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文化馆:“百狮如意”古代石狮民俗文化展(文博系列之147)

文摘   2024-12-30 23:11   北京  

20241116日至124日,百狮如意”古代石狮民俗文化展在西城区文化馆开展。这一次石狮展,汇聚了唐、宋、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100座石狮,讲述着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

狮子,这一源自异域的猛兽,在中国文化中是力量、威严和吉祥的象征。在传统文化里,狮子被视作祥瑞之兽,能辟邪镇宅、守护平安,其形象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神兽序列中仅次于龙的存在,成为国人的精神图腾。千百年来,石狮或居庙堂,为皇家官署镇守宫苑和陵寝,威猛庄严;或处乡野民宅、桥头村寨、房前炕头,护佑着一方百姓平安。随着新时代的开启和城镇化的深入,石狮子逐渐失去原有功能,但它们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却愈发珍贵。

走进西城文化馆的一层大厅,100座石狮有序陈列。门墩狮、案头狮、中堂狮、照壁狮……这些石狮或仰天长啸,或昂首阔步,或席地而卧。石狮表情有的温和,有的威严,有的慵懒,有的呆萌。这些石狮的主人,是河北沧州读白茶舍主理人张建光。张建光还为这些石狮取了接地气的名字:元宝、宋大眼、阿望、铃铛、胡二爷……

47岁的张建光是石家庄人,学美术出身的他多年来从事设计和文创工作,在沧州有自己的设计公司和工作室。说起来,2000年时张建光还在北京工作时,住在潘家园附近。闲暇时,喜欢传统文化的张建光经常逛潘家园古玩市场,偶然间买了一座小石狮。回家把玩,越看越喜欢。于是他又陆续买了十几座石狮,个头有大有小,造型也五花八门。回到沧州工作后,对石狮收藏越发痴迷,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趟趟去北京,和圈内朋友探讨交流,拓展收藏范围。20多年间,他陆续收藏石狮300余座。收藏过程中,张建光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石狮背后的文化研究上。不仅从美学角度研究石狮的造型特点,还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张建光现在所生活的沧州,位于河北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沧州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其大运河长度占京杭大运河的八分之一沧州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沧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属赵国,秦汉时期属幽州。隋唐时期,沧州逐渐成为重要的军事和经济重镇。宋元明清时期,沧州商贸发达,文化繁荣。沧州有个千童镇,秦朝时称千童城,乃秦始皇遣徐福求长生不老仙药,征募、训练千名童男女及百工巧匠,并由此东渡的始发之地。沧州另一个著名的是铁狮子,相传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民间称之为镇海吼,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是沧州的标志性文物。

如此一来,我们的故事形成了闭环。于省城石家庄出生,于京城爱上了石狮收藏,于沧州这个以铁狮子闻名的狮城生发创建了一番事业。对于张建光来说,将自己收藏的石狮拿出来展览,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石狮文化,体验古韵今风,感受石狮的艺术魅力。这些石狮是记录运河文化、古狮文化的一个载体,每一座精美的石狮都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独特审美和认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狮城生活,我把研究狮文化当成了一种使命和荣耀。

运河贯南北,京城连狮城。为了能让人们在观展时更好地了解石狮文化,张建光还策划制作了《百狮如意》画册。从筹划到拍照扫描,再到文字编辑,一个半月的时间,他对心爱的石狮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北京展出结束后,紧接着将在江苏南通展出,然后会在沧州及其他更多的运河沿线城市展出。张建光希望,这些承载了运河文化和古狮文化的老物件,能为更多的人带去文化滋养。

今天的旧作链接,特意选了一篇,内容完全对应。陕北绥德的石狮巨阵。

陕北榆林过大年:绥德石狮巨阵(云游系列之252)

心中的风景
心中的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