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谈|三位洋嗓子男高音唱民歌

文摘   2024-11-22 07:07   北京  

   

图源:https://weibo.com/u/2345439972


男高音歌唱家张世明(上图后排左2),原上海乐团独唱演员,跟温可铮老师年龄相差不大,是温老师教的比较早的学生之一。他在上音师从温老师时,温老师刚从金陵女大调入上音不久,可已经是上音声乐系最年轻的骨干教师。张先生毕业后分到了上海乐团的前身上海合唱团,因为业务突出,很快就在重要演出中担任独唱或领唱。八九十年代我曾在音乐厅听他不加麦唱过《想亲娘》、《嘎俄丽泰》、《韶山银河天上来》、《迎着风雨去战斗》(电影《难忘的战斗》插曲,由他配唱)以及在大型交响合唱中担任领唱等。在别的演出场合听他唱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红星照我去战斗》等。六七十年代他也曾被样板团借调到北京扮演交响京剧中的"少剑波"、"郭建光"。那个年代,并无"青歌赛"似唱法细分,视作品的需要来选择方法或者融合方法。样板戏的段落挺难唱的,能照着样板调门唱下来的声乐演员并不多。张先生的声音很正,作品完成的整体规格也比较高。他没有像一些跟他同时代的唱民歌或带民歌风的男高音那样,追求"表情音色"或者"挂味",只晓得将声音往前"贴",且他在一些衬词的处理上,声音的表情、情绪的渲染是建立在良好的呼吸支持基础上的。这么一来他既唱出作品的规格和良好的艺术性又有自己的声音特色和味道,挺不容易




温老师一直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用自己最好的声音,按照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把歌唱好,唱出韵味,不必模仿任何人。张先生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他唱的《韶山银河天上来》是可以作为教材来研究的,他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迎着风雨去战斗》也是可以作为教材的,可惜揣摩、研究的人不多。


徐景新为故事片《陈奂生上城》(1982年公映)写的这首插曲更像是"曲艺说唱"的体例。在中声区张先生以漂亮的音质"说"得很清晰、很生动,由"说"直接飙高音,声音位置准确、集中,体现了扎实的歌唱功底。他还有一个民间歌曲的招牌段落——领唱《社员挑河泥》(点击右标题试听→ 社员挑河泥-上海乐团),里面也有念、唱的交融。张世明先生的演唱无论是学民声还是学美声的歌者都有很值得借鉴的地方,我这里主要指技术的运用和歌唱的审美、音乐的审美等方面。


更多张世明的录音→  1980年中唱发行的上海乐团张世明独唱歌曲 】


《伟大的北京》这首歌,儿时我们几乎天天都能从收音机里听到。谁能想到这首歌的演唱者李文章当年在上音进修时一开始居然没有专家愿意教。理由是:他被认为嗓音条件不好、文化底子差,教不出来,没人愿意担这个风险。温老师从外地回学校后把他接了过来,专门针对他设计一些练习,一点一点地给他的声音"加料"…李文章录制的《伟大的北京》现在听依然很棒,他的声音温暖、灿烂,中声区比同类男高音结实、宽润,高音泛着阳光照在丝绸上所散发出的那种光泽。用沈湘大师的原话形容:作为男高音,李文章的声音有爷们味儿。《伟大的北京》尽管是一首创作歌曲,可是有较多的弱起和切分,带有新疆民歌风,是可以载歌载舞的那种。这类歌曲的演唱很能考验歌者的气息控制,李文章能将这首歌唱成经典,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更多李文章的录音→  ① 和李文章先生聊天·之一   ② 和李文章先生聊天·之二


《真像一对亲兄弟》可能是国内原创的传唱度最高的一首男声二重唱歌曲,而且是为两个男高音写的二重唱。七十年代无论是从电台、连队,还是工厂、机关、学校都能听到这首歌的演唱。八十年代初我总算在音乐厅现场听到这首歌的原唱:哈米提、姜炳正两位歌唱家的演唱。哈米提的声音非常好,中声区集中、明亮、带着很好的泛音,唱高音时让我联想起吉里、斯基帕等美声黄金时代男高音的范儿。温老师曾经讲过:听吉利、斯基帕的录音可以揣摩到留声机发明之前一些美声歌唱家的演唱,而哈米提的声音很有自己的特色。《真像一对亲兄弟》的演唱现场反响热烈,观众一再要求返场。可两位歌唱家并没有更多的重唱返场曲目,只能一再上台跟观众鞠躬,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即便是现在国内作曲家专门给男声写的重唱原创曲目也不多,有较多的改编,但还是不一样的。听过哈米提独唱《美丽的塔尔巴哈台》,浓郁的新疆民歌风,声音依然很有特色。既有美声的技巧,又有地域性民歌的味道,挺好的…


       

六零后说声乐往事
1940-1990年间中国声乐的内容,兼有影视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