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君主就都实行一夫多妻制,后宫中的妃嫔们,少说几百,多则上万,是一支庞大的“粉黛”队伍,确切的数字恐怕谁
也说不清。不管她们是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或是拒绝临幸,绝大多数都
是帝王的奴隶和仆役,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政治斗争的工具,充当帝王
享乐的玩物和传宗接代的产婆。
周代,君主选妃侍寝,以日、月、星、辰来决定;汉代,皇后和一品夫
人拥有绝对优先权,九嫔以下轮着来;魏晋时,有个荒淫的晋武帝,是
坐羊车选寝妃的;到了唐代,后宫侍寝又恢复了周代的顺序,按照月圆
月缺来制定。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清代,皇帝每天翻牌子,翻到
谁是谁。
(1)
皇后一人,每隔半月陪皇帝上床一夜;夫人三人,每隔半月三人共同陪皇帝上床一夜;九嫔九人,也是每隔半月共同陪皇帝上床一夜;世妇二十七人,每隔五天,抽签抽出三人陪皇帝上床一夜;女御八十一人,在剩下的十四天中,每天由五个或六个人共同陪皇帝上床一夜。
听起来是荒唐的很,可事实就是这样。《礼记》原文:“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遍。”
感觉是有点乱啊!!
(2)西汉
西汉时期,后宫人数递增,高峰期已多达三千人。为此,后宫制定了完善的后妃制度。除皇后外,后宫嫔妃分十四等:一等昭仪;二等婕妤;三等经娥;四等容华:五等美人;六等八子;七等充依;八等七子;九等良人;十等长使;十一等少使;十二等五官;十三等顺常;十四等无涓、共和、娱、保林、良使、夜者。除十四等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
汉朝的侍寝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晚上由谁侍寝一般是由皇帝自己决定。主要看皇帝今天的心情,他想要特定的某个妃子来侍寝,就是哪个嫔妃侍寝;若是没有特定的,则由管理侍寝制度的官人根据侍寝时间来分配侍寝。
后宫之中有专门的官职来管理记录各妃嫔的侍寝时间,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用来查阅侍寝人是否有孕。
(3)唐朝
唐朝只有皇后才有独享皇帝的权力,其余按地位进行分配。
唐朝后宫陪侍御寝的顺序,是按照月圆月缺来制定的,与周大同小异。
每月的前十五日为渐满,后十五日为渐缺,所以从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轮到高的,十六到月底前则反由地位高的轮到地位低的,皇后及四夫人有优先权,九嫔以下则“九九而御”,即每九个人共同承恩一夜。
这种画面真是不敢想像啊!
皇帝催情食谱:在饮食上比较节俭的唐太宗,最爱的食物是笋和少林八宝酥。在饮食上比较节俭的唐太宗,最爱的食物是笋和少林八宝酥。
(4)宋朝
宋朝后宫嫔妃的设置沿唐制,设四妃、九嫔等,无其他特别之处。
主要聊一聊宋文帝和潘淑妃的逸闻趣事。
南宋宋文帝时期,潘淑妃因相貌美丽而被选入宫中,但皇帝后宫中漂亮的妃嫔非常多,潘淑妃虽美,但也不是倾国倾城,因此即便已经被选入宫中,也很难引起皇帝的注意。
潘淑妃很有心计,她一直在悄悄地等待机会,当她得知宋文帝以“羊车望幸”法选妃侍寝之后,便计上心来。
原来,宋文帝喜欢驾着羊车在后宫别苑中任意行走,当羊车停在哪个妃嫔的住所前,宋文帝就在此留宿。潘淑妃于是便来了个“投羊所好”,在门外的屋檐上插上羊最喜欢的青竹枝,还在地上撒上盐汁。
此时的潘淑妃早已将自己精心打扮好了,宋文帝来后,更是百般殷勤伺候,各种献媚取宠,从此走上了巅峰之路。
宋朝皇帝催情食谱:宋代皇帝的催情菜单,比如宋徽宗喜欢牛羊肉及驴肉等,却人到中年没有发胖。高宗赵构喜欢吃牛鞭、肚子等,虽然最终没有生育,但却获得了长寿。像度宗赵那样的皇帝,纯粹属于种子皇帝,催情跟找死无异。
(5)明朝
明朝皇帝对宠幸嫔妃这事比较随意,没有太多的规矩可言。简单说不分白天黑夜,随时随地有兴趣都可以。嫔妃和宫女一旦得到皇帝的临幸,有专门的单位负责登记并给予封赏,临幸后待遇明显就不一样。要是生了皇子公主,地位就更不同了。
晚上,各妃嫔的宫门之前都挂有两盏红纱灯笼,皇帝随机选择,选中那个宫就将此宫门的灯笼取下来,随后负责巡逻的宫中卫士下令其他宫门的灯笼熄火。
(6)清朝
关于清朝后宫制度,友友们都看了不少类似《甄嬛传》的宫斗剧,不多加介绍。主要聊聊嫔妃侍寝的步骤。
钻龙床。几个太监把妃子抬到皇帝的寝宫后,褪下侍寝妃子身上的裹着的被子。妃子就爬到龙床之上,沿着皇帝双脚这头匍匐前行到皇帝身边。皇帝知道妃子来了之后,就会对其进行调情一番,接着就开始干活。
限时间。虽然寝宫之内是皇帝和妃子两个人你侬我侬的,但送寝的太监不能离开门口。所以妃子在侍寝皇帝时,动静不能太大,不能尽情释放自己,这让妃子们痛苦不迭。门口的太监总管觉得皇帝差不多的时候,就会高喊:是时候了!如果皇帝没有动静,他们等会再喊,直到皇帝让他们进去将妃子弄走为止。
清朝妃子侍寝之所以有这么严格的流程,个人认为:一是防止有人谋杀皇帝,毕竟他们是从关外来的;二是防止皇帝过度纵欲,伤害身体;三是预防皇帝和哪个妃子过夜后而走得太近,干预朝政。
皇帝催情食谱:清代皇帝的最大创举是“满汉全席”,恐怕其奢靡更多是为了显摆,属于形象工程一类。
乾隆似乎特别喜欢鸭子,另外,鹿尾、燕窝、羊肉、奶子,外加一些面点,这样一搭配,就显得非常“科学”了。奇怪的是,这早餐也如此安排催情食谱,他想干什么?莫非刚起床,又要翻牌子?说笑了。乾隆的晚餐更丰盛,在这基础上,又增加二十二种,达到七十五种之多。
清代皇帝估计是因为出身于游牧民族,个个对鹿肉情有独钟。纯阳之物大联欢,是个男人吃了都受不了,真不知康熙是怎么想的,莫非让那些老臣子们集体去逛八大胡同?
所以呀,“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后面还得加上一句,“食补也应适当”。食物催情没有错,热爱并享受生活也无错,但凡事均有个度,过了就不好了,有花堪折直须折,到头来却折了自己的寿,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