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灯塔
照我从医路
——追忆我的父亲马云楼先生
普外科丨马鸿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我的名字叫马鸿鹦,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专家。如今虽已过退休年龄,但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外科的诊疗水平,我依然坚守在临床岗位上。回忆起自己的从医之路和成长历程,无一不是深受父亲的影响。老人家虽已去世多年,但每当忆起,总有一种斯人未远、音容宛在之感。
父亲马云楼(1909—1992)生前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中医外科专家,吉林省名老中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吉林省分会中医外科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长春分会理事会理事、长春市医药咨询服务中心技术顾问、长春市朝阳区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长春分社社员。
我的高祖父早年在山东济南府苦水铺行医,后举家迁至长春,在长春市西二道街聚宝胡同开设中医外科诊所 “积善堂”,专治痈、疽、疔、疮及外科杂病,声名远扬。自幼受家庭熏陶,父亲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并立志继承家学,成为一名济世救人的良医。在祖父和兄长的教诲下,他发奋学习中医经典,用心揣摩岐黄之术。1928年春,19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唯一一所公办中医最高学府——长春医学研究所。此后,他不断学习实践,成为小有名气的医生。
在校期间,他谨遵师训,博览群书,打下了坚实的学业基础。他参加了中医师统考,取得行医执照,后又获得吉林省民政厅签发的行医执照。至此,他原本可以挂牌行医,改善父亲去世后的家庭经济状况,但他却选择继续留校完成学业,于193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毕业之初,父亲虽理论丰富,但缺乏临床实践。他回到“积善堂”,通过查阅哥哥诊治过的病例和抄录本家“配本”,熟练掌握了丸、散、膏、丹等炮制技术。因对中医理论掌握纯熟,辨证准确,遣方用药灵活,他很快成为小有名气的医生,求医者络绎不绝。
不辞劳苦巡诊 随处扶危济困
IN REMEMBRANCE OF MY FATHER
父亲丨马云楼
国家级名老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专家
1933年,父亲受朋友邀请来到十五区卡伦街,开始独立行医。他最擅长中医外科,对内、妇、儿、骨、五官科也大胆实践,详细诊察、辩证,解救了许多疑难危重病人。他对前来就医者从不分贵贱贫富,一视同仁,赢得了病人的爱戴和称颂。
解放初期的一天,一个衣着破烂的农民泪流满面地跪在父亲面前说:“先生,救救我的女儿吧!她才13岁,一条腿肿得不能迈步,疼得受不了。请过很多大夫了,钱花光了,听说了您的为人,才从十几里地外赶来……” 父亲扶起他,当即答应说:“有钱没钱不重要,救孩子要紧。”
父亲到这位农民家一看,女孩的病情超乎想象。只见她面色苍白,痛苦呻吟,右下肢漫肿紫青,股内侧深部已形成脓肿。舌质隐青,苔白厚腻,脉沉无力。经过认真检查,当即决定切开排脓,并坚持每天为女孩换药。
就这样,他不辞辛苦往返诊治,直到女孩病愈。女儿转危为安,没花分文,这位农民不知如何报答,就带着女儿,说什么也要认干亲。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许多农民吃不饱穿不暖,再摊上家里有病人,那种窘迫可想而知。于是,父亲的干儿子、干姑娘、干大哥很多……
1945 年秋,卡伦地区瘟疫流行,人们陷入恐慌。父亲不顾自身安危深入疫区,研制出“回生丹”,免费施救众人,并宣传预防措施。他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拯救了许多感染者。当时,他还被医界同仁推举为长春市汉医会长。
解放初期,卡伦成立区卫生协会,父亲被推选为主任,领导开展医疗管理及防疫工作。1952年,卡伦区政府成立卫生所,父亲组建并担任所长。卫生所办得红红火火,增设住院床位,开展下乡巡回医疗,为农民就医提供了便利。
凭借精湛医技 折服西医名家
IN REMEMBRANCE OF MY FATHER
全家合影
父亲(一排右二)母亲(一排左二)我(二排左三)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俗称“脱疽”,这种病是医疗上的一大难题。西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张手术截肢,但父亲特别反对这种治法。即使患者出现肢端小面积坏死,他都坚持中药保守治疗。他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作为攻关对象,废寝忘食地潜心研究,初步摸索出活血祛瘀、温经通络的治疗方法,并研制出脱疽丸1号、脱疽丸2号、脱疽丸3号和外用药 “蜂房膏”,治愈了许多病人。
30岁的男子张某,左足拇趾、小趾变黑色一月有余,剧痛,呻吟不止,抱足而坐,夜不能寐。西医建议左足截肢,病人不同意。又多方治疗无效,遂请父亲诊治,经几个月的精心医治得以痊愈。
27岁男子侯某,自述左足凉、痛、拇趾苍白,行走100米出现间歇性跛行,左足背动脉搏动微弱。他8年前左腿掉进冰窟窿,半年前发病后就到一家西医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他截肢治疗,他一听要截肢就吓得马上出院了。
