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 Anson Arya Cecilia Helen Irrnn Leah Maria Meggie Yvonne
排 | Arya
审 | Leah
EdinLIVE和我
The Voice of Edinburgh Students
二零二零年的九月二十八日,
EdinLIVE发送了第一篇推文:
《爱大线上新生周,有什么好玩的?》
感谢我们那时的冲动,
感谢大家至今的坚持,
感谢一直以来陪伴支持的读者朋友。
祝EdinLIVE
四周岁生日快乐
欢迎收看本期
《EdinLIVE和我》的故事
@Yvonne
不知不觉EdinLIVE的年龄已经到了需要数一数才能说出来的时候,等到北方湖面再次泛起波光,枝叶再次可以供人乘凉,LIVE就整整四岁了。
想起刚刚创立的那一两年里,常常通宵写稿的日子,好像已经陌生得像上个世纪。提到这个公众号的性质,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说,还好没什么太过具体的目标,不然那么多当时的思考、眼中的世界,要去哪里在找到呢。很多人很多事都只是陪伴走一段路,但LIVE不是,LIVE就是我的生活本身。
@Maria
第一次知道LIVE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招新推文,那个时候LIVE还是一个只有4-5人的小群体。刚刚加入的时候,还没有分编辑和运营部,作为一个新人只敢做公众号排版的工作。后来开始负责招新面试,还经历了培训(当时觉得NYU.LIVE那个边的人超级严格,不过也感觉到LIVE真的是一个有组织的组织~)。
在不断的尝试中,LIVE也慢慢的扩大了,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虽然大家并不是每天交流,但是每次更新推文时都能集思广益,交流自己的想法~现在的LIVE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可以随时表达自己想法,并会得到大家积极回应的港湾!
@Meggie
最初的EdinLIVE只有几个朋友,大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零零散散地写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还记得我在这里第一篇文章写的是2020年新生周的复古妆容教学活动。疫情期间,这种活动都是线上进行的,文章的截图是zoom会议里扑扇着长眼睫毛和大红唇的那位卷发老师。
我在这个平台上写了在爱丁堡第一个学生公寓,过的第一个冬天,谈的第一场恋爱。那个离开的男孩是栏目EdinTalk的开篇。这个承接着不同思想和情绪的栏目里出现的第一个人,其实很令人伤心。
EdinLIVE逐渐发展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越来越多的人阅读。三年的时间里,它呈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对写作、视觉艺术、美食、社会新闻感兴趣的我们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活跃在排版的插图、形式和不同的栏目里。EdinTalk也正式成为了一个定期更新的栏目,我成为它的选题负责人,用自己的方式延续它。EdinTalk是我生活的树洞,也是阶段性缩影,我需要它就像需要任何一个亲密的朋友。在长大这个被迫接受着殊途同归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精神上的摩擦,随之而来的有快乐、有痛苦、有思考也有单纯的放屁。和朋友闲扯时提到的生活理想,对于孤独的思考,时尚理念,在爱丁堡最喜欢的地方都挤在这个看似散漫的栏目里。同样的话题,我在不同人的回应里重新思考,就像书架里那些分类一致但是角度各不相同的书一样,使劲儿碰撞着同一个读者。我们的目光交融在同一个地方,由此发散地进行各自的成长。我无处安放的能量在书写这些看法的时候得以释放。
我很喜欢EdinLIVE, 坚持在这里书写的我一直寻找着自己。
@Helen
不知不觉我已经和LIVE度过了三年的时光了。现在回想起第一次知道LIVE还是当时我听到身边的朋友在忙着招聘。当时我就出现一个疑问:她难道还在做着公司HR的工作??后面才知道原来是一个专注于爱宝的公众号在招新。出于对策划各种活动的兴趣,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递了简历。内心活动:哇!!!我居然通过了诶!
