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号编辑的声乐史录音集|夜半歌声

文摘   2024-10-02 18:03   北京  


第四辑是冼星海聂耳作品选集。前面的三辑是啥,在本文尾部有回顾。第一辑中也有些冼、聂的作品,本辑与那一辑的选曲视角略有差异。

此选辑中多数录音在本公号旧文中推过,为方便直抵试听页,歌曲名称附近会摆放链接导引。此DIY唱片全部音频文件,仍打包发到本公号读者微信群里。

本辑歌曲有:

01余章平 唱 心头恨 冼星海作曲

02胡晓平 唱 飞花歌 聂耳作曲

03郭淑珍 唱 塞外村女 聂耳作曲

04王凯平 领唱  开路先锋, 聂耳作曲

05邹德华 楼乾贵 唱 茶山情歌 聂耳作曲

06陈明律 唱 雨天的乡村 冼星海作曲

07张权 唱 梅娘曲 聂耳作曲

08蔡绍序 唱 黄河之恋 冼星海作曲

09傅海静 唱 夜半歌声 冼星海作曲

10杨洁 唱 走出摄影场 聂耳作曲

11黎信昌 唱 白雪歌 聂耳作曲

12詹曼华 唱 饥寒交迫之歌 聂耳作曲

13刘秉义 唱 码头工人之歌 聂耳作曲

14施鸿鄂 唱 热血 冼星海作曲

15崔岩光 唱 铁蹄下的歌女 聂耳作曲

16陈瑜 唱 采菱歌 聂耳作曲

17吴雁泽 唱  告别南洋 聂耳作曲



冼星海


相比从歌舞班出道的聂耳,冼星海的多数作品更贴近“艺术歌曲”。他为《夜半歌声》谱写的同名主题歌属艺术院校声乐课业的“必修”。在尚存世、可收听的中华民国电影插曲里,最近似咏叹调的歌我认为是《夜半歌声》。把它列为本辑标题歌曲位置表示我看重它。冼星海的作品风格在抵达圣地后有趋同向,而此前他的作品好像随性得多。

 01余章平唱  心头恨 塞克作词  

丰子恺先生很欣赏塞克的歌词,他说彼时抗战歌曲大多数只给人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少有动人的艺术味。换言之,大多数像“标语”的连缀,而不像“歌词”。这些歌曲当然也有效用,但其效用与标语相去无几,或可说是“朗吟的标语”。他说《心头恨》极为难得——“作者用此比喻开始,慢慢地说到抗战。表面上似乎‘不雄壮’  ‘太柔弱’,其实你回味一下子看,反比‘朗吟的标语’力强!我所谓‘诗趣’,就是指此。作诗有赋,比,兴三体。......只要不一味呼号抽象的概念文句,而加以动人的叙述描写(就是诗趣),也是好歌词。”

咱六〇后一看“仇恨入心要发芽”,会想起李铁梅。第一次听余章平先生这录音的时候我有点懵,以为是样板戏的某个番外。

七十年代中期准许唱冼星海的时候,一批表演者被组织去录了音,还有大型音乐会表演。那一季最让人兴奋的事情是《黄河大合唱》复排,中央乐团团队重新编配后的“黄大”极大优化了原作,成为至今最流行的典范谱本。倒是同一期被“复排”的单曲《心头恨》光芒不够。
塞克的这篇歌词贺绿汀先生也谱曲过,有录音吗?
06 陈明律  唱 雨天的乡村 许焯作词

陈明律女士在台湾致力于整理中国现代史时期的文艺歌曲,这支歌除了她有录音,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录制过。一般认为这是冼星海在1935年回国之前在海外写的,遵循的是西洋艺术歌曲格律。此作品确切的创作时间查证困难。词作者的更多信息,我也没查到。

“选辑(四)”中另三首冼星海的作品,均是故事片《夜半歌声》的插曲:
08 蔡绍序 唱 黄河之恋   田汉 作词,09 傅海静 唱 夜半歌声  田汉 作词,14 施鸿鄂 唱 热血  田汉 作词
三首歌的录音请点 ↓  图,前往旧文链接试听。


聂耳 

聂耳的歌主打“普罗”,他终生恪守。我有时候想,如若1949之后那“十七年”,“通俗唱法”没有被斩尽杀绝,当年由王人美、金焰之类大白嗓艺人演唱的大俗电影插曲,是不是可以继续“白着”唱,而不是切换到学院派竖着唱。

此辑中聂耳的歌曲,以前都推过。

03 郭淑珍演唱 塞外村女 唐纳 作词,试听页面,点击下图↓

05 邹德华 楼乾贵 唱 茶山情歌 作词佚名,试听页面,点击下图↓


07 张权 唱 梅娘曲 田汉 作词,试听页面,点击下图↓


15 崔岩光 唱 铁蹄下的歌女   田汉 作词,试听页面,点击下图↓

16 陈瑜 唱 采菱歌 田汉作词,试听页面,点击下图↓

02 胡晓平 唱《飞花歌》04 王凯平 领唱 《开路先锋》10 杨洁 唱 《走出摄影场》11 黎信昌 唱 《白雪歌》12 詹曼华 唱 《饥寒交迫之歌》17 吴雁泽 唱《告别南洋》 ,这6首,请点击下图 ↓ 前往试听页面




前面已经有三辑。编辑缘起第一次发布时讲了。点击各辑封图,可以去相应页面取阅旧文↓







总想过太平日子,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是不切实际的。建议加公号团队联系人微信 XIANGWANG-2012 加入读者微信群,下好先手棋。

另,本号有别苑,可顺带关注 ↓



感谢您对本号的支持

六零后说声乐往事
1940-1990年间中国声乐的内容,兼有影视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