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金曲”专辑|1984年太平洋影音发行

文摘   2024-11-22 07:07   北京  

前几日和香港的乐友聊天,他分享下图过来:

这个封套我第一次见(上图因故叠加了花朵等图案,见谅)。想问他更多唱片细节,他说是朋友的,更多信息要再打听。我通过画面上小小的郑小瑛、陈燮阳指挥等字,猜测这应该是太平洋影音发行的“成名金曲”、标题歌曲为《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集子。图上的日语我又蒙又猜,似是日本某位音乐人有导赏,好奇他说了些啥。封面的图配的很古风,其实与此辑中歌曲风格并不怎么契合,主打激发购买欲吧。


01



盒带编号 P-2105,责任编辑 王今中 1984年发行

上图,红色袄黑围裙大辫子的图,即是1984年太平洋影音公司那个独唱集的封面。我认为它彭老师第一次与大型管弦乐队合作的作品集,也是歌者与大乐队合作最妥帖的一部专辑。盒带里似乎没写乐队名称,但是有些再版发行物力写到乐队是两家——国交(陈燮阳执棒)与中央歌剧院(郑小瑛执棒),特别想了解编配与乐队合作这些事儿的详情,可惜没见过任何记录都知道,彭老师在中唱的首张专辑是民族小乐队伴奏,在北京音像公司录制的《彩色的农村》依然是民族小乐队,新加坡那边的那张也是。纯从个人好恶出发,我更偏爱她的歌曲别带电,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她自己也说过,有些歌曲就是奔着与流行乐元素融合的,撇去电声可能就不是她想要的味道了。她花了大齐力弄的歌剧唱段集子,我的朋友圈多是惋惜之声,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干嘛要那么“瓦格纳”式儿呢。

太平洋影音公司配发在此专辑的文案配器人员基本没写(只有《天女散花》写了梁和平)、有的作曲者也漏了(《我爱你塞北的雪》)。就这个公司吧,我总要逮到机会就讥讽他们的文案,就没个规范。必要信息时写时不写,校对环节似有又似无......

这样的专辑,太平洋影音公司还能写别字——“五放羊”,严重怀疑他们的文案外包给东莞的公关公司了



02



1984年彭老师已然成名毋庸置疑,可这18首歌曲与她成名的关系并不都紧密,我看除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塞北的雪》,其他歌曲都不能算其保留曲目。尽管多数歌曲不够勾连她本人成名,称为金曲倒不过分,因为绝大多数是她所在声部后来人的必唱歌曲。从下图的分类示意看,传统民歌和创作歌曲对半。《天女散花》和《阿里山的姑娘》,与港台歌手关系更密切一些,所以我列在了“其他”。这俩非要囫囵归在传统民歌里,也可以。

QQ曲库里有一部分音轨来自这张专辑,只是我试图引入公众号文章发表就老报“违规”,这“规”挺有意思。那我也只好一首首传了。
“传统民歌”类(民歌地域的标注抄录自歌词纸)
赶牲灵(陕北民歌),指挥 郑小瑛
弥渡山歌(滇西民歌 黄虹改词 袁留安 编曲),指挥 郑小瑛
蓝花花(陕北民歌)指挥 郑小瑛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指挥 陈燮阳
五哥放羊(山西河曲民歌)指挥 郑小瑛
龙船调(湖北利川民歌)指挥 郑小瑛
采花(四川民歌)指挥 郑小瑛
绣花曲(山东民歌)指挥 郑小瑛
“其他”类
天女散花,黄梅调,配器 梁和平,指挥 郑小瑛
阿里山的姑娘,台湾电影歌曲,指挥 郑小瑛

