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帆医药管线梳理

文摘   2025-01-02 16:58   江苏  
2024年的最后一天,位于上海外高桥的橙帆医药宣布完成近50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在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能融到这个数字实属不易。
本次融资将用于推进橙帆医药的创新药物管线,加速核心研发项目进入临床开发阶段,专注于开发针对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的差异化创新治疗方案
通过梳理橙帆医药的研发管线,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其研发策略。自2021年成立以来,橙帆医药已建立起涵盖十余个首创/最佳(FIC/BIC)多特异性抗体和ADC分子的广泛研发管线,聚焦于肿瘤学和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
其中已披露管线包括VBC101(一款EGFR/cMet双抗ADC)、 VBS102(一款IGF-1R/TSHR双抗) 、VBC103(一款Trop2/Nectin4双抗ADC)
1、EGFR/cMet双抗ADC
随着强生的EGFR/cMet双抗(Amivantamab)在临床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以阿斯利康(AZD9592)为首的公司纷纷布局EGFR/cMet双抗ADC,包括科伦博泰、翰森医药、普方生物、多玛医药及橙帆医药等等(详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新格局下的ADC开发策略)。
研究显示,AZD9592(图1)单药治疗在具有多种EGFR和cMET表达肿瘤类型的患者来源异种移植(PDX)模型中显示出体内活性。并且在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后进展患者的PDX模型以及原发性耐药模型中,AZD9592联合奥希替尼也显示出积极效果。
图1. AZD9592结构示意图
阿斯利康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在2 mg/kg剂量下,AZD9592治疗NSCLC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41%,可见其疗效显著。
VBC101-F11的Payload选择了上一代毒素分子MMAE,DAR值为4。EGFR臂低亲和力,cMET臂高亲和力,此策略与AZD9295相同,以降低EGFR介导在正常组织中的毒性。
此外,VBC101-F11的cMET臂采用双表位的设计来提高结合、內吞和抑制活性,与嘉和的EGFR/cMet双抗(GB263T)设计相似。
此外,VBC101-F11抗体为纳米抗体(90kD),分子量较小,可以提高肿瘤组织的渗透性。
但是从目前已有的临床数据显示,作为Payload的TOPO1i的药效优于MMAE,这也是为什么艾伯维在ABBV-399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下一代产品ABBV-400(图2)。

图2. 艾伯维cMET ADC:ABBV-399及ABBV-400
在EGFR/cMet双抗ADC的拥挤赛道,几乎所有其它产品都使用TOPO1i作为Payload,而使用MMAE作为Payload的VBC101-F11的竞争力有限。

2、IGF-1R/TSHR双抗

作为一种可能威胁视力且累及眼部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眼病(TED)通常伴发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据公开资料,TED的患病率约为0.1%至0.3%,在美国的患者数量仅为20万左右,属于事实意义上的罕见病。
此前,TED主流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在部分患者身上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即治疗反应微弱或病情改善后再度加重。
直至2020年1月,Horizon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Teprotumumab(替妥尤单抗)作为首个治疗TED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药获FDA批准上市,从此改变了TED的治疗模式。
据公开数据,替妥尤单抗于2020年(上市首年)至2022年的销售额分别为8.2亿美元、16.6亿美元、19.66亿美元,预计峰值年销售额可能超过40亿美元。
2024年5月21日信达生物宣布替妥尤单抗注射液重组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用于甲状腺眼病TED的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是一种控制甲状腺细胞代谢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除了在甲状腺中作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的主要受体外,TSHR 的表达也被发现在大脑、骨髓、外周血和骨骼等多种组织中。这表明TSHR 在整体代谢和各种生理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功能影响。
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在控制甲状腺功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的异常激活或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Graves病(GD)患者产生自身抗体激活TSHR,导致甲亢,可能还会引发Graves眼病(GO),导致眼部肌肉肿胀。另一方面,TSHR功能失调也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引发甲减,如桥本病(Hashimoto's disease)患者产生抑制TSHR的抗体会导致这种情况。
研究表明,IGF-1R与TSHR在甲状腺眼病的信号传导存在协同作用,甚至IGF-1R与TSHR在细胞表面能形成复合物进而传导下游信号,这为IGF-1R/TSHR双抗提供了理论基础。

图3. IGF-1R及TSHR信号通路

但是TSHR作为治疗TED/GD的靶点尚未得到充分临床验证,IGF-1R/TSHR双抗能否在临床疗效上超越IGF-1R并在安全性上可控仍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因此预计VBS102需要获得一定临床数据后才有可能出海。
3、Trop2/Nectin4双抗ADC
Trop2及Nectin4是两个经过临床验证的ADC靶点,VBC103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同时靶向Trop2和Nectin-4来避免Trodelvy致命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严重腹泻以及Padcev的皮肤相关毒性
VBC103的Trop2臂为中等亲和力,Nectin-4臂为中等亲和力但通过双价带来高Avidity,并利用双抗的协同效应来提高抗原结合、抗体內吞和细胞毒性,以降低Nectin-4和Trop2靶点介导的正常组织的副作用。
据预测,VBC101-F11VBC103使用了相同的Format(图4),分子量均为90KDa。
图4. VBC101-F11及VBC103抗体结构示意图(推测)


不同于VBC101-F11,VBC103采用了TOPO1i作为Payload,具有较强的旁观者效应
VBC103在食蟹猴的初步毒理研究中表明,安全窗>10(HNSTD/MED)。但由于食蟹猴对于ADC Payload的耐受较大,因此预测VBC103在临床上的安全窗将<10(详见宜联生物暂停YL202(HER3-ADC)美国1期临床试验引发的关于ADC安全性思考)。
11月18日,橙帆医药与Avenzo达成协议,授予后者在全球范围内(不包括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和商业化VBC103,同时保留在大中华区的相关权益。双方将共同推进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橙帆医药将获得高达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此外,在达成开发、监管审批及销售的关键里程碑后,橙帆医药有望再获得高达7.5亿美元的后续里程碑付款,并根据Avenzo区域的销售情况获取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在成立之初高举高打的橙帆医药,以5000万美元天使轮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但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橙帆医药面临着其它Biotech相同的问题与处境,未来可能也将不得不调整自己原先Biopharma的目标而回归到Biotech的本真

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

如何加入BiG会员?

BiG生物创新社
Biomedical Innovation Group(BiG). To nurture an eco-system for biomedical innovation and imprint China on Global map.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