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们说了龙泉禅寺。这一回,咱们说说与白浮泉有关的两处遗址。元朝自建大都城伊始,水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执政者。为解决元大都水的问题,郭守敬遍访京郊,寻找水源,最终发现了昌平龙山东北麓的白浮泉。郭守敬将白浮泉水作为引水的起点。在白浮泉之下筑白浮堰,引水向西行,然后转向南,注入瓮山泊(颐和园昆明湖前身)。水沿金水河(后称长河)于海淀麦庄桥一带折向东南,通过古高梁河故道进入大都西护城河,注入积水潭。自此,南方沿着大运河槽运来的粮食、建材和物资,可以通过通惠河直达积水潭。
《隆庆昌平州志》中说:“白浮山上有二龙潭,(泉水)流经白浮村,郭守敬引此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流入积水潭以通漕运。”《元史.河渠志》中载有白浮泉的大名:“通惠河,其源出于白浮、瓮山诸泉水也”。“白浮瓮山即通惠河上源之所出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这样评价:“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也曾感叹,“如果没有这条运河,北京城就可能修不起来了。”了解了白浮泉之于元大都的地位和意义,我想您一定十分愿意看看白浮泉的遗址了。
九龙池围于白浮泉。九龙池,是这股生命之泉的汇聚之所,池壁嵌有青石雕成的龙头。泉水从九个龙口中喷涌而出,宛如九条玉龙在尽情吐息。池边有新建仿元代规制的亭榭一座。亭榭四周几根中间粗两头细的“梭柱”、顶部硕大的斗拱,都是金元建筑的风格特征。亭榭迎面上方悬有匾额一块,红边蓝地金字,上书“白浮之泉”。亭东侧竖有一座文物保护碑。这里得名“龙泉漱玉”。
在欣赏遗址美景的同时,我也要告诉您一些其他“情况”。白浮泉景区开园的时候,很多媒体以“重现龙泉漱玉景观”为题进行了报道。但是一些学者对此是存有质疑的。据文史专家宗春启先生考证,白浮泉的“龙泉漱玉”不是燕平(燕平即昌平,为避讳而改)八景之一,也不是历史景观。无论是《元史》还是各代州志,没有一条记载“白浮泉建有九龙池”,更没有提及过郭守敬在白浮泉建过九龙池。其实,昌平八景中有“龙泉喷玉”。景观位于昌平十三陵昭陵西南翠屏山下的九龙池。明朝官员崔学履《隆庆昌平州志》称:“九龙池在州城西北十五里,红门内之西,翠屏山下。泉出九穴,穴凿石为龙吻,水从吻喷出为池。”另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载:九龙池为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世宗敕令建造。“九龙池在昭陵西南,于山崖下凿石为龙头,泉出其吻,潴而为池。上有翠泽亭,中一间,旁各三间。门三道,东向,缭以周垣,为车驾谒陵事毕临幸之所。”说到这里,您应该大致明白了。史有“龙泉喷玉”,而无“龙泉漱玉”。我的观点是,白浮泉是真实存在的。现代人修个景点,供人们发思古之情,仅此而已。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的第二处遗址是都龙王庙。古人认为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都归龙王领导。元代中期,为了固守水源、稳定漕运,在龙山顶上建设一座都龙王庙。是北京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的敕建龙王庙,代表“龙王泉祖之庙,为诸泉水之始。”《光绪昌平州志》记载:“都龙王庙在龙山山巅,明洪武八年重修,光绪四年祈雨有灵,奏请御赐祥徵时若匾额,重修殿宇。”
都龙王庙建于元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建筑组成。正殿配殿格局规整,东西两边建有钟楼鼓楼。正殿门口的楹联:九江八河天水总汇,五湖四海饮水思源。横批都龙王祠。都龙王庙内供的是人面龙王。大殿两侧的墙上绘有《东游巡踪》彩色壁画。根据壁画绘制风格、内容和技法分析,壁画绘制时间大致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壁画描绘了天气大旱,井水枯竭以及老百姓找水的故事。画面呈现有老人、小孩、青壮年等不同人物形象,有的跑、有的走、有的坐、有的躺……人物表情生动鲜明,极具动感。
庙后有“龙泉岛”石碑,以及明、清修庙记事碑六通,记述当时祈雨、修庙的经过。都龙王庙是研究古代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龙山上建了都龙王庙之后,香火日盛,并逐渐发展成庙会。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都龙王庙置田碑》记载:“每年农历六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举办庙会,百姓身穿干净衣服,从四面八方会聚于此。”农历六月十三,据说是龙王的生日,也有的地方说是下雨日、雨节。明清两代的每年这一天,四邻八乡的农民聚集于都龙王庙,“报赛尊神,演剧三朝。结社鸠资,香火繁盛”。这事铭刻在乾隆十七年《都龙王庙置庙田碑记》中。这通碑现存于都龙王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