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对史上贪官之最的界定有分歧,但是,有几人却是毫无争议的,和珅、严嵩和刘瑾。和珅和后面二位还不一样,他在乾隆面前是彻彻底底的红人,直到乾隆去世,他才失势被抄家。
据说和珅也想和新任皇帝嘉庆搞好关系,但就是不得嘉庆眼缘,人家就等机会铲除他呢。和珅的故事算是一个典型,他聪慧,书读得不少,就是科举运差些,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他后来的飞黄腾达。机缘巧合之下,他做了乾隆的侍卫,不过是三等,但是机会很快为他打开了大门。
一次乾隆听说犯人逃了,大概心有所触,就说出《季氏将伐颛臾》一段中的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意思就是:老虎和犀牛跑出笼子,匣子里的(占卜)龟甲和(祭祀)玉器损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也有说法,一次乾隆外出,居然少了黄罗伞盖,不过,乾隆心情好,非但没责怪,还吟诵出一段文言文。只是身边的这些人普遍文化底蕴差些,没听懂皇帝在说啥,只有和珅明白了,他读了那么多年的论语,当然知道皇帝心里真正所想,于是,大胆接了一句:“管这事的人就该负责。”
乾隆没想到居然有人能听懂,于是,很是好好的打量了一番这个眉清目秀的侍卫,居然很投眼缘,很快和珅平步青云,一路做到军机大臣。
看看史上的这些贪官,似乎都有一个通性,都仗着皇帝的宠爱大肆敛财。乾隆不是一个糊涂皇帝,毕生以康熙为楷模,为何任由和珅如此贪呢?
和珅还是有才的,办事能力也不差。
一天乾隆收到一份文书,是藏文,那时皇帝正在避暑山庄,身边没人懂藏文,除了和珅。他能在“关键”时刻替皇帝解决难题,能不让乾隆对他高看一眼么?
很多文学作品在谈到和珅时,更多关注于他的察言观色的功力。事实上,乾隆身边不缺这些人,官位能做到很高的人,都会在这方面有所修炼,和珅比他人高明的一点在于,他深谙“慎言”的精髓。孔子提出这个观点,是告诫他人要少说话多做事,在和珅这里,他是在该自己发言的时候才说话。
在李侍尧一事的处理上,充分展示了和珅对乾隆心理的把握,而且,行事很干脆。李侍尧被人告发贪腐,乾隆很生气,但是,并没想让他死,和珅上奏是“斩监候”,而朝廷其他大臣却是要求“斩立决”。乾隆心里能不给和珅加分么?贪官是该严惩,但是也得就事论事吧。
这事也看出乾隆对贪官的态度有点暧昧,所以,和珅也就敢贪了。
有人也问过,和珅难道不清楚史上贪官从来无好下场么?他就不能提前和嘉庆建立良好关系么?
看嘉庆后来的做事风格,压根和他爹就不是一个套路。他能喜欢和珅么?一般而言,同龄人更好相处,要不就是老皇帝和少年臣子,乾隆上位后,大刀阔斧将雍正留给他的那些老臣都收拾差不多了,嘉庆一样会这么做。
再说,嘉庆在一边已经看了这么多年,太清楚和珅的为人了,怎么可以再容忍他呢?当时若不是和珅儿媳,也就是乾隆的女儿、嘉庆的妹妹求情,嘉庆早就将和珅拉到菜市口问斩了,好让天下人看看,大贪官不论曾经有多风光,下场从来只有一个。
最终,嘉庆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长子丰绅殷德因妻子求情,得免连坐。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进行报复,刘墉向嘉庆帝建言应避免案件扩大化,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不大规模地牵连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和珅何尝不知道这些,他读过那么多经史,知道要保住富贵,就得抱贵人大腿,所以和乾隆成了亲家。只是自古以来,历代朝廷对贪官都是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乾隆对和珅有多放之任之,嘉庆对他就会有多严厉。这可是嘉庆树立贤君的好机会,更何况还有个很大的福利,国库一下子有钱了。
这些贪官敢胡来,无非倚仗皇帝对他们的宠爱,但是像乾隆如此宠爱和珅的,史上还不多见,也就是魏忠贤了。他的身份还有点不一样,他是宦官,有着近距离接触皇帝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他又能得意多久呢?换了一个皇帝,自己人头也就落地了。
历史总是反复用类似的故事警示后人,做人一定要本分,若仗着一时得势就谋不义之事,自己迟早得连本带利还回去。老祖先一直教育后人,钱财有它的赚取之道,贪婪之心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结果呢?看看这些故事就知道答案了。
当然,这样的故事会不会随时代不同,而失去其借鉴意义呢?其实,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性中的贪婪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这跟时代其实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