创作歌曲之“八十年代”
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 词 施光南 曲)、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 词 刘锡津 曲)、太湖美(任红举词,龙飞曲)、白云(鲍和平 词 孙中林 曲)
创作歌曲之“十七年”
我的祖国(乔羽 词 刘炽 曲)、我的家乡沂蒙山(朝中 左云黄凌 词金西 曲)、摇篮曲(郑建春 词并编曲)、红梅赞(阎肃词 羊鸣 姜春阳 金砂曲)
平台限定了一篇图文信息放置音频的条目数。劳驾各位戳下面这行字去相应页面听 ↓
44%占比,创作歌曲


03



总的来说,本专辑中选择的歌曲都是民族气韵鲜明一类的。传统民歌以及两支“其他”类歌曲自不必说,就算是“十七年”与八十年代的创作歌曲,选进来的也注重了民歌向。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施光南化用祖国四方民歌元素最典型的一曲,也是彭老师的招牌,既是一首描绘乡村面貌的时代歌也可以看做是“新民歌”。《我爱你塞北的雪》的原创、原唱在黑龙江,我认为如果不是北京区两位姐姐(殷、彭)演唱,爆红的程度会低不少。想当年,彭老师的“塞北雪”MV可能也是电视台热播的节目之一。那一版是民族小乐队伴奏,这次管弦乐队伴奏也并没有弱化民族味儿。本专辑中可能就数这支《白云》名气低,但就彭老师自己的民歌板块来说,这支《白云》于蒙古族民歌款的标志意义不可或缺。彭老师在山东长大,少小可能接触的省外方言有限。对长三角地区方言的接触和伸延,大约是进了“中国院”之后。用方言唱《太湖美》,显示了她在方言学习拓新上的努力,并无名人包袱。或许也从侧面揭示,在她的研究生阶段,中国女民声训练进入总结阶段,尚有一个方言唱地方韵的必选项。我记得在其他专辑里,她还仿王玉珍女士的湖北腔唱“浪打浪”。这里顺带说一下她唱《五哥放羊》的语言,“振月里振月振....”,似乎多个版本都是这样的。我猜是被鞠秀芳女士的语音影响了,其实山西也好、陕西榆林也好,都不存在把“正”念成“zhen”的点位吧。讲真,因为鞠秀芳的这个发音,早年间我一度以为此歌是江浙民歌呢。
“成名金曲”中选入的“十七年”创作歌曲四首,绝对是那一季女民声的“金曲”。《我的祖国》是郭“一代”的招牌作品,唱过的人不少,但不知列位是否觉得,它作为独唱歌曲其实有“软肋”——副歌那部分不好搞。我印象将《我的祖国》两部分都唱全的女民声极少,效果并不太好。引入伴唱是常规操作,这支歌彭老师在中唱的首录版因为没有伴唱,所以把副歌部分弃了不唱,让用乐队奏。恩师盛年时候的代表作《我的家乡沂蒙山》,弟子接力唱理所应当,而且确实青出于蓝胜于蓝。《红梅赞》在歌剧首演的第一季,A组江姐是俩人,所以她的古早版本既有江浙戏曲味儿的也有西洋底盘美声味儿的,同期表演此歌的女高音也不受唱法拘束,这惯例一直延续至今,堪称中国声乐学派(假如已经有了)的女声必唱。这个歌儿的调调中有无民歌(戏曲)元素,请自行找文献学习。旅大地方原创的《摇篮曲》其实和彭老师老家那边的语言很近,不信去网上搜搜首唱徐桂珠女士的访谈视频。
以彭老师对中国声乐甚至当代中国艺术美学的贡献,总结个人作品全集是很应该,听闻有机构实际做完了项目,社会面何时可见未知。纯以个人好恶而言,如果整理她的全集,这张专辑的每一首都有的论。


相关旧文(点击标题取阅 ↓ )

进京后第一张专辑|1983年发行的那个
彭老师历史录音展
彭老师与士心的合作


总想过太平日子,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是不切实际的。建议加公号团队联系人微信 XIANGWANG-2012 加入读者微信群,下好先手棋。

另,本号有别苑,可顺带关注 ↓



感谢您对本号的支持


六零后说声乐往事
1940-1990年间中国声乐的内容,兼有影视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