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纹起源新说法:陕西石峁遗址双神面石雕圆柱纹饰可能是饕餮纹本源。

文摘   2024-11-18 08:59   陕西  

陕西石峁遗址,碳十四系统测年及考古学证据表明,该城址初建时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考古学纪年:即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史记》纪年:五帝时期至夏代早期)。

饕餮纹的起源众说纷纭,今只说石峁遗址出土的双神面石雕纹饰使饕餮纹起源又增加一新观点。

商早期至西周中期饕餮纹的发展,很明显饕餮纹早期是由两条一样的夔龙纹组合而成。

金沙、三星堆文化饕餮纹对比,金沙、三星堆文化饕餮纹的口部多样,而周王地域饕餮纹的口部基本都是固定的卷口。

学者依据商早期到西周中期饕餮纹的特征,给出了饕餮纹的定义、辨识标准。

饕餮纹,是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上的一种主要纹饰,多装饰在器物显著位置。饕餮纹种类多样,延续时间长,有缘起期、发展期、繁荣期、鼎盛期、衰落期等,有广义和细分之别。

但仍然有一定的辨识标准。以鼻梁、额部为中心轴左右对称分布的有角、目、眉、口、耳等兽面形纹样即为饕餮纹。

关于饕餮的本源,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先识》载:“周鼎著(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是对饕餮本源记载的最早信史。古文句读后“周鼎著(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1、句读后“周鼎著(铸)饕餮”,这里的饕餮指西周青铜器上的纹饰。

2、后面说的应是饕餮本意(当时理解的):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有首无身”,显然是对饕餮外形的描述,“以言报更也”得到的报应就是变更(改变)了形象,对饕餮后来外形改变的描述,“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吃了又未咽下,损害了自身。这句话不好理解。饕餮信息:饕餮一词是特殊的专有名称不可拆分、饕餮外形特征,有首无身,后来因为“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变更外形。以上观点论据还是太少,部分还是推测和猜测。

石峁遗址出土的双神面石雕,给了我们新思路,饕餮的本源可能就是这种一体双面的神面纹饰(族徽),该族吞并其他部族后,其他部族的族徽会被添加到兽面上替代原有的样子。但该观点,论据还是不足,缺少中间一到二个发展、延续阶段的物证(夏代)。综上所述,饕餮本源是什么目前还无法确定,石峁遗址双神面石雕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夏商周考古青铜学古文字学
青铜器学入门系列 青铜器学进阶系列 古文字(金文)学入门系列 古文字(金文)学进阶系列 夏商周考古学入门系列 夏商周考古学进阶系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