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号。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占地约30亩。承恩寺由明代的司礼监太监温祥兴建,明武宗曾赐额“承恩禅寺”。承恩寺布局严谨,也有其特殊之处。整座庙宇呈南北略长的“回”字形。承恩寺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最后面的小院里有温祥的供堂。院墙四周有瞭望更楼,为明、清寺庙所罕见。
承恩寺由朝廷中央机构僧录司的官员住持,规格较高,被视为“皇家之地”。民间对承恩寺有“三不、三高和五绝”的说法,即不开庙门、不受香火、不做道场,这可能与寺庙的特殊地位和功能有关。1990年2月,承恩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为这个不开放的地方添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承恩寺建成之初,第一代住持宗永,山东充州人。宗永任僧录司左觉义全押管事兼承恩寺住持。后来朝代更迭,到了清代,这座寺庙又被三次重修,足以见得皇家对这座寺庙的重视程度。承恩寺的住持僧人中,如元空、圣安、法安等,都是学识渊博、文武双全的高僧。其中,法安还曾担任过全国佛教领袖。新中国建立后,该地曾经作为学校,成为北京九中的一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开始对该地的整修,使得这一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寺庙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承恩寺之所以神秘,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有“三不、三高和五绝”之说。三不前边说过了。三高:一是工程级别高,是由明司礼监太监温祥亲自督办的皇家重点工程。二是住持级别高,由僧录司左觉义宗永兼任。三是地位高,承恩寺建成后,明武宗朱厚照为承恩寺下过圣旨,“不得干预承恩寺内外大小一切事物”。五绝:一是寺内精美绝伦的壁画,在天王殿内至今完整保存着明代壁画。殿内东西两侧,分别绘有青、白、黄、绿四条龙。敢绘龙于壁可见寺院地位之高。此外有“帝后放飞图”和“帝后放生图”,画中主角是皇帝、皇后以及陪伴的侍女。二是碉楼,寺内有石砌的碉楼,共四座,每座碉楼高三层。余下的三绝是,建在屋顶上的钟鼓楼,不多见的“人”字柏,以及达官显贵用的上马石。
2021年7月12日承恩寺(又称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正式开馆,建成508年后首次向公众开放。大雄宝殿、法堂和西厢房成为了展厅,后院则成为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想要进承恩寺,抢票可是个“苦差事”。承恩寺每日仅接待少量访客。工作日每日下午共接待两组访客,每组限15人,周六和节假日则分为上下午各两场,访客总数不超过60人。我曾经有三个晚上0:00手机抢票,没有抢到。而后也就不想再继续了。后来又听说生日那天可以凭身份证电话预约,还没等到当年的生日,承恩寺就又一次关闭了。
前些日子,机会再一次出现了。11月4日至11月17日,承恩寺启动“承恩有「杏」”限时免费赏秋活动。11月12日我们如愿以偿走进了承恩寺。承恩寺二进院内,大雄宝殿前的两株银杏,其中一株叶子落了大半,观赏价值大减。另一株银杏正值盛时,满目金黄,赏心悦目。微风拂过,摇曳的银杏叶随之悠然飘落,俨然一场浪漫的“银杏雨”。
时光流转过去了五百多年,第一次走进了承恩寺。看过了寺内的大部分建筑,也看了一年一度的银杏秋赏,心里多少满足了。但是,还有遗憾,没看到承恩寺的壁画和燕京八绝珍品。盼着承恩寺再次对公众开放吧,哪怕是等着生日那天再去一次,也就不存遗憾了。
今天的旧作链接,都是银杏主题。
行走粤琼23日:广东南雄帽子峰和军营寨的银杏(云游系列之446)
行走粤琼23日:广东南雄冯屋村和凹背村的银杏(云游系列之447)
西直门外真觉寺:赏金刚宝座塔与古银杏构成的绝美秋景(花卉系列之92)
门头沟潭柘寺:这一次专程来看乾隆御封的帝王树(市井系列之154)
门头沟崇化寺:寺庙毁于地震却留下了2株超300年的古银杏(市井系列之156)
紫竹院行宫:古银杏曾遭雷击促蘖枝生长竟然独木成林(花卉系列之93)
滇西九日:腾冲银杏村许你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云游系之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