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幅向往已久的画会是什么感觉?

教育   文化   2025-01-08 10:11   浙江  
查看 艺术课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小编按:在我们的课程《现代性的确立:可见与可诉》中,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乔纳森·迈尔斯教授分享了他第一次亲眼目睹毕加索的名作《亚维农少女》时的感受。


大概是1979年,我第一次去纽约,我想去看看《亚维农少女》,我明明已经在课堂上学习过这幅画,看过幻灯片,也在书上看过这幅画。所以我把它看做一幅图像,我想我已经了解这幅画了。我在博物馆里逛啊逛,都没有找到这幅画,我纳闷了:“这幅画在哪里?这明明是一幅很大的画啊?”

我记得最后转过一个拐角,迎面而来的就是这幅画,我几乎懵了,我不知道我当时看的是什么,这就是《亚维农少女》。



当时,有那么10到20秒钟的时间,我只感到浑身都在颤抖。我用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因为我的膝盖几乎一直在抖,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体验。它不再是一幅图像,它变成一个力场,一种物理体验。过了一会儿我才再次看清楚这是一幅图像。我往后退了几步。我想了解这幅画所经历的一切。



当画家德兰和马蒂斯看见这幅画时,他们认为这幅画是一件可怕的作品,我记得德兰好像是这么说的:“我能想象毕加索在这幅画面前吊死的景象”。

这幅画带给你的,不仅限于一个时空,而是多重时空,描绘的不仅仅是现在的这个固定时间和空间,而是一个破碎的空间,一个运动的空间,我们通过图像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时空。

如果我们从左往右看这张画,看见这样一个人像,这个人像借鉴了埃及艺术的特色,旁边的两个人像,则借鉴了伊比利亚雕塑的特色,伊比利亚雕塑是公元前2世纪到3世纪的西班牙雕塑,最后是这两个像戴了面具的人像,这是1907年毕加索在特洛卡帝罗广场见过的非洲面具,因此有人猜测这是一幅关于非洲的画。



事实上,这是一幅光影画,这幅画把我们带到了冥界,一个地下世界,毕加索仿佛通过一道旋转门进入了画里,从一个维度到另一个维度的穿越,穿越到一个精神维度,穿越到一个亡灵维度。这是一幅关于错置的绘画,一个白日的冒险与通向夜晚的错置,一个从日光维度到阴影维度的过渡。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没有指引确定性的世界,我们处在一个机械思维主宰人性思维的世界,我们几乎不能想象未来是怎样的,我们也几乎不能概括现在

我们可以想象在机械时代的初期,汽车和飞机的出现,人们会很关注科技给未来带来的可能性,然而毕加索却出奇地回到一个古老的时代,到了一个神奇的生死一体的世界,这幅画的图像有着一种奇妙的功能,它并不是一个现代的想法或现代主义的想法,它恰好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毕加索在某种程度上是转身离开这个拥有现代表象的世界,他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奇异的古老的世界。


乔纳森·迈尔斯,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批判与历史研究导师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了解课程详情,扫描下图二维码


包含本课程的主题课,限时优惠进行中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

你见过一个人有六个院士头衔吗?


那特艺术
拥有全球师资的在线艺术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