侯某随即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就诊,经过几个月的中药治疗,左足凉、麻、痛症状逐渐减轻,又坚持服用数月的脱疽丸,上述症状消失,行走自如,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之后侯某回到工作岗位,至今未见复发。
对于父亲用中医疗法治疗血管疾病,一位省内西医名家叹服道:“治疗血管病,还是中西医结合好……”
献出祖传秘方 彰显无私情怀
IN REMEMBRANCE OF MY FATHER
父亲马云楼(一排左三)
参加吉林省暨长春市中医学会首届学术会议
1958年,年近不惑的父亲迎来人生又一转折,推荐进入长春中医进修学校学习,后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留校从事临床工作,并由他筹备组建外科处置室。面对一无所有的窘境,他首先想到的是事业和责任,毫不犹豫地将家里的药缸、大乳钵、药碾子等外科器具充实到处置室,无偿捐献给医院。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自家祖传的验方、秘方无偿贡献出来,配制出一系列几十种外用药。
当时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前身)外科门诊处置室的药架子有三层,外用药摆得满满的,有黄连膏、玉红膏、蜂房膏、润肌膏、金黄膏、拔毒散、生肌散、三仙丹、白降丹、拔毒膏、柏石散、药条、黄连纱条、玉红纱条…… 这些药方都是医院药厂成立后,父亲无偿献给医院的。另外还有一些口服药,其中有治疗静脉性疾病的三七静脉炎丸(现改名为三七赤脉胶囊);治疗动脉性疾病的脱疽丸1号、脱疽丸2号、脱疽丸3号;治疗淋巴性疾病的系列药,瘰疬丸、结核散、狼毒枣、狼毒注射液;治疗甲状腺病的五海丸……这些药广泛用于临床,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父亲利用周末炼制三仙丹、白降丹,晚上在家做药条,不辞辛劳。当时人手少、事情多,但他干劲十足,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在看病之余,他一边熬药,一边教护士制药,外用药全由他自己配制。
在长春中医学院初建的20年里,父亲始终负责外用药的配制,为医院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附属医院成立了药厂,又请他做外用药的技术指导。
在炼丹过程中,父亲发现炼丹碗密封不好,损失了许多名贵药材,造成巨大浪费。于是,他亲自同陶瓷厂技术人员协作,烧制出一种特殊器皿。该器型犹如大碗,上下对合严密,既好封口,又不会脱落,成功解决了炼丹中的大难题。
今天,由父亲贡献的验方、秘方配制的三七赤脉胶囊、金丹脱疽丸、参芪脱疽丸等院内制剂,仍被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治疗静脉曲张及静脉类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造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
潜心培养人才 传承仁心仁术
IN REMEMBRANCE OF MY FATHER
马云楼
国家级名老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专家
父亲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还非常注重培养人才。他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72 年 6 月,《长春日报》刊发了题为《战斗在医疗战线上的老中医》的文章,全面介绍了父亲注重培养人才,以及将一生的临床经验和业务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的事迹。
父亲没有留下私产、存折,也没有留下家训之类的书面文字,但是他的一言一行是留给我们最好的榜样。他的奉献精神和高尚医德,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无偿贡献外科验方、秘方,为中医事业和医院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无疑是无私的壮举。
他配制的外用药,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让众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的痛苦。他与陶瓷厂技术人员协作烧制的特殊器皿,解决了炼丹中的大难题,为中医制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父亲注重培养人才,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学生们在他的教导下,继续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从1931年执业到1992年辞世,父亲行医60多载,始终践行着 “大医德广、博施济众”的院训精神,并以他仁心济世的操守和情怀,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获得吉林省名老中医等荣誉。
父亲奉献验方秘方,传承仁心仁术,他的胸怀和境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医院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像父亲这样情系岐黄、胸怀家国的老专家。他们以仁心仁术济世救人、为中医药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肩负使命勇毅前行,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奋斗不息。
内容来源/马鸿鹦
初 审/毕航奇
复 审/王 爽
终 审/郭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