在LIVE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好多可爱的人。LIVE的大家一起想推文主题,一起策划活动,一起团建。当然也有灵感枯竭和摸索如何经营公众号的时刻,从0到1,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似乎也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成果。这让作为LIVE一份子的我,感到十分激动和感动,并且和大家一起尽力去做一件事情让我感到十分开心。芜湖~~
LIVE让我在繁重的学习之下,找到一个空间可以探索我自己的一个奇思妙想,并且也让我发现爱宝真的很美,一棵树、一朵花、一朵云、一阵(狂)风、路上偶遇的狗狗和猫猫,都是小确幸。
@Arya
除却夏天,爱丁堡总给我一种“春寒料峭”之感。几乎每天都有雨的城市对于我一个北方人来说很是新鲜。我喜欢在小雨天出门感受泥土和湿润冷空气的味道;我也喜欢在大雨天裹着毯子,缩在宿舍里的单人小沙发里,不紧不慢的挑选一部电影、优哉游哉的品尝着漂亮杯子里的热可可。我喜欢雨的声音、雨滴落在玻璃窗上留下的痕迹、雨雾朦胧中远处的亚瑟王座风景。那是我无忧又无虑的大一生活。
随着学校居家学期的到来,EdinLIVE成立了。初期写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篇推文是《我在爱大的那个家》,因为它总让我想起那个城市的我自己。那段时间人与人总是隔着小小的屏幕,而LIVE恰逢其时成为了我和我记忆中的大学生活的线上连接入口。EdinLIVE于我而言,正是“我在爱大的那个家”。
我在这里记录着自己。记录着我的心事、噩梦、洗澡时灵光一现的想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遗憾和略显无病呻吟的伤感,都在这里得以释怀。EdinLIVEr们总有人会支持我那些奇奇怪怪的点子,帮助我落实,让我和我们的好被更多的人看到。我们一起慢慢的慢慢的成长,EdinLIVE也在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支持彼此、鼓励彼此、成就彼此。我不想说EdinLIVE教会了我什么;我只想说,是EdinLIVE让我知道自己可以做成任何事,只要我想。
@Leah
加入EdinLIVE的这两年多,LIVE对我来说如同一本独特的书籍,每篇文章都是书页上的一个章节,记录着我们在爱丁堡的点点滴滴。我们尝试用各种形式把在爱丁堡的一切展现在大家面前。对于未曾踏足这里的人,LIVE是门,是推开后的憧憬和向往;对于身在其中的人,LIVE是日记,是翻开后的记录和探索;对于已经告别的人,LIVE是电话,是拨通后的回忆和联系。
对我来说LIVE则更重要,从三年前在国内上网课时偶然看到的那篇推文开始,到现在还有一个学期毕业,它承载了所有我大学时期,尤其是在爱丁堡这座城市的经历和感悟,也连接了与之有关的每一个人。我和当初最喜欢的Arya学姐成为了管理层并肩作战;收到了想买很久的书的作者的投稿;通过成员的介绍加入了志愿者工作等等;我也认识了很多来自各个高校的朋友(感谢LIVE MEDIA GROUP!)。
EdinLIVE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精神家园,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找到归属感。我们不再是谈论一篇篇文章,更是述说着一段段生活。因为我们不想糊弄做饭,Maria的新“每食”成为了美食呈现;Raychen的苏格兰新闻栏目不仅关注苏格兰中文资讯的市场空白,更是他对各大事件的敏锐捕捉;Meggie的“EdinTalk”则如一面镜子,反射出对生活中小事儿的思考。
每个LIVEr都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而LIVE,将会成为我们共同书写的一本独特而美好的书。
@Irrnn
一开始通过被分享EdinLIVE了解到在爱丁堡的角落发生的不同事情和人们之间的联络,到后来加入EdinLIVE作为编辑,成为创造与分享这些信息内部的人,很开心在群里看到大家讨论内容的产出和在被分享的文章中看到自己的一部分 —— 这就是我和EdinLIVE的故事。
