的军事重镇宜阳(今宜阳县西韩城镇东北古城)。秦武王四年,甘茂攻下宜阳,此后,秦国经常取道崤山南路,和中原各国进行政治交往,《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十七年,东周君来朝,“王之宜阳”;昭襄王二十三年,“王与魏王会宜阳”。由上所述,战国时期秦国东趋中原各国,主要经由崤山南路,其时崤山主道是在南路。所云“汉末以来移道于嵚岑山南,其山在夏后墓正南可五里”,盖汉末改走嵚岑山之南,更在南道之南。东汉建安中,曹操以崤山北路处在南谷中,道路险峻,更开北山高道,《左传》杜注已指明,所开新路在旧路稍北,其开凿之新路西自硖石镇,东至渑池县。元泰定三年三月《创修古崤陵便民路碑记》:“曹孟德开北山高道石口口,见书于史,今即硖石驿也。”明天启四年七月《雁翎关瞿马二位修碑记》:“曹孟德开通硖、渑。”故曹操开北山高道,“即复春秋时路”,崤山主道由南路移至北路。北周时,崤山道复移南路,隋大业三年废南路,复北路,亦可证上引《资治通鉴》所载大业元年“开葼册道”,确在南路。唐武德初又恢复南路,贞观十四年再次以北路为主道。又《唐会要》卷八六《道路》:“贞观十四年七月三十日,移五崤道于莎册,复旧路。”“五崤”显然是“二崤”之讹,则同年七月又改移崤山主道于南路。《通典》只记此年废南道,而缺载同年不久恢复南路事。从此直至唐代后期,崤山驿路主线在南路,驿路自陕州东南沿今雁翎关河、永昌河河谷东南行,再循洛河而东至洛阳,沿途所设馆驿依次分布如下:硖石驿 《李文公集》卷十三《傅良弼神道碑》:大和三年,“旌旗及于陕而得疾,疾愈即路,以十月晦薨于硖石驿。”《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大中八年:“有敕使过硖石,怒饼黑,鞭驿吏见血。”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陕州统有峡(即硖)石县,硖石驿乃硖石县驿。《太平寰宇记》卷六陕州硖石县:东南五十里。后魏太和十一年置崤县,“隋初改为硖石县,大业二年废入陕县。唐义宁元年再置崤县,理硖石隔,二年省。武德元年再立,三年移理鸭桥故镇。贞观八年移于安阳城,十四移于硖石隖,即今县是也。”又载:“安阳城在县西四十里。《汉书》上官桀侯封之国。潘岳《西征赋》云,‘我徂安阳,言陟陕郛。’唐贞观八年移崤县在此城内置,十四年移治向南(‘南’为‘北’字之误),改名硖石县。”按《旧唐书·地理志》峡石县:武德三年“自石隖移治鸭桥”,作“石隖”,不作“硖石隖”。《太平寰宇记》载义宁元年置崤县,理“硖石隖”,疑是理“石隖”之误,可能与贞观十四年移县于“硖石隖”地名相混致误。民国《陕县志·古迹》载:安阳故县在陕县东南雁翎关西二十里之南县村,又载:“据大通寺碑文,雁翎关西二十里之南县村,为北魏置之崤县,后又改为硖石县”,唐初复置之崤县,“即故安阳县稍东,有石门,亦称石隖。后移治鸭桥,在今硖石驿(即今硖石镇)东乾豪镇,杜甫有石壕吏诗。贞观中移治硖石隖,则今硖石驿也。”按此说与《太平寰宇记》所载硖石县的迁徙全合,宜可信据。但贞观十四年移治今硖石镇后不久,即在此年七月移崤山道于南路时,复徙硖石县于南县村,因今硖石镇在陕县老城(唐陕州)东七十里,而《太平寰宇记》明确记载硖石县在陕州东南五十里,以方向道里考之,硖石县应在今南县村,可见《太平寰宇记》叙述硖石县址迁徙缺载贞观十四年七月复南移安阳城之事。崤县、硖石县的置废和迁徙,正与崤山南北二路互为更替的历史完全一致,北魏设崤县于安阳城,故北周初移崤山主道于南路;隋大业二年废崤县,故三年移崤山道于北路;唐武德初再置崤县于石隖,因此时又恢复南路;贞观十四年移县于硖石隖,改名硖石县,是时北路通而南路衰;同年不久复迁硖石县于安阳城,又复南路为主道。