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〇后唐彪是军人家庭的孩子。12岁时候参加文艺汇演,他唱了那时最优美的一首男声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被文工团的老师收了。结束学员期第一季唐彪从事采茶戏表演,后改行声乐。在星海音乐学院进修时,他师从陈肖容老师。1983年其和同学安李临时搭对男女二重唱,意外火爆,这对CP就此走上了岭南歌坛的星光大道。太平洋影音公司顺势为他们策划的专辑扩大了他俩的知名度。当时有个说法:北王·谢、南唐·安。说的是新一代男女声二重唱南北各有王牌。
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原创实力日渐雄厚,流行歌手个性分化。唐彪理智地回归了他的学院派男高音定位,在广东歌舞剧院大约呈男领衔番。我想即便省内男高音搞top5甄选,唐彪也必有一席。他有真实力。或许由于“唐·安”季的印象过深,我并没有怎么认真听过本世纪唐彪录的歌,前几日整理资源看到了他致敬经典中国影视插曲的集子,居然有不少李谷一的代表作,就好奇了。我最腻歪的男高音风尚就是油头粉面、柔媚香艳的太监款儿,甚有名望的某些个男高音都在这一点上恶心过我,所以乍一看唐彪翻唱的这几支歌曲我有些担心,怕他唱得阴气上扬雄气全无,像个公公。
事实上,我的担心多余了。这些歌曲刚走红时,唐彪还年少,或许彼时他会仿唱原声玩玩儿,但步入中年后再唱,唐彪的艺术历练已数十年,探到歌曲情感的核心,并纯熟地用男高音的语言声音来演绎,他很可以。自然,这些歌曲并不能硬掰到直男腔上,所以如何柔、如何轻、如何恰当地表现原作那些让人迷醉的屈曲萦绕,是男高音歌者的难题。听了唐彪的演唱,我更愿意强调经典歌曲并不只能由一个模式来表演,其优秀的描情叙意如果仅仅由于遵从某些听者的愚昧和呆滞,被框定在特定的个性里不延续不拓新,那是送他们尽快终老的初心。
需要提醒的是,与唐彪歌音相配的器乐部分值得关注。它们的轻重强弱、高低起伏、仰扬顿挫与歌者的声音呼应得细腻精当,这样的器乐水准体现了唱片制作人的艺术品味。
窃以为,唐彪赋予这些歌曲的男高音行腔美,显示出他声腔造型方面的优秀能力,在我看,比只会嚎HighC的男高音更值得尊重。很希望他能够尝试演唱中国现代史时期的艺术歌曲,丰富他的保留曲目。
总想过太平日子,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是不切实际的。建议加公号团队联系人微信 XIANGWANG-2012加入读者微信群 ,下好先手棋。
另,本号有别苑,可顺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