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和玉大叔在网上找素材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网友留言:“和田玉行业很多商家都是骗子,拍的货品和发来的东西压根不是一个效果,大家都这么干才把行业风气搞坏了,自作自受!”,和玉大叔相信这位未名网友一定是结缘玉石发生过不愉快的购物体验,但行业的风气到底是不是因为商家拍图不正确造成的呢?和玉大叔想来聊一聊自己的所见所想,以下内容全部以纯商家(即卖方)的视角去聊。
既然是从商家的角度去聊,可能出发点就和咱们消费者并不太一样,做生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挣钱,其实从大部分玉商的角度来思考,还是希望能把客户留住的。毕竟我们这个行业并不像米面粮油,吃完了你就必须得复购,如果客户对玉石行业的信任感没有的话,那么只有第一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不可能再有未来的合作了,因此对于大部分玉商而言(尤其是实体玉商),还是更希望把玉石的一些毛病和瑕疵都清楚讲给客户听,可惜因为种种限制,导致客户手里拿到的东西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除了纯粹的造假欺骗以外,大叔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咱们先聊聊拍摄部分,根据大叔的经验,有两类玉石是最难以拍摄的——一个是碧玉,一个是黄玉。这两个玉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的玉肉颜色都是很鲜亮的、或者是特别的深沉。根据大叔亲身测试结果,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没有办法完全把碧玉实际的颜色展现出来,在不使用专业相机、后期专业P图的前提下,只有老款的苹果6S能勉强还原90%左右的碧玉真实色彩。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市面上所有玉商(包括翡翠)在不动用专业摄影器材的前提下无法把玉石真正的颜色呈现给大家,这还没有算上不同客户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屏幕材质不一样的误差,同样根据实测,OLED和LCD材质屏幕,观看同样一款料子(以朋友圈为参考样本)所展现出来的颜色也有差异,因此类似这样的一些因为物理硬件导致的限制,在交易前很难和客户说明白。
几乎所有的同行在工作中,都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抱怨,在发货前明明已经跟客户把毛病讲的很清楚,可客户还是不依不饶认为故意隐瞒部分缺陷。这里大叔就要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情况。
比如所谓的“肉眼/打光无结构”。在部分客户的理解中“无结构”就应该像玻璃一样,打光直接透到料子对面,中间不能有任何肉眼能观察到除了颜色以外的其他东西,实际上和田玉属于矿物集合体。除了透闪石以外,但凡有色玉友多少内部会含有一些其他的矿物成分,这些成分一旦富集就很容易产生深色杂质,譬如黑点儿、糖花等等。
假设有一枚比较大且薄的羊脂白玉平安扣,肉眼看基本无瑕,打光仔细一瞧内部有一些糖花和2、3颗黑点,正好处于中间位置,这个平安扣整个都算是瑕疵品吗?除非玉商保证这料子和玻璃看着差不多,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玉石都根本没法做到像玻璃瓶、水晶一样全通透效果,这就是客户对玉石的性质有一定的误判。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希望同行能尽可能谨言慎行,不要给客户过度的承诺这些虚无缥缈的名词,才是避免误解的最根本方式。
冷知识:和田玉市场的最终端报价,对于大部分货品来说有行情价格范围的。只有比较小众、孤品的商品(比如特殊圈口的手镯)货主才会有特别的定价权,咱们以手串儿为例,同样料子的鸭蛋青碧玉串,选择12和16的珠径,同料价格可能相差3~5倍左右。
同样的货品让客户来判定,应该认为也就是涨价个50%顶天了,不就是多了两个毫米吗?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费料和选货难度是几何级增长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和田溢价没有“差不多”这一说法。很有可能都是以乘法来计算的,如果对市场的行情不够了解,大叔不建议去购买价格比较高的和田玉。
消费者最好能够循序渐进,不管是哪个产地的玉种都从价格相对比较低廉的慢慢升级,避免出现一上来就上万的买,导致找专家鉴定以后心理产生很大的落差,假如您买过几百的,再见几千的就知道差异在哪,再到几万的就明白为啥几百的不值得投资。
今天和玉大叔分享的内容,更多的是站在商业角度去看待整个市场行情,也许有些话在交易中不可能说出口,只是行业的对立面可能就非常直白了,希望本文这种比较略显冒犯的风格,不要让读者们产生心理芥蒂。所谓“忠言逆耳”总得有人把这些话说出来,才能让行业笼罩的乌云更薄一点,偶尔能照进一些阳光。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