鹿桥驿 《资治通鉴》卷二二二上元二年:史思明“乘胜西入关,使朝义将兵为前锋,自北道袭陕城,思明自南道将大军继之。……思明退屯永宁,……思明在鹿桥驿。”胡注:“鹿桥驿,永宁传舍也。”则鹿桥驿是永宁县驿名,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河南府统有永宁县。永宁县为崤山南路所必经,《白氏长庆集》卷六五有《过永宁》。《入唐求法巡礼记》卷四载会昌五年圆仁从长安到东都,过永宁县。《旧唐书·地理志》永宁县:武德三年移治同轨城,贞观十四年移于今所,十七年移治鹿桥。按贞观十四年既移治“今所”,何以十七年又移治鹿桥?考《资治通鉴》卷二二一乾元二年胡注:永宁县,“武德三年移理同轨,贞观十四年移理莎栅,十七年又移理鹿桥。”则《旧唐志》之“今所”,实是莎栅,十七年移治鹿桥后,不再迁徙,则鹿桥实为“今所”,《旧唐志》有误。《嘉庆重修一统志·河南府》:“永宁故城,在今永宁县(即今洛宁县)东北。”按《通典·州郡七》陕州:“东南到河南府永宁县界九十里。”又《太平寰宇记》卷六陕州:“东至河南永宁县界一百六十里。”依杜佑所记陕州东南至永宁县界里距,《太平寰宇记》所记“界”字乃衍文,陕州东南至永宁县实为一百六十里,比今陕县老城东南至洛宁县之二百里少四十里,故唐贞观十七年徙永宁县于鹿桥,在今洛宁县北四十里。嘉祥驿 《全唐诗》卷五五七有孟迟《题嘉祥驿》。《云溪友议》卷五《三乡略》:会昌时,云溪子出长安,“涉浐水,历渭川,背终南,陟泰华,经虢略,抵陕郊,揖嘉祥之清流,面女几之苍翠”。此是从长安至三乡行程,经过嘉祥,其地志书皆缺载。依文所记,嘉祥驿在陕州以南,三乡之北,尤与女几山相近,据光绪续修《宜阳县志·舆地》记载,女几山在宜阳县西三乡镇洛河南,则嘉祥驿盖在今宜阳县三乡西三乡驿 《刘禹锡集》卷二四有《三乡驿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即今宜阳县西三乡。福昌馆 《旧唐书·权德舆传》:“天宝十四年,禄山使(权)皐献戎俘,自京师回,过福昌。”《全唐诗逸》卷中有绍伯《题福昌馆》。按《旧唐书·地理志》载,河南府领福昌县,福昌馆乃福昌县馆。《嘉庆重修一统志·河南府》:福昌故城在宜阳县西,“县志,今有福昌集,在县西六十里。”即今宜阳县西福昌。柳泉驿 《资治通鉴》卷二二二上元二年:“骆悦等送思明于柳泉驿,囚之。”《嘉庆重修一统志·河南府》:“柳泉镇在宜阳县西北二十五里。”即今宜阳县西北柳泉。甘棠馆 《刘禹锡集》卷二五《题寿安甘棠馆二首》:“门前洛阳道,门里桃源路。”按《隋书·地理志》河南郡寿安县:“后魏置县曰甘棠,仁寿四年改焉。”则寿安县驿名甘棠,仍用旧名。《旧唐书·地理志》河南府寿安县:义宁元年移治九曲城,“贞观七年移今治”。据《嘉庆重修一统志·河南府》记载,唐贞观时移治之寿安县,即今宜阳县。光绪续修《宜阳县志·建置》:“胜因寺在城内,即甘棠驿故址。”则驿址在今宜阳县城内。寿安山馆 《全唐诗》卷六五四有罗邺《春日过寿安山馆》。光绪续修《宜阳县志·舆地》:“寿安山在城东十里。”又《全唐诗》卷八八四有崔橹《宿寿安山阴馆闻泉》,盖寿安山北别建一馆。三泉驿 《元氏长庆集》卷二六《三泉驿》:“三泉驿内逢上已,新叶趋尘花落地。”按光绪续修《宜阳县志·舆地》:“三泉在苑里,一曰大龙泉,一曰龙尾泉,一曰虎乳泉。东有三泉寺。”同书《建置》:“千佛寺,城东二十五里,其地为苑里,即今苗马村。”又载:“三泉寺,千佛寺东。”清代寺名三泉,当承袭唐代旧名。甘水驿 《旧唐书·吕元膺传》:元膺为东都留守,“留守防御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甘水驿卒三人,皆潜受其职署而为之耳目。”据《嘉庆重修一统志·河南府》记载,甘水在洛阳西南三十里,北流入洛水,则唐甘水驿当设在今洛阳市西南甘水入洛河之口。