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艺术课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安德烈·布拉希利尔(André Brasilier)画的主题,简单来说就是:马、妻子和大自然。这个1929年出生于法国索米尔的大师,时至今日还在画画。
第一次看到布拉希利尔的马,我几乎立刻联想起另一位爱画马的艺术家——常玉。常玉喜欢将一到两匹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马儿或轻漫奔跑,或独自吃草,遗世而孤立。布拉希利尔也喜欢将马置于大背景中,用寥寥几笔勾画,不一样的是,他的马是成群结队的飞马,在林间、在海边、在夕阳晚霞之中、在浩瀚星空之下,恣意奔腾,好不畅快。
布拉希利尔出身于艺术家庭,父亲是一位画家,1949年他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在那里,他接受了传统的艺术训练,接触了各种现代艺术思潮,他的作品融合了印象派的色彩表现、表现主义的情感表达、甚至还有日本版画的简洁与优雅。
1952年,年仅23岁的他荣获佛罗伦萨-布鲁门塔尔奖,第二年又荣获了罗马大奖,于是,他在罗马的美第奇别墅居住了三年,这是法国文学院为获奖者提供的一项特权。此后,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巴黎、纽约、东京、苏黎世和首尔等城市的知名画廊和博物馆,至今已经举办了100多场个展。
布拉希利尔的童年在乡间的别墅里度过,他刚开始学习画画的时候,还没有拖拉机,到处都是拉车的牛和马。战争期间,马成了他的模特,他在泥巴上画草图,马的形态和热情让他感到愉悦和好奇,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他告诉别人:
“马是绝妙的创造物。它们充满象征意义、力量、活力和美感。它们是灵感的源泉。”
“马总是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它们位于大自然的中心,与大自然别无二致。我感兴趣的是对美的追求。”
“每当我看到马,我就会受到启发。马给了我能量……”
布拉希利尔的作品中,抽象与具象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抽象的元素,如模糊的形状和流动的线条,与具象的形象,如清晰的人物和动物,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富有层次的视觉体验。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也提供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
他的色彩选择也往往出人意料,能够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他也擅长运用渐变色和中间色调,为画面增添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
当布拉希利尔看到一个有趣的主题时,他不是拍照,而是喜欢记笔记,记下自己当下的想法,而后,在画布前,他会将这种想法进行“转录”,在他看来,画是一种实物,它必须代表一种从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在他的画布上,他试图在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之间创造和谐。
他总是以很少的效果来突出一个主题的精髓,就像日本艺术家专注于禁欲主义和极简主义一样。在画草图之前,他就会试着在脑海中构思整幅作品。在空间和构图的处理上,他打破常规的透视法则,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自由流动,探索每一个细节和角落。
虽然他用构图去引导视线,但他并不希望大家去特别注意构图,甚至希望观众能去遗忘或者忽视构图,他认为专注于欣赏构图,会让人忽略精神层面的理解,因为构图、线条、色彩、技法……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传达感受。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很喜欢他的作品,也许这正是原因所在,因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在回头看常玉的马,初看之下暖而温柔。但是久看之后,总会生出一些不安来,只不过他省略了不安产生之前的所有过程,单将那一瞬呈现,而且是以美与梦幻的方式呈现。常玉出身富贵,个性孤独清高,在他的画作里没有“我”,观者却时时处处感受到“我”的存在。同样是在法国生活的艺术家,同样是美和梦幻的结合,布拉希利尔的画里却完全没有不安,没有孤独,也没有“我”,而是有“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爱生活,爱它的一切形式”。
安德烈·布拉希利尔 André
Brasilier
查看 艺术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