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字发明的年代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课题,定义本文“文字”含义,即狭义文字(不包含数字、象形符号,如符号一、二、三,各种象形、图案符号)。
1、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出土祖辛大鼎铭文(时代:西周早期)该铭文的难点在右上“某”字识读,如果按照该字是一单字识读,没法识读,目前已发现金文无此字,如把该字左右拆分为两字,就非常简单,左边隶定为“戈”字,右边为隶定为“隹”(雍)字,西周时期非常常见。“隹”(雍)M111墓主的先祖名。
2、夏商时期王及高等贵族天干的使用、
《史记 商本纪》:商王室及贵族都使用“日名”,商王自报丁(成汤曾祖父)起,全是日名,三报(报丁、报乙、报丙)、二主(主壬、主癸)之后,传至殷商第一代帝王天乙(成汤)。从天乙至帝辛的日名传承顺序为:天乙(成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或祖乙)—外壬— 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王)。把商王日名“提炼”一下,只留下名:丁、乙、丙、壬、、癸、乙、丁、丙、壬、甲、丁、庚—甲—己—戊—丁(或乙)—壬— 甲—乙—辛—甲—丁—庚—甲—庚—辛—乙—丁—庚—甲—辛—丁—乙—丁—乙—辛(纣王)。
《史记 夏本纪》: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
信息:先商时期(夏末)商王,最高等级贵族名为天干,夏末夏王,最高等级贵族名也为天干。3、M111帝庙器祖辛大鼎铭文中纪念先祖的隹”(雍)字显然不是天干。“隹”(雍)字是象形文字演化而成的示意字,该字比夏末(先商)时期的简单计数的天干要早, “隹”本字是鸟, “隹”字下加口是雍字,示意:祭祀鸟(鸟,以鸟为图案的族徽或图腾)。
4、西周早期克盉铭文识读、释读。克盉铭文:王曰:太保(日名:父辛)、 隹( 祖名:雍,)、明(祖名:明)~。
商代晚期明亜父乙觯。
5、春秋吴国吴王余昧墓四号镈钟铭文识读、释读。余昧墓四号镈钟铭文(祭文):唯王正月初吉,丁亥,雍王之孙~享于我先祖 隹(雍)~。孙,王,先祖之敬称,后代之意。大致意思:吴王余昧祭祀先祖,祖 隹(雍)。 春秋时吴国文字隹字演化“余‘字形。
6、 余昧墓三号镈钟识读、释读。余昧墓三号镈钟铭文(祭文):唯王正月初吉,丁亥,雍王之孙~享于我先且余(合体字,祖隹 )~。信息:春秋时吴国自立为王,祭祖时不需要使用商代的日名(商王册封的名)也不需要使用周王册封的名(南公、虞、虘)。
7、史记相关信息记载。
《史记 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史记 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8、商代前期耳鬲,这时的青铜器铭文显然是介于图案和文字之间,所以该“耳”字,部分学者隶定为耳字,部分学者认为是图案。
综上所述,我国文字大致应是在商代前期产生、发展,商代中期逐步完善,商代晚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