临都驿 《白氏长庆集》卷二五《临都驿答梦得六言二首》,同书卷二七《临都驿送崔十八》:“勿言临都五六里,扶病出城相送来。”又《唐阙史》卷下《盧左丞赴陕郊诗》:盧左丞渥,“服丧纪于洛下,先终制,渥自前中书舍人拜陕郊观察使,……及赴任陕郊”,“两邑县官,卑秩麻衣,倾都出郭,洛城为之一空,食器酒具,罗列道路,盛于清明簪洁松槚之日,填咽临都驿,前后十五里,车马不绝。”此述由洛阳取道南路西赴陕州,出洛阳城即至临都驿,据自居易诗所云,驿址东距洛阳城五六里。都亭驿 见上文甘水驿下记。又《唐会要》卷六一《馆驿》:“开元十五年四月十日,勅两京都亭驿,应出使人三品以及清要官,驿马到日,不得淹留,过时不发。”则唐代东京亦设都亭驿。据《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记载,城内都亭驿有二处,一在洛水之北清化坊,另一在景行坊,前临瀍水。自陕州东经崤山北路,沿谷水(今涧河)河谷,东至洛阳,沿途也曾设置馆驿。芳桂宫驿 《旧唐书·韦机传》:“永淳中,高宗幸东都,至芳桂宫驿。”按《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府渑池县:“西五里有紫桂宫,仪凤二年置,调露二年曰避暑宫,永淳元年曰芳桂宫。”则芳桂宫为紫桂宫之改名,设驿。据康熙《渑池县志·古迹》记载,紫桂宫在今渑池县西五里黄花村。渑池南馆 《全唐诗》卷一八九,韦应物《送渑池崔主簿》:“邑带洛阳道,年年应此行。”《河朔访古记》卷下《唐盧元卿渑池县南馆记碑》,则渑池县设南馆。《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河南府渑池县:唐贞观三年,“移县治双桥,即今治。”即今渑池县。新安驿 《太平寰宇记》卷五河南府渑池县:“隋大业元年又移于今县东二十五里新安驿置。”按《嘉庆重修一统志·河南府》:“新安故城在渑池县东,今改为搭泥镇。……隋大业初,尝移新安于此。”即今渑池县东搭泥街。由此向东经新安县,《杜工部诗》卷二《新安吏》云:“客行新安道”,即指经由新安县路。《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天宝十四载:“初,禄山欲自将攻潼关,至新安。”亦可证新安县为洛阳至长安之所经。按《元和郡县志》河南府新安县:“周武帝保定三年,于今县理置中州,建德六年省中州。……县城,本名通洛城。”又《嘉庆重修一统志·河南府》:“中州故城,今新安县治。……今县即后周通洛防也。”即今新安县,再向东至东京洛阳都亭驿。综上所考,两京驿路从长安向东至陕州,设置馆驿二十七;自陕州东南至洛阳之崤山南驿路设置馆驿十一,而崤山北驿路设置馆驿仅三,且此三驿亦非常设。《全唐文》卷三O一刘彤《河南府奏论驿马表》:“伏以当府重务,无过驿马,臣到官之日,惟此是图。……西自永宁,东自汜水,南至临汝,北达河阳,正驿都管一十六所。”文中记载河南府四至各县管驿十六,其西只记永宁县,而不及新安或渑池县;可见洛阳之西驿路在永宁县,即在崤山南路,而不在新安、渑池一线的崤山北路。刘彤,开元时官拜右拾遗,做河南府尹时在开元之后,可见唐代盛世开元天宝时,崤山北路未常设驿。唐太宗曾几度行幸洛阳,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玄宗都常常往返于长安、洛阳之间,故两京驿路沿途多设行宫。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京兆府昭应县有宫,贞观十八年置,咸亨二年始名温泉宫,天宝六载更名华清,在今临潼县骊山北麓。渭南县西十里有游龙宫,开元二十五年更置。华州治郑县东北三里有神台宫,本隋普德宫,咸亨二年更名。