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良/海边兜风(散文)

文摘   2025-02-05 00:00   江苏  
点击上方 蓝字 立即关注





作者陈文良,江苏射阳人,中共党员,文学爱好者。诸多作品在《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画稿溪文学》、《作家报》、《新时代文学精英智库》、《文学中国》等纸刊及媒体微刊发表。现《齐鲁诗风》特约诗人,《华人文学微刊》平台宣传部部长及特约诗人及编辑,江苏射阳杂文学会会员,在电信公司就职。以真情实感谱写身边的人和事。

海边兜风 


作者 陈文良

                   

      大年初二八时许,从上海打工回来的姚先生,约我一起去海边亲戚家拜年,顺便游观滩涂。恰好姚先生的亲戚姑奶奶,是我亲二嫂。我二哥不在了,长嫂如母,我怎能不去呢?我二哥十七岁时,就招工到荒芜人烟的射阳南苇渔养殖场当看护工人了。

      我们从226省道陈李线机场路陈家小店向东,沿着乡村水泥路抄近路抵达洋马街,经过黄尖镇,再沿着228沿海通道折向南,向东直抵原养殖场改名后的射阳县中路港养殖场二嫂家中。

回家过年的侄儿侄女们都应约出去了,我和姚先生随便填了一下肚子,就驱车去逐海了。我们沿着养殖场境内通向丹顶鹤保护区的四车道向前驶去。

      四十年前,我在这养殖场渔业队干过两年活,专门培育浮化鱼幼苗,我二哥是师傅。如今,往日的鱼塘、芦苇、送水渠边的土公路都已不复存在。成片的鱼塘变成了望不到边的良田,碧绿的麦苗代替了芦花飘飘的芦苇,渠边的土公路也变成了清一色如镜面般的柏油马路。我们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前行,一路欣赏着旖旎的风光。不一会儿,上了海堤堆公路,沿途景色怡人,不由得吟唱几句:堤内田园优美,风和日丽,白鹭鸣翠柳;堤外滩涂美景,美不胜收,鹤声响云霄。好一派大自然的神韵,堤内青翠,堤外金黄,此刻的美景太迷人了。

      感慨之余,我们已到达丹顶鹤保护区的中心位置。可恨一道铁栅门竖立在海堤堆上,阻隔了近路进保护区的通道。只见铁栅门内,游人如织,人声鼎沸,车辆如潮,好不热闹,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丹顶鹤。而抄近路的我们,徘徊在铁栅门外的海堤堆上,透过树隙,随着攒动的人头向堤外望去,虽看不见美丽的鹤舞,但能听到丹鹤的鸣歌。登上堤堆,看到远处碧海苍穹,嗅到海风送来的海鲜之香,让我体会到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内涵。

      一程饱赏结束,回转直达新洋港大闸,重寻海韵之味。车停在闸南首空旷处,开始闸上之旅,从南边第一孔闸门,晃悠到闸北首,从亭湖辖区进入到射阳辖区,一脚踏两地。放眼望去,闸内水平如镜,闸外稍有涟漪,零星渔船停靠在洋边。我正暗自琢磨时,环卫工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说:“从闸北向东近十公里处,有座新造的大闸,是新洋港大闸下移工程,到那里可以近距离看到大海。”

      我们的目的就是海边兜风,谢过环卫工人后上车启程。沿着一条施工土路,一路颠簸起伏,坐在车上前倾后仰,好似玩荡秋千。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古诗中的句子:“齐云楼外红络索,是谁飞下云中仙?”好快活呀。

      几十分钟后,我们到达了新的在建大闸,雄伟壮观,宛如赋予大海的灵魂工程。它矗立在洋海入口处上游,近二十孔。海风习习,别有洞天,闸内涟波如花,闸外汹涌澎湃,水天相接。水面上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盘旋,时而俯冲,自由自在。我不禁想起了朱自清笔下描写海鸥的情景:“海鸥们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飞翔,它们的叫声与海浪的拍打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自然的交响乐。”说真的,我真想祈求海鸥载着我飞向大海深处,去品尝大海的美味。当我沉浸在这遐想中时,一阵“嗷嗷”的海鸥叫声把我唤醒,我又想起了契诃夫笔下的海鸥:“海鸥在海边的天空中飞翔,它们的叫声清脆而悠远,仿佛在诉说着对大海的眷恋。它们的翅膀在风中舞动,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在凛冽而带寒冷的海风中,我们沿着能开的陆路,向海逼近。海浪翻滚着,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岸边的沙滩,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海鸥们在波涛中穿梭,它们的叫声与海浪的拍打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大海歌唱。远处,一艘艘渔船在海浪中起伏,渔民们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海天一色,无边无际,让人的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

      大海,我爱你……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无关,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END

欢迎关注 射阳县杂文学会

“黄海潮声”公众号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是一个集新闻性、文学性、交流性为主的综合性平台。所用稿件坚持原创首发,凡来稿10日后没有刊发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来稿类型不限,小说、散文、诗词、评论、杂谈及新闻、通讯等均可。有条件的,可以同时配图、配音或视频。

3、作者首次投稿,需附百字个人简介及生活或工作照1张。

4、所有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弘扬正能量,严把导向关,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5、作品所获赞赏金,凡每笔达10元以上,其中70%发放奖赏作者个人,30%用于平台维护,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

6、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7、诚邀商务合作,合作方式包括独家冠名、荣誉主办、特别协办、协办、指定用品,欢迎商务加盟。联系人:陈先生  18961965666

《黄海潮声》公众号编委会






联系我们

主   办:射阳县杂文学会

顾    问:李志勇

编委会:郭开国  陈允标  董素印  张同祥  陈冬平  陆军  袁卫东

特邀编委:皋德超  吴炳生  李健  钱娟

总    编:郭开国

副总编、编辑部主任:陈允标

本期编辑:陈允标  袁卫东

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射阳县杂文学会
分享杂文作品,加强杂文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