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祥新,江苏射阳人,本科学历,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射阳县杂文学会会员,江苏儿童慈善“爱心传递大使”;闲暇之余,热爱文学创作,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多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散见诸多报刊和网络平台。出版了《短笛无腔》等专著。
舌尖上的春节记忆:家乡肉圆
作者 赵祥新
味觉,是我们对于家最原始的记忆,亦是“人间温情”的载体。我的家乡是四明镇开明村,那些儿时的味道,就像深深扎根在舌尖与心底的种子,历久弥新。其中,最令我引以为傲的,当属父母亲手制作的肉圆。
犹记得小时候,想要品尝肉圆,要么是在亲戚家的酒席之上,每位客人依照份子只能享用三只肉圆;要么便是在过年前一两天的夜晚。那时,“忙年”已近尾声,为了那几百只肉圆,父母得足足准备上一整天,而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则一直在一旁徘徊、翘首以待。
大清早,父亲便骑着自行车前往集镇上的菜场。约摸个把小时之后,父亲又推着自行车出现在家门外。自行车的前篮与后座上,满满当当堆放着制作肉圆所必需的材料:五六斤肥瘦相间恰到好处的五花肉,一大把鲜嫩欲滴、绿油油的小葱,三四两色泽金黄的老姜,还有一小包淀粉等等。当然,还有两样主要材料无需购买,那便是萝卜和鸡蛋。萝卜是自家田地里的产出,特意留存到过年享用,鸡蛋则是家里母鸡产下的,攒到几十只,专门用来制作肉圆。
据说,母亲出生于富贵人家,刚嫁过来时,并不知晓如何制作肉圆。后来,她与父亲一同钻研学习,每年春节前都会练习一番,经历了几回失败之后,终成制作肉圆的行家里手。他俩联手制作的肉圆,无论外观还是滋味,都远胜于邻居和亲戚家的。
制作肉圆,选肉至关重要。既不能过于瘦瘠,亦不能过于肥腻,最佳之选当属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如此一来,做出来的肉圆方能外脆里嫩,口感绝佳。那时,尚无绞肉机可用,母亲需先把肉切成块,块再切成片,片再切成条,条再切成丁,而后不停地反复剁切,直至化为细腻的肉泥。这剁肉的过程,需耗费一两个小时之久。因此,在老家,制作肉圆的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斩驼子”。
此时,便要往其中打入生鸡蛋了。鸡蛋的数量,与计划制作的肉圆数量需成一定比例。通常而言,若要做 200 个肉圆,需打入 20 个生鸡蛋。鸡蛋数量过少,会影响肉圆的香嫩口感,还极易致使肉圆在油锅里散开变形。
打入生鸡蛋的同时,经热水烫过的萝卜糊、葱花和姜泥也需一并倒入。其后,父亲便会用双手不停地在其中反复揉搓。此刻,我和姐姐们已然能够嗅到葱姜的馥郁香气。待完全揉搓均匀之后,就可以将盆端至锅边了。事先还需准备一大碗淀粉水用来湿润双手,如此能够加快搓肉圆的速度。
大半天的准备工作完成后,迎来了最后的炸肉圆环节。在锅里倒入大半锅的菜油(棉籽油甚佳,那时,家乡种植棉花,市场上有棉籽油可买),将其烧至沸腾,待油面平静无声,便可将搓好的肉圆下锅。搓好一个,轻轻放入油中,再接着搓下一个……由于不能事先将所有肉圆都搓好,所以,这个过程极为漫长且累人,因而,中间父母还需换班操作。
小时候,站在灶台边,望着一个个肉团缓缓滑入油锅中,在油花里上下翻腾,色泽悄然改变,愈发深沉,心中满是激动与满足。随着锅里飘散出浓郁的香味,第一锅金灿灿的肉圆出锅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被烫到后,只得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地再稍等片刻,而父母则满含慈爱地看着我们的狼狈模样。
过年前要忙碌的事务繁多,比如打扫卫生、购年货等等。有些活儿只适合在白天进行,所以,父母常常将炸肉圆的任务安排在晚上。有时,等到第一锅肉圆出锅,往往已是夜晚十点以后。对于儿时的我们而言,晚上十点可是睡得正香甜的时刻。那些年,我和大姐总是能等到,满足地把香脆鲜嫩的肉圆塞进嘴里,一只,两只,三只……二妹、三妹是没耐心的,当我们终于吃到肉圆时,她们早已进入了梦乡,我们好心叫她们,也不愿意起床吃!
2025 年春节,我和爱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奔赴600里之外的大城市,与孩子一同共度春节。出门在外,最心心念念的便是家的味道。家乡的肉圆,不同于在上海见到的肉圆,里面并非纯肉,而是在肉中加入了萝卜、鸡蛋等。家乡的肉圆,承载着家的温暖与亲情,无论走到哪里,它都是我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牵挂和眷恋。
欢迎关注 射阳县杂文学会
“黄海潮声”公众号
1、本公众号是一个集新闻性、文学性、交流性为主的综合性平台。所用稿件坚持原创首发,凡来稿10日后没有刊发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来稿类型不限,小说、散文、诗词、评论、杂谈及新闻、通讯等均可。有条件的,可以同时配图、配音或视频。
3、作者首次投稿,需附百字个人简介及生活或工作照1张。
4、所有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弘扬正能量,严把导向关,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5、作品所获赞赏金,凡每笔达10元以上,其中70%发放奖赏作者个人,30%用于平台维护,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
6、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7、诚邀商务合作,合作方式包括独家冠名、荣誉主办、特别协办、协办、指定用品,欢迎商务加盟。联系人:陈先生 18961965666
《黄海潮声》公众号编委会
联系我们
主 办:射阳县杂文学会
顾 问:李志勇
编委会:郭开国 陈允标 董素印 张同祥 陈冬平 陆军 袁卫东
特邀编委:皋德超 吴炳生 李健 钱娟
总 编:郭开国
副总编、编辑部主任:陈允标
本期编辑:陈允标 袁卫东
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