@Anson
第一次接触EdinLIVE,是无意中看到的推文。我早已忘记那篇推文具体的内容,但那是关于“回忆”的,关于“感知”的,关于“活着的”。文字中传出的实质感和生命力对于我而言是面对面以至于可触及的。每次读到他人笔下的爱丁堡,就仿佛自己在短短五分钟内有了一次新体验的机会。我被这样“窥视”他人生命感触的机会所吸引。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字让我重新审视对我而言已经在熟悉不过的城市,城市中的游客,掠过的海鸥,一切的一切。我不敢说EdinLIVE的文字让我有多么深邃的思考,但起码,它给予我开始思考和感受的动力,而不是在浑浑噩噩中过完一天,一学期,乃至四年。
如《花样年华》中说的,当人有秘密时,讲给树洞听不失为一种办法。对我,EdinLIVE提供的不只是单向的树洞,而是双向的。英国连绵不断的雨天总会让人染上喜欢胡思乱想的毛病。EdinLIVE让我感受到,即使在某一天,我想说什么却因词穷而无法组织起精确的语句时,倾听树洞另一端传来的呼唤,便足够了。因此当有机会加入EdinLIVE时,我没做过多思考边提交了申请。一个从树洞中接收呼喊,吸取养分的人,期待某一天他敲下的文字能在树洞的另一端,某位读者心中引起共振,便是我加入EdinLIVE的一些小小愿望了。
@Cecilia
忘了最开始是怎么认识EdinLIVE,但我想陪它一直走下去。
EdinLIVE起初由几个好友合作创办,我是初次招新后加入的成员,那时候我大一。疫情期间,我参与各类文章的创作、排版、活动策划等,在加入后八个月成为了它的主理人。
因为文章发布数量与我们日益增长的关注量已不匹配。然而,设定每周例会、无故缺勤三次将自动退团的规定无疑是老成员们所难以接受的。我们从综艺节目借鉴灵感,萌生了用“飞行嘉宾”代指反复缺勤的成员,这样不仅给大家优雅淡出社团的机会,又给只是暂时忙碌的成员保留重新参与创作的机会。
EdinLIVE的内容改版也迫在眉睫。此前推送主要以随笔和散文为主,且更新时间不固定。通过分析受众和不同类型文章阅读量后,我们发现,虽然成员们的随笔很精彩,但有时诸如影音推荐的内容和爱丁堡的学习生活毫无联系,致使读者很难共情。大部分在校生及家长更希望通过我们了解爱丁堡的相关话题,因此需要明确定位。
在成员们的提议下,我们增加了“每食”(探店和食谱),“EdinTalk”(对时事热点的评论及采访),“Breaking News”(学校官方消息),“合作推广”(主要为公益和NPO组织,如美丽中国和海外女性保护组织)”等几大板块。又通过栏目和每位成员的写作风格及兴趣,设定专栏负责人及文章负责人,前者负责选题,后者负责每篇文章的收稿和审核。最终,新板块与随笔相结合,在保留我们忠实用户和固有风格的同时增加了可读性和广度,我们的关注量从500增长至5000+。
我曾经说,我们希望关注者从这儿带走的不是“求职资讯”,而是一粒粒面包树的种子。因此,我认为读者们也有必要了解我们是如何成长到如今,一棵面包树的。
以上,是我和EdinLIVE的故事,也是我们这些LIVEr从开始到现在的故事。
EdinLIVE是什么呢?
也许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故事开篇于二零年的暑季,
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永远的未完待续。
当然,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书的作者之一,
欢迎查看上一篇招新推文。
也欢迎读者朋友们留言分享你和EdinLIVE的故事。
编辑 - Anson
想罢工 想休假
编辑 - Cecilia
一个麻瓜
编辑 - Helen
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编辑 - Irrnn
love 艺术家
编辑 - Maria
爱吃Papa John's
编辑 - Meggie
做一个无聊的人;写一本催眠的书
编辑 - Yvonne
生日快乐
编辑&排版 - Arya
今天也想出去玩儿
编辑&审核 - Leah
故人
图片来源 Instagram: ms.cat_n_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