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亿下注,赛诺菲加磅自免市场

文摘   健康   2024-12-23 17:01   江苏  

作者|momo

近日,赛诺菲(Sanofi)与梯瓦(Teva Pharmaceuticals)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用于炎症性肠病(IBD)的在研单抗duvakitug在临床IIb期研究RELIEVEUCCD中达到了主要终点,并展现出“best-in-class”疗法的潜力。

2023年10月4日,赛诺菲以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与梯瓦就该药的开发和商业化达成了合作,交易总金额高达15亿美元(约合109.46亿人民币)。

109亿下注,赛诺菲瞄准千亿自免市场。


  01  


重磅疗法结果亮眼


12月17日,赛诺菲和梯瓦宣布duvakitug 的IIb期RELIEVE UCCD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结果显示,相比于安慰剂,duvakitug治疗组的患者获得了更高的临床缓解率,显示出“best-in-class”疗法的潜力(图1)。

图1.Duvakitug IIb期结果显示在uc和CD中具有“best-in-class”的潜力


Duvakitug(TEV’574)是一款潜在“best-in-class”的人源化IgG1-λ2单克隆抗体,靶向肿瘤坏死因子(TNF)样配体1A(TL1A),也称为TNF超家族成员15。TL1A通过与死亡受体3(DR3)结合,可放大炎症反应并驱动IBD相关纤维化的进展。靶向TL1A有望缓解IBD患者的过度免疫反应。因此,利用duvakitug靶向TL1A可能会减轻IBD疾病中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图2)。duvakitug目前正处于治疗UC和CD(两种最常见的IBD类型)的2b期临床研究中。

 

图2.Duvakitug作用机制


RELIEVE UCCD是一项为期14周的随机、双盲、剂量递增IIb期研究,旨在评估duvakitug在中重度UC或CD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两周一次皮下注射的两种剂量的duvakitu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疗效终点是UC队列中显示临床缓解的受试者人数或CD队列中显示内镜缓解的受试者人数。

结果显示,在UC队列中,duvakitug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安慰剂组分别有36.2%、47.8%、20.45%的患者实现了临床缓解,duvakitug两个剂量组经安慰剂校正后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15.7%(p=0.050)和27.4%(p=0.003),差异显著;在CD队列中,三个治疗组的内镜缓解率分别为26.1%、47.8%、13.0%,duvakitug两个剂量组经安慰剂校正后的内镜缓解率分别为13.0%(p=0.058)和34.8%(p<0.001),数据具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各患者亚组间的治疗效果一致。此外,duvakitug在UC和CD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现安全性信号。duvakitug组和安慰剂组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总体发生率相当,均为50%。

此次duvakitug的潜在突破,再次表明赛诺菲在自免领域的领导雄心


  02  


百亿单品问世

实际上,自免领域向来是赛诺菲的核心领域之一。长期以来,赛诺菲在该领域凭借深厚的研发积淀、卓越的科研实力以及一系列成功的产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其在医药行业的一张王牌(表1)。

表1.赛诺菲自免领域上市产品

赛诺菲2023年营收465.2亿美元,其中自免业务营收121.0亿美元,占比26%。其中,重磅产品Dupixent表现可谓十分亮眼,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IL-4Rα靶向单抗,2023年销售额高达115.7亿美元,跻身百亿美元单品行列。预计2023-2030年间将保持低双位数的增速增长。

2024年10月25日,赛诺菲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其中,Dupixent销售额34.76亿欧元(约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Dupixent前三季度销售额达96.14亿欧元(约99.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公司预测,2024年全年,Dupixent销售收入可达130亿欧元(图3)。据公开资料整理,24年Dupixent前三季度销售额已经超越修美乐(73.11亿美元),荣升全球自免新王。

 

图3.Dupixent历年销售额

Dupixent让赛诺菲在自免域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自2020年获批上市后,度普利尤单抗至2023年11月已经拿下了6项适应证。此外,Dupixent在国内2020年首次进入医保(降价52.6%),2023年以2780元/支续约成功,2022年国内销售额8.7亿元(+179.3%)。


  03  


百亿爆款后继有人

此外,赛诺菲在自免领域拥有多款在研产品,据2023年底赛诺菲在全球投资者研发日信息,赛诺菲研发管线中有12款新分子实体具有成为重磅药物的潜力(图4),其中,9款为创新药物和疫苗,包括治疗多发性硬化的Tolebrutinib、治疗哮喘的Lunsekimig和Rilzabrutinib、治疗炎症性肠病的TL1A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RAK4降解剂和治疗COPD的Itepekimab,每款峰值销售潜力有望达到20亿至50亿欧元;还有三款为“自成管线产品”Amlitelimab、Frexalimab和SAR441566(口服TNFR1si),每款峰值销售潜力有望超过50亿欧元。 

图4.赛诺菲研发管线中具有重磅潜力的新分子实体

在这些在研产品中,Amlitelimab是目前进展最快的OX40L单抗Amlitelimab是一款潜在“best-in-class”OX40信号通路阻断剂,有潜力12周给药一次治疗特应性皮炎,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正在多项2期和3期临床研究中评估amlitelimab的临床应用潜力,包括针对不同治疗背景的特应性皮炎受试者(图5)。

 

图5.Amlitelimab介绍

Frexalimab (CD40L)第一个高效、非淋巴细胞耗竭方式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型疗法,Frexalimab是一款靶向CD40L的单克隆抗体。该产品此前已经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的II期临床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图6),目前在3期临床中,预计最快2027年上市。

图6.Frexalimab治疗多发性硬化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

SAR441566是一款口服TNFR1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TNFR1,不会影响TNFR2信号通路传导,具有更好的安全性。Ib临床中表现出很好的安全性,2025年将会发布银屑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IIb期数据。有望成为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大自免适应症的口服疗法(图7)。

图7.SAR441566介绍

Lunsekimig是一款将靶向IL-13和靶向TSLP的重链可变区(VHH)连接在一起的纳米抗体(图8)。IL-13和TSLP都是在I&I领域已经经过验证的靶点,同时抑制这两条信号通路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产生更强的疗效。在治疗哮喘患者的1b期临床试验中,lunsekimig与靶向IL-13或靶向TSLP的单药疗法相比,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出一氧化氮分数(FeON),这是一个反映气道炎症的指标。这一结果显示阻断这两条信号通路的潜在协同作用。

图8.Lunsekimig介绍

赛诺菲在自免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众多重磅在研产品线无疑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百亿爆款后继有人!

参考资料

[1]https://www.sanofi.com/en/media-room/press-releases/2024/2024-12-17-12-30-00-2998154

[2]https://s24.q4cdn.com/720828402/files/doc_presentations/2023/10/TL1A-Teva-Presentation-2023-10-04-website.pdf

[3]https://www.sanofi.com/assets/dotcom/content-app/events/quaterly-results/2023/2023-q3-2023-results/q3-2023-presentation-en.pdf

[4]https://www.sanofi.com/assets/dotcom/content-app/events/investor-presentation/2023/r-and-d-day-2023/Presentation.pdf

[5]赛诺菲官网,各种公开资料。



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

如何加入BiG会员?

BiG生物创新社
Biomedical Innovation Group(BiG). To nurture an eco-system for biomedical innovation and imprint China on Global map.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