华阴县西十八里有琼岳宫,本隋华阴宫,显庆三年更名;县东十三里有隋金城宫,武德三年废,显庆三年复置。虢州阌乡县有轩游宫,本隋别院宫,咸亨五年更名。湖城县有隋上阳宫,贞观初置,咸亨元年废。陕州灵宝县有桃源宫,武德元年置。陕县有陕城宫,遗址在今陕县东南宫前镇北。峡石县有绣岭宫,显庆三年置,故址在今陕县南县村东南大通寺之南。河南府永宁县西三十三里有兰峰宫,县西五里有崎岫宫,亦显庆三年置。福昌县西十七里有兰昌宫,故址在今宜阳县福昌西上庄;县有隋福昌宫,显庆三年复置,故址在今宜阳县西三乡之东。寿安县西有连昌宫,显庆三年置,故址在今宜阳县西三乡;寿安县西南四十里万安山有兴泰宫,长安四年置,故址在今宜阳县西南赵保镇南。渑池县西五里有紫桂宫,仪凤二年置,调露二年曰避暑宫,永淳元年曰芳桂宫,弘道元年废,故址在今渑池县西黄花村。如上所述,自陕州东至洛阳沿途行宫极大多数分布在崤山南路。《唐会要》卷三十《杂记》:开元二十六年,“两京路行宫,各造殿宇及屋千间。”亦是指在南路各行宫建筑殿宇楼屋,故《白氏长庆集》卷六三《西行》云:“寿安流水店,硖石青山郭,官道柳荫荫,行宫花漠漠。”崤山南驿路离宫殿宇楼阁,辉煌富丽,穷奢极侈,唐人诗文多有吟咏。而崤山北路仅设一紫桂宫,且于弘道初年废。崤山南北二路都很险隘,北路直接联系陕州和洛阳,比较近捷;而南路迂回,从陕州东至洛阳,向南绕了个圈子,但较北路平坦,而且青山碧水,景色颇佳。《白氏长庆集》卷五五《从陕至京》云:“从陕至东京,山低路渐平,风光四百里,车马十三程,花共垂鞭看,盃多并辔倾,笙歌与谈笑,随分自将行。”《全唐诗》卷五六一,薛能《符亭二首》本注:东三泉十五里,前宰符姓所为,因题曰符亭,诗云:“山如巫峡烟云好,路似嘉祥水木清,大抵游人总应爱,就中难说是诗情。”所以官私往来都乐意取道南路。安史之乱陷洛阳,经潼关,入长安,兵经南路,沿途唐家行宫都被破坏。肃宗至德二年收复两京后,不复东幸洛阳,南路行宫荒废,已不堪行幸。宝历二年敬宗,欲幸东都,令度支员外郎盧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裴度言:“国家本设两都以备巡幸,自多难以来,兹事遂废,今宫阙、营垒、百司廨舍率已荒陁,陛下倘欲行幸,宜命有司岁月间徐加完葺,然后可往。”结果以修事烦扰而罢。至唐末,南路已很冷落。《全唐诗》卷六八〇,韩偓《出官经硖石县》云:“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本注:“南路以无儒服经过,皆相聚悲喜。”此诗作于天复三年,可见其时官方极少经行南路。而北路因为近捷,则日趋重要,故唐末五代人们来往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多取道北路。天祐元年,昭宗东迁,发长安,经陕州;朱全忠逆于新安,憩于谷水,入洛阳宫。後唐同光三年,孟知祥从洛阳赴成都,道经石壕(今陕县硖石镇东干豪)。後唐清泰元年,潞王从珂起兵凤翔,经长安、昭应、灵口(今临潼新丰县东零口)、华州、阌乡、灵宝、陕州、新安、乾豪(今陕县东干豪)、蒋桥(今洛阳市西谷水上),入洛阳。都是经由渭河、黄河南侧路及崤山北路。北宋建隆三年,为方便洛阳与长安间的政治、军事联系,对崤山北路及黄河南侧路进行整治,崤山北路交通比以前更为便利;后以崤山南路迂回,遂以北路为主道。富弼《燕堂记》:“唐两京往来,南路近出(福昌)县,人甚嚣坌,世以廻故,径取崤、渑为东西道,由是此路遂僻。”此文作于明道二年,崤山道改走北路,当在此以前。宋代在崤山北路及黄河、渭河南侧路交通枢纽设驿,唐代在崤山南所设置的馆驿并废,从此以后,崤山北路为驿路,而唐代南路的交通盛况便成为历史陈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