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欧洲前卫艺术》把抽象艺术一次讲清楚

教育   文化   2025-01-24 10:11   浙江  
查看 艺术课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小编按:在我们的课程《二十世纪欧洲前卫艺术》中,来自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艺术史学院研究员弗雷得力克·阿历克斯讲述了抽象主义三巨头——马列维奇、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艺术,这是我听过的最清晰的讲解。如果你过去觉得抽象艺术太难懂,那么不妨听一听,我相信,一定会对你今后理解抽象艺术很有帮助




马列维奇、蒙德里安与康定斯基舍弃自然走向完全的抽象。他们提倡纯粹的绘画,摆脱任何涵义、象征或任何与现实的联系。”


马列维奇 1878-1935


我们会从马列维奇开始谈起至上主义是马列维奇创造的新美感准则,马列维奇的目标是什么?是舍弃一切象征与一切固有的准则,以找寻一种全新的美感准则,这个准则将过往的涵义都抛弃,用来创造他的作品。



举个例子,来看一件1915年名为《至上主义》的作品,在画面上,我们看到许多几何造型、不同的颜色和粗细不一的线条,这些绝对的形状,有时重叠,有时分散,好像呈现出某种动态或力量,在画面上滑行。对于马列维奇来说,绘画的革命就是用塑造的物体来脱离旧世界、代替旧世界,提出一个没有物体,没有过去的世界。他使用晦涩的词汇定义至上主义,他写道:“至上主义在于表现一种能量的恒常和直觉式的运动”。



我们继续看他的另一件作品,著名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创作于1915年,同年在彼得格勒的名为《0.10》的展览展出,放置在展览中一个居高的角落里。在俄国家庭传统上,是什么东西悬挂在天花板和墙壁间呢?是圣象。这幅作品其实是用新的造型词汇来取代旧有美学,来象征圣象,马列维奇不是展现无限,也不是展现圣象,而是使用暗示,暗示它的至高无上,不需要透过展示圣象或任何圣人来达成。


蒙德里安 1872-1944


再来聊聊蒙德里安对蒙德里安来说,艺术是非常精神性的。蒙德里安的方式和马列维奇有点不同,后者想用新的造型,取代旧世界,蒙德里安则是另一回事,对蒙德里安来说,根本性就是探索自然和撷取精髓,用理性和逻辑的方法来安排

而自然对他来说不是无秩序的存在,而是有秩序,被法则和规律管制的,因此蒙德里安尝试找出这些法则和规律,来组织宇宙中的元素。将宇宙中的对立联合起来,并加以协调。



他的思想在这件名为《红、黄、蓝的构成》的作品中完全可以验证:我们从中看到什么?我们看到对立,水平和垂直的线,还有颜色。颜色其实代表事物的物质面,而线条代表宇宙的精神性,也看得出线条和颜色不限于画框,而是在到达画框的边缘后仍然可以继续延伸,无限延伸,这表示蒙德里安以一个寰宇通用的计划为目的,它不受限于平面绘画,而要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的一部分。


康定斯基 1866-1944


刚才提到的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是非常概念化,非常抽象的,绘画的确是抽象的,但就连理论也是抽象的,因为他们针对寰宇和整体计划的雄心,而康定斯基不是,他的作品将解放主观,这里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解放内心感受还有心理。



我们看过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的形状和色彩,是非常受几何形控制的,这些都不是康定斯基想表达的,康定斯基要打破这一切,他将给予形状、线条和颜色各种可能性,非常自由地在画面中伸展,特别从这一件1910年名为《无题》的水彩可以看到,康定斯基放弃了所有和现实的连结,那这是什么?这是一种爆炸、分散,对颜色、线条和形状的完全解放,画面布满伸展的线条,不受形状限制,线条不是用来构成形状,颜色也不被形状囚禁,不局限在某一个几何形状里,色彩的斑点自由伸展,独立于线条和形状。康定斯基试着表现一种喜悦和力量的感觉,和马列维奇非常不同,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艺术家的内心发生了什么,在这里展现、爆发出来。
三个艺术家都成功创造特殊的美感准则,让绘画能够脱离,我大胆地说,来自美术和学院的束缚,其他艺术家将用不同的方法走得更远。

小编笔记关键词: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全新准则、运动感

蒙德里安:秩序、对立、和谐、整体

康定斯基:解放主观、线条颜色不受限


弗雷得力克·阿历克斯
法国
哲学博士、艺术史博士
巴黎第十大学艺术史学院研究员
巴黎东部马恩河谷大学博物馆系讲师

广受好评的课程




一起买更划算





查看 艺术课程 请点击“阅读原文”

👇 👇 👇 👇


那特艺术
拥有全球师资的在线艺术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