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伊始,和玉大叔在抖音刷到一个有趣的“抢料”的视频,相信不少玉友在收藏圈子里都刷到过。视频内容很简单,卷帘门一拉开,那熟悉的喧闹劲儿又来了,只不过宛若丧尸一样涌入的同行们疯抢的,不再是以前那种块头大、品相好的“尖货”,而是满地不起眼的边角料!
短短十几秒视频,让和玉大叔看完也是思绪万千。以前同行谁都不会正眼瞧一下的边角料,如今也成了香饽饽,被大家伙儿争得面红耳赤。这背后,其实也折射出和田玉市场的一些新变化和老问题。今天和玉大叔也想聊聊这边角料,看看普通玩家在认识上,都有哪些容易踩坑的误区。
在过去大家关注的料子只有又白又干净的,籽料要是有了很明显的石皮瑕疵,很多年都无人问津,然而随着岁月流转,好料逐渐变得稀缺。这就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从山料的角度看,好料的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优质的原材料被藏家们小心翼翼地锁进了保险柜,等待更好的时机再现身江湖。没有原料如何做新货?没有新货这市场就会越来越死气沉沉。
玉石的边角料其实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玉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一般会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些是批量化生产后剩下的废料,这些料子品质较低,价格便宜,通常被用来制作简单的顶珠或小饰品。当然,有些高档的镯子也会出产四个边角这样的边角料,但这类料子并不像前者那般低贱,反而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和田玉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废料,只有未被发掘的宝藏。边角料,这些曾经被认为只能用来做顶珠的“废料”,现在却成为了玉雕师手中的宝贝。
在以前,边角料可能真的会拿来做一些单珠,我们在市场里看到不少那些做工粗糙、裂纹或者棉感重的珠子基本都是这么来的,因为低端市场在意数量而非质量。随着审美标准的提升,消费者不再愿意为“问题”产品买单。网络世界千变万化,大家都喜欢有颜值、有特色的饰品。大家现在能在网上搜到的和田玉珠串在选材上更加讲究,哪怕是价格低廉的普货,也是由大料切片、打孔取芯制成的。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保证珠子之间的同料特征。
市场的误解也需要我们注意,因为和玉大叔知道很多朋友都认为边角料就是废料,只配做最基础的处理。但实际上一些高品质的单珠都是用镯子边做的。比如说珠径在15MM以上的珠子,往往选料难度极高,因为圆形结构对材料的体积尤其是厚度更为苛刻。如果我们把可以做成精美雕件的料子磨成珠子,价格就要按照同等的雕件来计算,因为珠子无法通过雕刻去除瑕疵,而且圆形设计需要更多的立体空间,只有完美的料子才有完美的珠子。所以说高品质的珠子往往价格不菲,甚至比同等大小的雕件还要昂贵。
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天子冕旒(就是天子王冠上的垂帘)所用的就是真白玉珠。这一传统赋予了玉珠特殊的意义。不过现代社会我们都会选择把珠子戴在手腕上,更多关注的是它的装饰功能。近年来“车珠子”这个词汇一度成为调侃的对象,反映了人们对边角料利用的一种态度。
经验丰富的师傅眼里是没有所谓废料的,会巧妙地将边角料转化为有价值的作品。较大的边角料往往呈现出三角形,可以经过创意雕刻成为受大众欢迎的小精品。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边角料应该便宜是绝对不存在的,因为真正的废料边角往往都是脏裂密布,压根无法利用,其实和石头没区别;而优质的边角本质上就是三角形的小原料而已。
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即便网络上确实有一些“噪音”在贬低边角料,但实际上在业内看来,边角料的世界远比想象中的复杂,边角料的市场价值并非被高估,而是需要被重新认识和评估。它不仅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反映,更蕴含着玉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的价值,让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和田玉市场的变化。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