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相继取消小额免税,全托管卖家天塌了

文摘   2025-02-07 18:32   广东  

作者 | 基德

编辑 | Amanda

来源 | 派代跨境电商
祸不单行了,朋友们!

21日,美国取消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并宣布对所有原产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紧接着,欧盟于25日宣布,将取消价值低于150欧元包裹的免税政策,并计划对每个包裹征收额外手续费。

这意味着,两大经济体联手撕碎持续十年的跨境免税黄金时代。对依赖于小包发货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尤其是SHEINTemu等平台的全托管卖家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政策骤变,卖家的至暗时刻

小额免税政策一直是跨境电商行业的福音。曾经,在小额免税政策的庇护下,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让许多中国卖家得以轻装上阵。

在欧美市场,这些低价值商品不仅价格亲民,还能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使得跨境电商业务量呈爆发式增长。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从2015财年的每年约1.39亿件增加到2023财年的每年超过10亿件,增幅超过600%

对全托管卖家而言,小额免税政策更是关键。全托管模式下,平台承担了从仓储、物流到销售的几乎所有环节,卖家只需专注生产供货。这种模式高度依赖小额免税政策带来的成本优势,大量低价商品通过全托管平台销往海外,平台和卖家都能获取可观利润。

然而,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欧盟紧随其后宣布取消价值低于150欧元包裹的免税政策,这如同一场暴风雨,让全托管卖家陷入困境。

成本的大幅增加是最直接的冲击。以前,卖家通过小额免税政策,能以较低成本将商品销往欧美。政策取消后,关税成本飙升,这让许多依赖低价策略的全托管卖家面临生死考验。

对于依赖小额包裹的卖家来说,这一政策变化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评估运营策略,以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一家在Temu平台上销售服装的中国卖家表示:我们的产品原本利润就微薄,主要靠走量盈利。现在关税一加,成本直接增加了20%-30%,如果不涨价,每卖一件都是亏损。

派代跨境针对一个Temu跨境小包单包裹模型进行关税扰动推演:

假设Temu上某商品的售价是40美金,履约成本约14美金,那么应税货值大概是26美金。

如果该商品在加征关税前的一般贸易税率为20%,那么加征后税率就变成了20%+10%=30%,也就是说,原本不需要支付关税的商家,现在要多支付7.8美元的关税。除了多支付关税,还会加收海关操作费用,大概是2.62美元。

最终,在不考虑供应链吸收成本的假设下,商家要将Temu上的价格定位50.4美元,才能保证维持原本的利润。

物流方面同样受到影响。以往,小额免税商品的物流流程相对简单,政策取消后,商品需经过更严格的海关申报和清关手续,物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也随之上涨。燕文、云途等空运小包头部公司,已经开始预收关税,采用多退少补政策,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卖家的运营成本。

行业震荡,卖家艰难寻路

面对政策变化,全托管卖家们纷纷开始自救。

为了应对成本上涨,不少全托管卖家开始商量涨价。但涨价谈何容易,跨境电商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全托管平台,价格敏感度极高。一旦涨价,销量可能大幅下滑。有卖家无奈地说:我们尝试涨了10%的价格,结果订单量直接减少了一半。

除了涨价,卖家们还在努力核定售价,试图在成本和销量之间找到平衡,但这并非易事。

一些卖家则开始重新评估供应链,寻找更具成本优势的供应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还有卖家尝试拓展新市场,将目光投向尚未收紧免税政策的地区,如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

平台也在积极应对。TemuSHEIN等平台,一方面与卖家共同协商应对策略,试图通过平台的规模优势,与物流商、海关等谈判,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平台也在加大对半托管的投入,如Temu卖家中心新增一键搬运商品功能,支持一键把全托商品转到Temu半托管

但行业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从低价竞争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竞争,需要卖家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品牌建设能力,这对许多习惯了低价走量的中国卖家来说,是巨大挑战。拓展新市场也面临着文化差异、消费习惯不同、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此次小额免税政策的取消,是跨境电商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全托管卖家而言,这是挑战,更是机遇。那些能够迅速适应政策变化,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新市场的卖家,有望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实现转型升级。而那些无法适应变化的卖家,则可能被市场淘汰。

或许这就是达尔文主义的商业版本:不是最强的企业存活,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适应变化的。

*本文转自派代跨境电商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老板进群


进派代增长社会员群 聊增长、保利润
150+亿级、400+千万级老板已加入

听大咖群内分享 线下深度交流↓

热文推荐

派代
助力卖家增长。商务合作加v:18027262980
 最新文章